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2 11 月

社会

社会

“下凡”兼“带资”闯入短剧赛道,明星们都在下一盘大棋?

明星演员入局短剧赛道的消息时常登上热搜。 “果郡王”李东学转战短剧赛道,以出品人的身份推出短剧《怒刺》;娄艺潇在《我为将军披战袍》《套现人生》《三秒预见你》等短剧中以演员的身份出现,同时成立了一个专门孵化短剧的厂牌——兔兔熊; 此前,李若彤在《午后玫瑰》中既是主演,也是监制;倪虹洁同样在《夫妻的春节》身兼这两个职位......明星演员与短剧行业的互动当中,一个清晰趋势正在显现,他们不仅仅是寻求新的展示平台,且越来越热衷成为短剧的“舵手”。 在影视资源向头部集中的当下,大量演员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与其说从业者们跨界短剧领域是“降维打击”,不如说是“顺势而为”。 多位短剧从业者向时光网透露,不仅是演员,过往不少拍电影或长剧的导演、编剧或其他幕后人员都纷纷转型至短剧赛道。明星演员入局短剧赛道会有一定优势,不仅会获得更高的番位和片酬。他们“带资进组”的话,还能参与项目的利润分成。利润分成加上短剧播出带来的商业增量,实际收益或远超单一片酬的价码。 明星入局拍短剧 带资进组、撬动流量,收益或不止片酬 电影、长剧、短剧这三种不同表现形态的作品中,观众往往认为电影审美“更高级”,甚至会用“电影感”来夸赞一部长剧的品质在线。反观很多短剧在大众印象当中,则是“土味审美”的代名词,因此明星演员入局短剧赛道时,外界常常会伴有“降咖”或“下凡”等评价。 “老牌影后”刘晓庆、“小龙女”李若彤、凭借《爱情公寓》走红的娄艺潇、参演过《天龙八部》《魔幻手机》等多部爆款的舒畅等明星演员纷纷闯入短剧赛道。 但资深影视从业者布鲁布鲁西西娅直言,“下凡”这个词不该用在他们身上。“比如杨幂、赵丽颖、赵露思等当红演员拍短剧,可以称之为‘下凡’。 当下在电影或长剧领域不具备市场号召力的腰部演员入局短剧赛道,更多是依靠曾经的角色红利来盘活自身的商业价值。” 布鲁布鲁西西娅此前有过长剧的从业经历,为了适应影视行业环境的...
社会

2008年以来,艺术家眼里的中国是怎样的?

在艺术作品《欢迎到西京:西京奥运》中,马拉松比赛的比拼内容从长跑变成睡觉。南方周末记者 刘悠翔 摄 陈劭雄,北京人;小泽江,东京人;金泓锡,首尔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行的十六天里,这三位来自东亚三国的艺术家组成了“西京人”小组,举办了他们自己的“西京奥运”:用香烟作为火炬接力,圣火仪式变成了一场BBQ聚餐;以毛笔为剑,在击剑比赛中挠对方痒痒;拳击比赛是三人轮流给其中一人按摩;在足球比赛中踢西瓜…… 在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下称大馆)看《欢迎到西京:西京奥运》,令人感慨:影片画质虽然蒙上了一层岁月的滤镜,但它依然将人们带回热望“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2008年。同样在那一年,巴拉克·奥巴马带着“是的,我们可以”(Yes We Can)的口号当选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创造历史的喜悦仍未消散,他就要面对金融危机的巨大挑战,其余波延宕至今。 无论东西,2008年都是许多人心中一个特殊的年份。对中国人而言,它意味着全球化开始变得清晰可见,社会公众的生命经验、梦想期冀、野心与欲望、焦虑与恐惧,与同处地球村的其他人日益接近。 艺术家是如何捕捉2008年至今的时代观念变化的?大馆正在举行的大型展览“保持在线:2008年后的艺术与中国”给出了一个答案。该系列展览由大馆艺术主管皮力博士、资深策展人郭瑛策划,呈现探索21世纪中国及全球社会现实变迁的70位/组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分为两期,分别为“保持在线:云中游荡”(2005年9月26日-2026年1月4日)和“保持在线:全球供应”(2026年2月27日-5月31日),从数码技术和劳动这两条线索出发,回顾当代艺术界过去十多年里的诸多重要实践。 目前正在展出的“保持在线:云中游荡”反映了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和数字科技如何无孔不入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展览设有八个主题单元,展出约50件作品,探讨的话题包括信息茧房、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系统、数码...
社会

