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6 11 月

社會

社會

特朗普政府提緊急上訴 要求最高院批准出兵芝加哥

特朗普政府周五向聯邦最高法院提出緊急上訴,要求允許總統在芝加哥地區部署國民警衛軍,此舉標誌其動用州屬部隊進入城市的爭議正式進入最高法院審查階段。 綜合《紐約時報》、美聯社與 CBS 報道,司法部律師在請求中要求最高法院撤銷下級法院的禁令,聲稱此舉是為「防止對聯邦執法人員生命與安全造成持續且難以容忍的威脅」。政府意圖動員約300名伊利諾伊州國民警衛軍與400名德州警衛軍,駐守芝加哥一處ICE處理中心,強調行動僅具「保護性角色」,不涉具體執法職責。 伊州與地方官員強烈反對聯邦以軍力進駐城市,批其違憲並可能激化抗議。州長普利茨克在社交媒體表示:「特朗普將繼續試圖以軍隊入侵伊州,我們會堅守州主權。」他稱強行軍事化社區「不僅違背美國精神,更危及民主」。 司法部文件稱,聯邦特工在執行任務過程中遭遇「持續、有組織、暴力抵抗」,危及安全;並主張總統的聯邦化決定屬軍事指揮範疇,不應受法院審查。 伊利諾伊州北區聯邦地方法院法官佩里(April Perry) 10月8日頒令暫停部署,指出法律僅在「鎮壓叛亂」情況下允許聯邦化警衛軍,目前「無可信證據顯示伊州存在叛亂風險」。 其後,第7巡迴上訴法院維持該禁令,暫時禁止在伊州部署警衛軍,不過表示這些國民兵可繼續隸屬聯邦控制。該合議庭於 10月16日裁定,政府未提供足夠事實基礎。上訴法院裁定:「抗議不能因個別非法或暴力行為而等同叛亂」,並指出外州部隊調派侵犯伊州主權,人民有權避免不必要的軍事力量在社區顯示。 司法部訟務次長、首席律師 D. John Sauer 向最高法院敦促立刻介入,稱下級法院命令「妨礙總統行使統帥權」,並使第7巡迴上訴法院被迫介入軍事指揮體系。 他強調,若禁令不撤銷,特朗普調動300名伊州警衛軍投入聯邦任務以保護移民官員與財產的決定將無法實行,同時已計劃將400名德州警衛軍納入聯邦指揮,以支援芝加哥地區行動。 在圍繞移民政策的爭議中,...
社會

簽協議換撥款提案遭冷遇 白宮邀更多大學商討

為推進其「資金優勢」高等教育提案,特朗普政府17日邀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3所大學,與此前受邀的5所大學一同參加白宮電話會議。 綜合《華爾街日報》與美聯社報道,一名白宮官員表示,會議旨在收集各高校對「高等教育學術卓越協議」(Compact for Academic Excellence in Higher Education)的意見及反饋。其中一個目標是尋求與各高校的共識——一些學校雖支持協議所倡導的價值,但擔心會因此犧牲學術獨立性。教育部長麥克馬洪(Linda McMahon)及其他政府官員也出席了會議。 除上述最新受邀的3所大學外,仍在考慮該協議的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及維珍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也參加了會議。不過維珍尼亞大學當天下午已拒絕簽署該協議。 本月初,政府曾邀請首批9所大學簽署一套運作原則,以換取在聯邦資金上的優先待遇。據提案,簽署學校須承諾禁止在招聘與招生中依據種族或性別因素;凍結學費5年;將國際本科生比例上限設定為15%。協議同時對校園政治氛圍提出要求,要求營造對保守派更友好的環境。 這份協議旨在透過談判而非立法來重塑美國高等教育體系,引發學界與政界廣泛反彈。麻省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與布朗大學(Br...
社會

30多年前殺一家四口 亞利桑那州死囚周五終伏法

EXECUTION: In 2 hours Richard Djerf is set to die by lethal injection. He killed 4 people from same family in 1993, including 5 year old boy and 18 year old girl which he sexually assaulted. This will be Arizona』s 2nd execution this year. I』m here at Florence prison. @KVOA pic.twitter.com/DO0j2Hi8bI — Chorus Nylander KVOA (@CNylanderKVOA) October 17, 2025 一名男子30多年前出於報復,殺害鳳凰城一家四口,被判死刑多年,周五終被處決。這是亞利桑那州今年第二次執行死刑。 55歲的傑夫(Richard Kenneth Djerf)被判定1993年9月14日殺害艾伯特‧盧納(Albert Luna Sr.)、其妻派翠西亞‧盧納(Patricia Luna)、18歲女兒羅謝爾‧盧納(Rochelle Luna)及5歲兒子戴米安‧盧納(Damien Luna)。他承認控罪,服刑超過29年,選擇不尋求赦免。 行刑地點是亞利桑那州佛羅倫斯州立監獄,方式是注射戊巴比妥。執行順利,是美國本周第四宗處決、今年第39宗。 檢方指出,傑夫因懷疑盧納夫婦的另一子艾伯特‧盧納二世(Albert Luna Jr.)偷竊其公寓內的電子產品,懷恨在心,數月後假扮送花人上門行兇。調查顯示,他曾性侵羅謝爾並割喉,持鋁棒擊打併刺殺艾伯特‧盧納,再將派翠西亞與戴米安綁在廚房椅上槍殺。 州監獄局表示,死刑執行小組由四人組成,包括醫師與采血員,負責準備生理鹽水與戊巴比...
社會

