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凡」兼「帶資」闖入短劇賽道,明星們都在下一盤大棋?
明星演員入局短劇賽道的消息時常登上熱搜。
「果郡王」李東學轉戰短劇賽道,以出品人的身份推出短劇《怒刺》;婁藝瀟在《我為將軍披戰袍》《套現人生》《三秒預見你》等短劇中以演員的身份出現,同時成立了一個專門孵化短劇的廠牌——兔兔熊;
此前,李若彤在《午後玫瑰》中既是主演,也是監製;倪虹潔同樣在《夫妻的春節》身兼這兩個職位......明星演員與短劇行業的互動當中,一個清晰趨勢正在顯現,他們不僅僅是尋求新的展示平台,且越來越熱衷成為短劇的「舵手」。
在影視資源向頭部集中的當下,大量演員面臨不同程度的困境。與其說從業者們跨界短劇領域是「降維打擊」,不如說是「順勢而為」。
多位短劇從業者向時光網透露,不僅是演員,過往不少拍電影或長劇的導演、編劇或其他幕後人員都紛紛轉型至短劇賽道。明星演員入局短劇賽道會有一定優勢,不僅會獲得更高的番位和片酬。他們「帶資進組」的話,還能參與項目的利潤分成。利潤分成加上短劇播出帶來的商業增量,實際收益或遠超單一片酬的價碼。
明星入局拍短劇
帶資進組、撬動流量,收益或不止片酬
電影、長劇、短劇這三種不同表現形態的作品中,觀眾往往認為電影審美「更高級」,甚至會用「電影感」來誇讚一部長劇的品質在線。反觀很多短劇在大眾印象當中,則是「土味審美」的代名詞,因此明星演員入局短劇賽道時,外界常常會伴有「降咖」或「下凡」等評價。
「老牌影后」劉曉慶、「小龍女」李若彤、憑藉《愛情公寓》走紅的婁藝瀟、參演過《天龍八部》《魔幻手機》等多部爆款的舒暢等明星演員紛紛闖入短劇賽道。
但資深影視從業者布魯布魯西西婭直言,「下凡」這個詞不該用在他們身上。「比如楊冪、趙麗穎、趙露思等當紅演員拍短劇,可以稱之為『下凡』。
當下在電影或長劇領域不具備市場號召力的腰部演員入局短劇賽道,更多是依靠曾經的角色紅利來盤活自身的商業價值。」
布魯布魯西西婭此前有過長劇的從業經歷,為了適應影視行業環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