梅根终究没有抵挡诱惑,“独立女性”形象破碎成为笑话

10月30日,梅根的生活方式品牌“As Ever”发布了一组圣诞季新品,又惹出了风波。 梅根一直都以独立自强人设示人。但是这次发布新品却把她的“独立女性”形象搞得支离破碎。 事情是这样的。为了推广新品,梅根在“As Ever”的官方Instagram上分享了一段她伏案工作的视频。画面里,她优雅地坐在办公桌前,身边放着新推出的香薰蜡烛,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但眼尖的网友立刻发现,在她手边,放着一本蓝色的笔记本,而笔记本的封面上,赫然印着金色的​​皇家徽章(Royal Cypher)​​! 这个徽章是什么来头?它是一个字母“M”顶上戴着一个王冠。这是当年她与哈里王子大婚前,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自赐予的,象征着她作为王室成员的身份。自从2020年她与哈里正式退出王室工作、移居美国加州后,理论上,她就不应再在商业活动中使用这个代表王室职权的符号了。 这下,网友们可不客气了。有人一针见血地吐槽:“这又是梅根把皇家徽章印在几乎所有东西上的一个例子。”还有人更直接:“我觉得这就是重点。如果没有王室背景,很难把一支蜡烛卖到那个价格。”最狠的评论是:“到这地步真是可悲了。如果你必须提醒每个人你与王室有联系,那你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王室成员。” 咱们不妨把时光机倒回2020年。当时,梅根和哈里发布那份著名的“退出王室”声明时,是多么的意气风发。他们说要追求“经济独立”,要“开辟新的工作模式”,要“在被束缚的体制外,继续为公众服务”。这番话,在当时被全球无数媒体和粉丝解读为一场现代版的“女性独立革命”。梅根,就是那个勇敢打破枷锁、追求自我价值的先锋。 她之后的一系列举动,似乎也在强化这个形象:与流媒体平台签约制作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成立慈善基金会,以及推出旨在“分享生活乐趣”的“As Ever”品牌。这一切,看起来都像是在构建一个远离王室光环、靠自身才华打拼的新身份。 然而,这次的新品发布...
社会

“出家一年后,我重新回到广州出租屋创业”

当00后们还在把“出家”当作玩笑话时,有的00后,已经悄悄还俗了。 “2023年本科国际贸易毕业,在上市公司做了一年精益工程师,外资做了半年猎头,出家一年,现在还俗了,有无上海的公司捞捞,啥都能干。” 今年5月,25岁,出家一年还俗的嘉翊在小红书上发帖求职,评论区全是年轻人对找工作的“焦虑”:“为什么要从上家离职? 是否接受我们给你做背调?”“你跳槽太频繁了,没有超过一年的工作经历。”“你在最不好工作的时候出来找工作。” 有人给他提建议,可以当开光师傅,或帮人“算算八字”,嘉翊回复:“算命是道士的饭碗啊,这个超纲了。” 还有人为他扼腕:“不是,你糊涂啊,你当和尚的时候咋不拍vlog当博主呢?” 嘉翊没有被上海的HR捞到,却收到广州一家做心理疗愈的创业公司的offer,于是他从安徽深山的小庙下山,重新回到广州城中村的出租屋。“适应了两天才把那股想吐的感觉消化下去。”他还成了一名“出家还俗”博主,吸引了一批渴望改善现实处境、治愈精神世界的年轻人。 出家,是因为有太多人生问题想不明白,他觉得自己应该出家。选择还俗,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去工作。听起来很玄,但似乎就是那么回事。 以下是嘉翊的讲述:   1 还俗的念头是在一瞬间冒出来的。那天我刚刚做完课,回到房中,忽然就觉得到了该要下山的时候。 倒不是因为我对出家这件事情有什么不满。恰恰相反,我一直很喜欢山上的生活。虽然庙很小,日子也清苦,但清清静静,每天只要念经和打坐,不用胡思乱想,生活没有很多烦恼。 可是在内心深处,我就是有了还俗的念头。 后来我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师父听,师父先是正襟危坐,淡淡地告诉我:“你要遵从自己的心。你的话可以骗你,但你的心永远不会骗你。” 然后他又微微一笑:“万一下山后没地方去,你就去找个庙,继续去当和尚吧。至少能混口饭吃。” 听了师父的话,我决定还俗。还俗的过程很简单,比从公司里离职还要简单,不用写离职申...
社会

