星期六, 22 11 月

社会

社会

1957-1967:一位青年物理研究者的生死劫

作者按:1957年反右,在中国科学院这个国家级的科学殿堂,一批年轻的科学工作者被推上政治祭坛。我在《中科院反右中消失的一页——寻找青年物理研究者刘治平》近四万字长文中,讨论了这一历史现象。 有读者告诉我,文章太长不能吸引年轻人。为此,我写了这篇相对短一些的文章,将刘治平的故事独立出来;针对官方记录里刘治平“为父报仇”这种唯成分论的偏见,我从第三节开始,补充了新的分析。从更大范围来看,在镇反运动中,很多青年大学生的家庭受到冲击,有些人永远失去了父母;然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成为共和国的新生代,最终以党的儿女自居。这种阶级出身与政治认同对立关系,恰恰颠覆了批判中对他们的指控,也部分地解释了他们的悲剧命运。 附录包括三部分文字,都是我在写长文时遍查网络无觅处的重要记录:一 科技史研究学者熊卫民提供有关1957年中科院北京区人员统计的相关史料。二 中科院物理所杜钧福老师所写物理所女研究生朱砚磐简历,1957年朱砚磐被划右派后,忍辱负重,但在“文革”中不堪迫害而自尽。三 作家、科技史研究学者姚蜀平整理的《中国科学院京区单位右派名单》,其中列入了自然科学系所和部门的115位右派的名字和分类统计,还有中科院对“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统计。 附录中这些珍贵史料,为进一步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衷心感谢三位专家老师! 1957-1967:一位青年物理研究者的生死劫 ——从中科院反右开始的追寻 一 谁是刘治平 我写那篇长文,前后几个月,篇幅将近四万字,为了搞清楚刘治平是谁,所涉何事,蹚入了中科院在自然科学家中反右的一潭浑水。 在修改长稿和写这篇短稿的这些日子,我也在“微信读书”上听书,这本书是盖伊·萨杰(Guy Sajer)《被遗忘的士兵:一个德国士兵的苏德战争回忆录》(Le Soldat Oublie),一个年轻的德国小兵,在二战的历史上原本如同炮灰,无足轻重。但他从血肉横飞的战争地狱中偶然...
社会

最近,重庆工商大学的一对师生火了

这几天,重庆工商大学的一对师生火了。为什么火了呢?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课堂上,这位女老师向女大学生提问问题,女学生答不出来,于是她便恼羞成怒,所以这位女大学生在下课后,便到重庆工商大学的相关网络平台上投稿发文,对这位女老师泄愤,在平台上诬陷这位女老师“刻薄”、“媚男”。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但是让这位女大学生没想到的是,她在网络上发表的这些言论,被这位女老师发现了。这位女老师发现这些信息后,立马到学校的班级群里,艾特这位女生,然后她们便发生了以下对话:这位女老师表示,上课之所以提问你们问题,是生怕你们学不进知识点,可你们自己上课不认真、不严格要求自己,却还到网络上诋毁严格要求你们的老师,你们这种行为必须要付出法律代价!而看到女老师开始“动真格”之后,这位女学生也怕了。女生在平台上诬陷这位女老师“刻薄”、“媚男”所以,这位女学生开始私信女老师,向女老师道歉,说自己得了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但是女老师并不理会她的这种解释,而是继续让她拿出证据:眼看这位老师油盐不进,而自己也拿不出证据,所以女学生没有办法,只能向这位老师道歉:但是女老师并不接受这种道歉,只是告诉这位学生,等着应诉吧:发现这位女生的逻辑了吗?这个逻辑,是不是很熟悉?是的,这位女生的这个逻辑,和武大的那位杨姐,其实非常相似。因为这类人,都是发现自己理亏之后,就拿自己的身体健康来做借口的人——例如上面的女大学生,她发现自己理亏后,就说自己得了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而武大的杨姐,也是在发现法官不偏向自己后,则说自己现在药量已经加倍了,快撑不住了:所以,你们觉得这种人,是真心觉得自己错了吗?真心觉得自己错的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反思自己行为上的不当之处,而不是第一反...
社会

