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后,他转头决定再读一遍技校
王筱记得,今年5月来到太原万通职业技能学校入学时的场景:初入校门,映入眼帘的不是大学校园内常见的宽敞草坪和宏伟教学楼,取而代之的是一间间教学实训中心,教室里整齐地摆放着控制台,设备运行的轰鸣声在四周环绕。王筱心里有些忐忑,担心自己跟不上教学节奏,但同时又感到兴奋,“终于能摸到真家伙了”,那种“离目标更近了”的感觉尤为强烈。
2024年,王筱从山西省一所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学了四年环境工程专业的他并不希望以此谋生,而是想跨行业寻找电气自动化相关的工作。“电气自动化比较热门,就业方向也更广,期待能亲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技术‘吃饭’。”王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通过网络,他了解到技校这条转型路径,决定修读8个月的短期课程。
王筱的经历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回炉”技校。今年8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文,提出将面向大学毕业生提供一年制技师培养。此前,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也陆续开展“大学生技师班”探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原所长孙诚认为,本科毕业生“回炉”或是一种长期趋势,既是部分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和社会用人需求脱节的体现,也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国家多年来一直支持职业教育密不可分。 图/视觉中国
求职、提升技能
本科毕业生“回炉”热近两三年不断升温。太原万通职业技能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老师孙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招收的“回炉”学生大约有10人,今年已增至30人。“回炉”学生以二本、三本院校毕业生为主,招生咨询时,学生和家长一般都目标明确,主要关注就业去向、考证情况、教学氛围。
就业难是许多本科毕业生选择“回炉”的共性原因。2023年,林蓓蕾从某三线城市一所民办高校本科毕业,随后进入当地一所技校读矿山机电专业,学制两年。“我在本科学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小城市找不到靠谱工作。在技校学完后可以对接到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