鲍威尔“罕见强硬”凸显美联储“内乱”,降息“远非确定”

美联储如期降息,但鲍威尔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发出的鹰派信号,给市场对年底前再次降息的普遍预期泼了一盆冷水。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 Nick Timiraos在最新文章中表示,鲍威尔罕见地强硬表态,不仅凸显了FOMC内部日益加剧的分歧,也表明在经济数据“盲飞”的背景下,未来货币政策的路径充满了高度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周三,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3.75%至4%,为三年来最低水平,这是连续第二次会议降息。然而,发布会上的焦点迅速转向了鲍威尔对未来政策的看法。他明确反驳了市场认为12月降息已是“板上钉钉”的观点,直言这一前景“远非确定”。 鲍威尔的言论立竿见影,扭转了市场的乐观情绪,12月降息的概率从95%暴跌至65%。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抹去日内涨幅,最终道指收跌0.2%,标普500指数微跌。对利率前景最为敏感的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0.092个百分点至3.585%,创下自7月初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Timiraos分析称,鲍威尔的讲话清楚地表明,随着他口中“越来越多的官员”对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提出质疑,本轮宽松周期中最轻松的部分可能已经结束。与此同时,随着每一次降息的推进,何时停止降息的问题也变得愈发紧迫。 内部分歧显现,决策投票“三向撕裂” 最新的利率决议以10票赞成、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投票细节暴露了委员会内部观点的严重分化。堪萨斯城联储主席Jeffrey Schmid投下反对票,他倾向于维持利率不变;而美联储理事Stephen Miran则持不同意见,他主张进行更大幅度的50个基点降息。 这一“三向撕裂”的投票格局印证了鲍威尔所说的,委员会内部存在“强烈不同的观点”。鲍威尔在发布会上承认,决策者中存在一个“日益壮大的合唱团”(growing chorus),他们对是否需要进一步放松政策持怀疑态度...
社会

专题:特习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釜山特习会进行了100分钟,相关的吉隆坡协议可能下周签署。专家认为,虽然峰会同意休战一年,没有改变中美之间科技战与贸易战的根本格局,但人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同习近平会晤后,特朗普在登上空军一号后对记者表示,“这是一次令人惊叹的会晤。”他表示,如果满分是10分,他会将此次会谈的评分定为“12分”。中美元首会面从原定的1小时延长到1小时40分钟。为节省时间,会议安排了同声传译。 特朗普表示,他已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协议,两国将很快签署相关贸易协议。他说,“今后我们每年都会重新检视这项协议,但我认为它将持续很长时间,远不止一年。我们会在年末进行协商。” 特朗普说,他将在明年4月访问中国,之后在美国会见习近平。 特朗普介绍,习近平会竭尽全力阻止芬太尼的流入。美方对中国施加的所谓“芬太尼关税”因此从20%降至10%,即刻生效。之后,美方对中方的新关税税率从57%降至47%。 中国商务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同意暂停本月公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为期一年。 中国商务部告知,美方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并暂停一年实施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也暂停一年实施。此外,双方就扩大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努力解决TikTok问题。 用经济做筹码变得合理合法 分析人士认为,毫无疑问,两国元首会晤为战胜分歧营造了缓和氛围,是有益的。人们希望此次协议能够促成进一步的会谈,例如关于“红线”和减少冲突等问题。然而,釜山特习会达成的共识却只有一年的有效期。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朗海默(Rolf J. Langhammer)教授指出,双方只是达成了暂时的休战,而并非真正的贸易和平。“一旦涉及到某些要求,比如尊重对方的势力范围(如加勒比海或台湾海峡),冲突随时可能再次爆发。 他分析认为,双方在贸易谈判中都展示了各自的武器。“中国是关键原材料近乎垄断...
社会