游遍全美63座国家公园 她大推10处绝景胜地

  在中西部长大的内幕(Insider)新闻撰稿人艾蜜莉·哈特(Emily Hart)表示,小时候她常在月历或电脑萤幕上看到那些美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照片:巍峨的山峦、嶙峋的海岸线与奇特的岩层,与她日常所见截然不同。30岁后哈特开始频繁旅行,最终踏遍全美50州与63座主要国家公园,她发现这些景观不仅真实存在,更有无穷尽的美景等待探索。以下是哈特选出造访过的10大绝景胜地:  1. 怀俄明州大堤顿(Grand Teton)国家公园  自十年前初次瞥见提顿山脉的壮丽,其美景始终令哈特难以忘怀,至今已造访十馀次。她表示,突出的山峰、丰富的野生动物与清澈澄蓝湖面,使这座公园无论从何处眺望皆令人屏息。  String湖、Jackson湖与Jenny湖是哈特最钟爱的观景点,而超过200英里长的步道更能引领游客抵达海市蜃楼般的奇景。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2. 阿拉斯加州史华德市(Seward)  哈特曾在夏季独自驾车穿越阿拉斯加数周,尽管该州风光皆是她所见过最美景致,史华德却更令她流连忘返;坐落于基奈(Kenai)半岛的这座港口城市,是通往基奈峡湾国家公园的门户。  在史华德,山海交融的活动体验随处可得:海滩露营、海湾划艇,或参加观光游船追寻海鹦、座头鲸与海獭的身影。  3. 乔治亚州海岸  虽然不及西部壮观景色与高峰那般令人屏息与震撼,乔治亚州的海岸却拥有真正独特的风情。  哈特钟情于造访坎伯兰(Cumberland)岛,欣赏野马奔驰的身影,漫步于常绿橡树林荫下,并在绵延逾17英里的原始海滩上放松身心。  4. 加州优胜美地(Yosemite)国家公园  坐落于加州内华达山脉的优圣美地谷地,其巍峨的花岗岩峭壁与壮观瀑布,成为许多人梦想清单上的必...
社会

中国高校鸽子胖成“走地鸡”引热议 可长到3斤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华中科技大学的鸽子跟走地鸡一样肥美。”该帖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好奇这些鸽子是如何养得这么好的。对此,学校鸽舍饲养员回应称,这些鸽子品种不同,其中体型稍大的为元宝鸽,可长到三斤左右。据饲养员介绍,鸽舍于两年前建成,目前饲养着近200只鸽子。他每天至少投喂两次饲料,并定期对鸽舍进行消毒。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10月28日,九派新闻记者在华中科技大学的韵苑户外休闲广场看到,靠近学校操场的地方设有一个鸽舍,里面有近百只鸽子。草坪上,还有成群的鸽子在草坪上悠闲地散步、觅食。据了解,该校韵苑户外休闲广场集合鸽舍、天幕、马尼拉草坪于一体,是为满足广大师生户外活动需求而打造的一处舒适、自然的休憩娱乐场所,其绿地种植总面积约5300平方米。记者观察到,广场上的鸽子大多看起来“圆滚滚”的。一只在鸽舍内休息的灰黑色鸽子格外显眼,体型明显比其他鸽子大上一圈。有同学表示:“这些鸽子挺胖的,也不怕人。”饲养员洪先生介绍,看起来体态较胖的鸽子是元宝鸽,现在已经一岁多了,目前体重大概两斤,最多能长到三斤左右。他指向鸽棚屋顶说:“那只红鸽子是它的孩子,也是元宝鸽,这种鸽子都长得胖。”他表示,鸽子平日里主要由他来负责喂养,每天早晚各来一次。目前,鸽舍里有近200只鸽子,包含观赏鸽、和平鸽、信鸽等多个品种。鸽子们平常主要食用玉米、大豆、高粱、稻谷和大麦,“一天至少喂两次。”他表示,鸽舍在白天是开放性的,主要用于观赏。常有同学和小朋友在附近玩耍,并偶尔自带饲料投喂。除了让鸽子吃得饱外,饲养员还十分注重鸽子的健康。他告诉记者,会根据季节为鸽子进行“杀菌消毒”。临近秋冬季节,他会用生姜、大蒜、醋、盐、花椒籽泡水给鸽子喝。此外,还会用装有白醋的喷壶为鸽舍环境...
社会