刷到一个又一个假视频后,我不敢相信互联网了

前阵子差评君刷到一个视频。 一只猫打碎花瓶后迅速逃走,主人从房间冲出来,二话不说把账算到了旁边狗头上。 狗一脸委屈,举起爪子嗷嗷叫,仿佛在说:冤枉啊大哥,我没动。 靠,猫坏狗好的经典剧情,差评君当场就看乐了。 但转念一想,这会不会过于巧合了,还正好给人拍下来了? 直到我看到平台那一条“疑似 AI 创作”的提示,以及评论区那句“我已经不能第一时间分辨出 AI 视频”。 差评君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 AI 视频。 其实偶尔刷到一两个 AI 视频,不算什么大事。 真正让人细思极恐的是,最近两周,我已经刷到了几十个 AI 视频,而且频率越来越高,真假也更难以分辨。 就说前两天,抖音上有个视频很火。 一个国外高校教授忍无可忍,在课堂上批评学生使用 AI 完成作业。视频被国内一堆蓝 V 转发,并配上黄字封标解读。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评论区的网友们也是一片叫好,纷纷赞扬教授的坚守,还有老师把这段视频转发给了学生。 可真相你可能想不到,这段视频本身—— 就是 AI。 大学教授查不到任何信息,两只手也不自然,黑板上板书都是鬼画符。类似的教授红温主题 AI 视频,在 TikTok 上也有一堆。 图源@全民较真-腾讯新闻 讽不讽刺,魔幻不魔幻? 再看看下面这个。 一匹失控的马在路上横冲直撞,先是踩碎了汽车玻璃,接着又撞坏了门板。 视频在 TikTok 上斩获了 210 万点赞,3 万条评论,热度爆表。 符合直觉的物理反馈,抖动的镜头,整个画面的真实感几乎让人无法质疑,差评君盯着每一帧都找不出破绽。 直到最后发现作者主页全是类似主题的 AI 视频,我才勉强确认,这 TM 又是 AI 的杰作。 其实差评君不反感 AI 视频。 还记得秦朗暑假作业事件吗?摆拍可以,但你得标注清楚,不能拿摆拍当真事儿来忽悠大众。 同样的道理,差评君并不是反感AI 视频本身,而是反感那些不主动声明的 A...
社会

购置税退坡前夜:车企补贴上亿疯抢订单

属于新能源车的“优待”正在逐步消失。 继2022年底延续了13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后,长达10年的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政策也将在今年底落幕。按照目前规划,2026和2027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将减半征收,2028年开始不再针对新能源车减免购置税。 伴随着延续了数年、为车市注入强心针的购置税补贴政策进入明确的倒计时,一场用户争夺的年度大戏在各大新能源车企激烈上演。 抓住最后两个月的机会,不少车企推出优惠方案,承诺客户只要年底前锁单,年前无法提车导致的购置税补贴损失,车企自己掏钱补上。截至10月28日,已经有包括小米、理想、蔚来等在内的20余个品牌推出购置税兜底政策。 按照每台车平均补贴1万元计算,只要车企年底前待交付订单过万,补贴支出就将是上亿元级别的。但是,面对政策末班车效应,车企们已经无暇他顾。 而2025年末这一波“兜底补贴”抢单潮背后,既透露出车企对未来的焦虑,也为2026年初的市场埋下了充满变数的伏笔。 接下来的问题是,新能源车的专属政策不断退坡,对车市未来走势究竟会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车企们的花式补贴背后,诚意与含金量又有几何?2026年,中国汽车市场会迎来一个怎样的开局? 新能源车补贴时代落幕 对于生而弱小的新能源车来说,十几年前想撼动燃油车年销千万辆的强大根基机会渺茫,加之彼时三电技术和补能网络建设尚处初级阶段,各种针对新能源车的优惠政策便应运而生。 除了在个别限购和限行地区的购车指标及出行优待,新能源车还享有专属补贴和购置税减免。2009年,中央财政开始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贴,这一补就是13年,期间还经历了2017年、2021年和2022年三次延期,直至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车补贴彻底退出。 补贴政策确实极大地推动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从2015年的1%,跃升至2022年的25.6%。 如今大...
社会

手机时代被抛弃的诺基亚,为何被黄仁勋重新捡起?