核辐射变异?切尔诺贝利核电厂附近出现…

  狗狗的毛色通常是黑的、白的、黄的、金的、有斑点的等,怎么会出现蓝色的狗狗呢?但根据切尔诺贝利核电厂(Chernobyl Nuclear Power Plant)设施附近的监视器显示,那边有几只狗狗变成蓝色的,让照顾它们的志工相当困惑,怀疑它们可能接触到了某种化学物质。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纽约时报》报道,负责照顾狗狗的洁净能源基金“切尔诺贝利狗狗”称,这些蓝色的狗狗是4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灾后被遗弃的宠物后代,机构中有人负责在照顾那边的狗,正在捕捉它们进行绝育手术时发现3只蓝色的狗狗,并PO上了Instagram引发讨论。  当地人则说“一周前狗狗的毛色都还正常”,机构负责人认为,虽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让它们看起来是蓝色的,但目前为止仍健康且活耀。  “切尔诺贝利狗狗”计划于2017年开始,每年为居住在18平方英里禁区的700只狗狗提供医疗和食物,这些狗是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后人们被迫撤离时,所遗弃的宠物后代,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之一。切尔诺贝利核灾遗址附近的狗狗毛色变蓝。(图撷取自@nypost社交媒体“X”)...
社会

“郑智化事件”:残障人士应“受助感恩”还是平等参与?

作为公众人物,郑智化无疑挑战了中国公众对残障者的社会角色认知。“残障之声”作者“望星”写道,残障人士在生活中遇到不便时,往往要用尽力气去解释、去证明、去忍耐,稍微语气重一点就容易被贴上“矫情”“情绪化”的标签,于是学会了压低声音、收敛情绪、努力成为“让人喜欢的受害者”;残障者被要求“值得被同情”、“励志”、但不能“愤怒“和“维权”。 一段仅仅25厘米的高度差,成了丈量文明社会的一道鸿沟,也显得国社“统一台湾红利”的宏大叙事,一时间暗淡无光。 10月25日,台湾知名歌手郑智化在微博炮轰深圳机场,“对残疾人的态度最没人性”。他当天搭乘回台湾的飞机,不巧停在远机位,机场虽派了升降机协助登机,但最终舱门仍比平台高出25厘米,导致轮椅无法推行。郑智化不满操纵升降机的司机,认为是他不愿抬高升降板,漠视其安全,“冷眼看着我连滚带爬进飞机”。 当晚,深圳机场官方解释称,为防止保障设备刮碰飞机,登机车和飞机舱门保持20厘米高度差,符合安全操作规范,并给出了立即整改措施,包括试点启用有坡度的登机连接装置。而当郑智化上机的监控视频从深圳地方官媒流出后,事态被指“反转”,一波网暴袭来,逼得郑智化不得不为“用词不当”道歉。 10月26日,郑智化登机监控片段被曝光,引发网友批评声浪,认为郑智化的说法言过其实。深圳机场随后回应视频并非官方发布,将核实视频流出情况。(图_网络) 视频显示,在僵持了一分半钟后,舱门内外,一位工作人员和一位空姐分别扶着郑智化起身,他借助拐杖撑地,两腿再被舱外工作人员先后抬进机舱。网暴者非但没有看出这份狼狈,反而抓住“连滚带爬”的字面意思,指责他“污蔑工作人员”甚至“故意抹黑大陆”。“4个工作人员围着他服务还要怎么样?”大量网民同情的对象立马转向“背锅的牛马”,而非一个愤怒直言的肢残人士。 郑智化使用的“连滚带爬”一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近期火遍两岸的那首《没出息》(改编自民...
社会

中国首例“5胞胎”现状曝光 如今让人唏嘘

2025年,中国首例五胞胎年满24岁,站在人生新起点。他们的母亲王翠英回首往昔,五味杂陈,一句“如能重选,我选择一个也不要”,道尽背后无数艰辛。 2001年,生活在河北小县城的王翠英和丈夫缴宝存,日子平淡温馨,虽不富裕,但夫妻相互扶持,满是烟火气的温暖。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怀孕的消息传来,王翠英满心欢喜,即便家境普通,对新生命的期待仍让她感到慰藉。然而,怀孕初期的一次例行检查,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彻底打破了生活的宁静。医生告知她,腹中并非一两个孩子,而是四个!这消息如雷贯耳,让王翠英瞬间陷入深深忧虑。县医院医生直言,她的身体难以承受多胎压力,且以家庭经济状况,抚养四个孩子将是无比艰巨的挑战,建议她前往北京专业医院进一步检查,并考虑减胎手术。怀揣着忐忑与不安,王翠英带着丈夫的陪伴与医生的叮嘱,踏上前往北京的大巴。北京妇产医院规模庞大、人来人往,嘈杂严肃的氛围让王翠英心生敬畏。可更令她崩溃的是,经进一步检查,她腹中竟不是四胞胎,而是极为罕见的五胞胎,概率低至六千万分之一!医生严肃提醒,五胞胎孕育全球范围内都风险巨大,孕期面临流产风险,且此时已错过减胎最佳时机,贸然手术不仅成功率低,还可能危及她的生命。面对命运这般残酷安排,王翠英内心挣扎犹豫。但最终,母爱的本能让她选择接受命运,留下这五个小生命,无论未来风雨如何,她都决定扛起作为母亲的责任。在丈夫的安慰鼓励下,她坚定了信念,勇敢迎接挑战。 随着孕期推进,王翠英的身体不堪重负。严重孕吐让她吃不下东西,刚吃一点就呕吐不止,可为了五个孩子能吸收足够营养,她强忍着不适,努力多进食。夜晚,腹部因胎儿重量异常隆起,平躺成了奢望,为避免压迫胎儿,她只能用膝盖和手肘支撑身体,以...
社会

广东12岁女童“撂英语” 与外籍客谈判网全跪

近日大陆广东省广州市一名12岁女孩,以流利的英文口说与外商沟通交流,为家里所开的文具店赚下超10万元人民币,引发陆网关注。而女孩气场十足、像个小大人一般的谈判模样,也让不少网友大赞她小小年纪却有非凡的商业头脑。据陆媒《广州日报》29日报道,来自广州的12岁女孩李若熙,以流利英语和外商沟通对谈,语调沉稳介绍家中文具行的商品,再进行报价,并向外商提出若买更多,则能有更优惠价格的方案。女孩的母亲马女士向《广州日报》透露,自己家庭是在广州打拼的潮汕人,她和先生都不懂英语,在去(2024)年8月有外国客户来电询价时,但熟稔英语的女儿却“神救场”,以流利英语和外商推销商品,从那之后,女儿也成了自家店里的“英语担当”。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影片中,女孩以英语和外商进行电话交谈,不仅咬字清晰、发音相当标准,女孩更在介绍完商品之后与外商客户报价,并与客户说明,“若您买50盒,我可以给您一点折扣,若您拿下100盒,价格利润则更好。”女孩的沉稳语调和流利的英语谈判口才,十足像个成熟小大人的模样。消息在社交媒体曝光,也吸引许多网友热烈回响,纷纷留言表示“好好的练英语口语,这样大学毕业的时候,面对的工作岗位就是全球的”、“这水平可不止高中水平,没有几个高中水平的能流利的用英语卖货,最重要的是很有生意头脑,太厉害了”、“小女孩真的很优秀, 小小年纪就帮家里做生意, 不只学以致用, 还特别有经济头脑”、“太厉害了,天选外贸人,秒杀很多成年人了,思维很活跃很清晰”、“未来可期”。对于女儿的流利英文在网上引起讨论话题,马女士也笑说,女儿帮家里做生意一年多,已经帮家里的文具店赚了10几万元人民币,不仅把报名学英语的多年学费都赚回来,月考还拿下全班第一名。她也骄傲表示,...
社会