早已归于平静的诺基亚,在一夜之间又重新受到了华尔街投资者的热捧。 当地时间10月28日,英伟达宣布向诺基亚投资10亿美元,双方将基于英伟达平台研发商用级AI-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技术,为边缘侧AI设备和应用提供底层支持。诺基亚股价当日飙升22.84%,报收7.77美元/ADR。 诺基亚最新表示,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英伟达将以每股6.01美元的价格购买1.664亿股诺基亚股票,从而获得诺基亚2.9%的股份。 根据诺基亚发布的一份公告,诺基亚和英伟达同意在AI网络解决方案方面进行合作,并探索将诺基亚的数据中心交换和光电技术整合到英伟达未来AI基础设施架构中的机会。 一时之间,诺基亚这个在智能手机时代已经近乎被遗忘的公司,在AI时代又被英伟达创始人重新捡了起来。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诺基亚吃的“老本”,成了黄仁勋的“金矿” 大众认知里,曾经的“手机之王”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时代,沦为了彻底的失败者。但实际是,这家拥有超过150年历史的芬兰公司已经成功转型,并且活得相当不错。 2014年,诺基亚将其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此后,诺基亚将重心转向网络基础设施​(含光网络、IP路由)、移动网络​(5G设备)、云与网络服务、专利授权和技术研发与授权。 2025年上半年,诺基亚营收达到750.8亿元,净利润则同比大涨31.58%。同时,诺基亚拥有从2G到5G的庞大专利组合,每年还能通过专利授权获得近5亿欧元的稳定收入。 公开数据显示,诺基亚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份额为13%,仅次于华为,排名第二。其中,诺基亚在除中国市场之外的市场份额为17%,排名第二;在除北美市场之外的其他市场,诺基亚市场份额为12%,排名第三。 诺基亚在全球电信设备的广泛布局,则成为了英伟达构建AI基础设施的快速通道。 在黄仁勋的计划里,英伟达可以将GPU集成到诺基亚的通信设备中,这样通信网...
社会

《人民日报》披露中美元首釜山会晤详情

“对话比对抗好” 时间:10月30日 日程:中美元首在釜山举行会晤 美国总统特朗普步入合影区,在中美两国国旗前停下了脚步。他向左侧望去,目光所及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沿着红毯,健步走来。 10月30日,韩国釜山。 中美两国元首的握手镜头,实时传向了世界。 时隔6年再度会面,习近平主席首先问候道:“很高兴又见面了。” 特朗普总统立刻回应说:“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我肯定我们今天会有非常成功的会晤。”说到这儿,他笑着看向习近平主席:“但他是个很强硬的谈判者,这可不好。我们彼此之间非常了解。” 会晤地在机场蓝屋贵宾室,不拘形式,却又传递着深意。这是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的第一场活动,也是特朗普总统近一周亚洲之行的最后一场活动。前一日,即便只是会晤敲定的一则消息,已让“屏息关注”的国际社会为之一舒。 此刻,有位美国记者高声问:“今天你们会签署贸易协议吗?” 特朗普总统说:“也许。但是我们会达成很好的共识。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好,总是很好。” 这一路并不平坦。 风风雨雨几十年,近年来中美关系更是“发生了不少事情”。正如习近平主席曾形容的那样,走到过山穷水尽,但总能柳暗花明,“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 进屋落座。 屋子不大,跨越太平洋的一次深谈,在咫尺之间。中美关系的走向,系于会晤厅桌子的两侧,也系于17亿多中美人民的共同抉择。 特朗普总统热情开场:“能与我多年的老朋友见面,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即将与非常杰出、备受尊敬的中国国家主席进行一些讨论。我想我们已经达成了很多共识,现在还会达成更多共识。习主席是一个伟大国度的伟大领导人。我相信我们将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非常荣幸您能与我们在一起。” 社会制度迥异、发展阶段不同的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找到正确相处之道,需要智慧、格局,需要远见、担当。 习近平主席的讲述,并不回避矛盾问题,坦诚而充满智慧: “前几天,两国经贸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