别再盯着周二 数据揭示:这一天买机票最便宜

  搜寻最划算机票常常让旅客觉得像在赌运气。长久以来,不少人相信一些订票“秘诀”能买到最便宜的机票,例如清除浏览纪录与Cookies、周二订票最划算,或国际机票不能拖太久购买,否则价格暴涨。然而旅游专家提醒,这些说法多半只是迷思。  根据USA Today报道,旅游平台Hopper与Expedia的专家对机票价格迷思提供见解。许多人认为“周二订票最划算”,但Hopper首席经济学家Hayley Berg指出,机票价格变化频繁,受航线与旅行日期影响,没有哪一天能保证最便宜。另一方面,Expedia在“2025年机票省钱秘诀报告”中分析过去三年的数据,发现周日通常是购买机票最划算的一天:国内航班可省下约6%,国际航班可省下约17%。  不少旅客可能会打开“无痕视窗”查看是否因Cookies造成价格上涨,但Berg对此也表示,其实这么做意义不大,因为票价本就不停变动,甚至每小时都在变。价格上涨更可能是因为规划行程太晚。Expedia全球公关主管Melanie Fish建议大众,最好使用价格追踪工具,例如Expedia“价格追踪功能”,当机票或饭店价格下降时,会立即收到通知。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根据Hopper资料显示,周二、周三搭机可省下约20%,周日搭机通常最贵。例如飞往欧洲平均每张票可省166美元,飞往亚洲则约126美元。即便周末出发,选择周六搭国内航班,也可平均省下17%。所以选择出发日确实可能影响票价。  许多人认为要抢便宜票就得早订,Berg对此指出,票价一开始常会开得很高,吸引急需搭乘的旅客。国际航班尤其如此,太早或拖到最后一刻订票,都可能花更多钱。她建议,最佳做法是出发前六个月开始观察价格,出发前三到五个月通常会出现不...
社会

她断舍离后不再乱买 钱只花在这4类用品

  临近双十一购物季,小红书一位网友“黎贝卡”分享自己的“大型断舍离”心得影片,引起广泛讨论。她坦言,经过一次彻底清理后,决定不再轻易增加新的东西,并归纳出四类仍愿意花钱、且愈花愈值得的消费方向,提醒网友“让钱花在能长久提升生活品质的地方”。  影片中她首先指出,第一类是使用次数超过1000次的物品,如床垫、水杯、茶具等日常高频用品。“我买新茶具时很心疼,但一想一年用700次、七年就3500次,立刻觉得值得。”她笑称,这种“长辈式消费观”其实蕴含生活智慧,真正耐用的物件会随时间愈用愈值。  第二类是贴身、亲肤的衣物。博主认为,内衣、打底衫这类直接影响身体感受的衣物更应投资。“自从穿上零负担的内裤后,才发现以前的都太紧、不舒服。这种改善别人看不见,但每天自己都能感受到。”她呼吁,与其买华丽外套,不如让肌肤“全天舒适”。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第三类支出应放在能舒缓身体、节省时间的服务或物品。她举例:“下班太累不想挤地铁,就打个车;朋友请钟点工做饭后发现比外食更便宜、也更健康。”在她看来,花钱换取时间与精力,才是现代人真正的生活升级。  最后,第四类是能带来新鲜与愉悦体验的消费。她表示:“虽然经济下行,但生活不该只有必需品。”例如买花、吃顿想念的料理、看演唱会或短途旅行,“这些虽然是一次性开销,却能让人长久回味。”  不少网友留言认同“这才是真正的理性消费指南”,有人直言“比购物攻略更实用”,也有人表示将趁双十一重新检视自己的购物清单。示意图(取材自pexels.com@Sam 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