ICE下單高科技產品 加強監控調查移民與反法西斯團體

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近來迅速擴大監控能力,據《華盛頓郵報》報道,ICE近月陸續簽署多項高額合同,購買各類先進科技,包括虹膜掃描、臉部識別、手機間諜軟體及行動定位系統,用於加強對無證移民及被政府視為「反ICE極端分子」的監控與調查。 報道指,總統特朗普上月底簽署行政命令,將「反法西斯」(Antifa)列為國內恐怖組織,指稱該運動是「軍事化的無政府企業」,意圖推翻美國政府與執法體系,並要求所有聯邦機構動員資源展開調查。其後,ICE代理局長萊昂斯(Todd M. Lyons)在訪談中表示,機構將調派資深調查員追查「煽動者與資金流向」,強調「我們會追蹤金錢,也會追蹤幕後主使」。 據悉,ICE最新採購的技術包括一款可在現場即時比對資料庫的虹膜掃描應用程序(約4百60萬美元,由麻省BI2公司提供),以及價值3百75萬美元的Clearview AI臉部識別軟體,將用於調查針對執法人員的襲擊案件。該局亦購入可遠程入侵智能手機並提取加密訊息的Graphite間諜軟體,以及可整合社交媒體與手機定位數據、繪製個人行蹤網路的Penlink系統。另有新型無人機Skydio X10D投入使用,供執法行動及現場拍攝之用。 ICE並計劃成立社交媒體監控中心,招募分析員長期搜集Facebook、X(前Twitter)、TikTok、WhatsApp等平台資訊,以追蹤目標人物或其關聯者。該局九月份的合同開支高達十四億元,為十八年來最高紀錄。報道指出,這波開支增長與國會七月通過的邊境及移民執法撥款約一千七百億元有關,當中數億美元被指定用於科技設備。 前ICE代理局長桑德威格(John Sandweg)警告,當前政治環境下採用這些技術「將引發重大關切」,並指部分內部監察機制在特朗普政府下已被削弱。俄勒岡州民主黨聯邦參議員懷登(Ron Wyden)則批評,ICE利用間諜軟體、臉部識別與其他科技「進一步踐踏美國...
社會

沒聽過「67」?美國青少年最潮密語 讓大人一臉問號

美國年輕世代最近掀起「67」狂潮,這個數字看似毫無意義,卻在TikTok、YouTube等社群平台爆紅,成為青少年最新流行語。只要有人提到「六七」,現場就會引爆笑聲與歡呼,讓家長與老師滿頭問號。 最經典的畫面發生在In-N-Out速食店,當店員喊出「67號取餐!」,整間餐廳立刻沸騰,青少年又叫又跳,場面宛如瘋狂派對。這股「67熱」甚至紅到登上《華爾街日報》和NBC節目《今日秀》(Today)的專題報導。 為了維持課堂秩序,不少老師明文禁止學生講這兩個數字,但也有老師反其道而行,開始自己也說「67」,因為「如果大人也在講,孩子們就覺得尷尬了」,藉此讓熱潮自然退燒。 根據多數說法,「67」出自饒舌歌手Skrilla的歌曲〈Doot Doot (6 7)〉,靈感來自他在費城67街成長的背景。這首歌后來被身高6尺7寸的美國職籃NBA球員波爾(LaMelo Ball)用在影片剪輯中,進一步帶動「67」在網路爆紅。 中央社引述《華爾街日報》分析,這是一種典型的「世代內哏」(inside joke)現象。年輕人喜歡用毫無意義的符號創造圈內共鳴,藉此與大人劃清界線。《今日秀》訪問的青少年直言:「我們講67,就是為了讓爸媽搞不懂。」 美國媒體調查顯示,35%的家長聽不懂孩子講什麼;而56%的家長一旦試著跟著用,孩子反而覺得尷尬。「今日秀」也回顧過去的流行語——從嬉皮時代的「groovy」到90年代的「What』s up?」,都曾風靡一時,如今則輪到「67」登場。 隨著短影音文化盛行,流行語傳播速度驚人、退燒更快。當大人開始使用這些辭彙時,它們幾乎宣告「壽終正寢」。節目也提到,今年劍橋字典收錄了「skibidi」與「delulu」等迷因字,讓年輕人瞬間失去興趣。 不少專家稱這現象是「腦腐」(Brain rot)——過度沉迷於短影音與迷因內容,就像吃網路垃圾食物,讓人沉迷於無意義的即時滿足而懶得...
社會

「不要國王」抗議活動再起 反特朗普示威者席捲美國

HOLY SHIT! Check out New York City』s turnout for the No King』s Protest. NO KINGS! EVER! pic.twitter.com/8SMcXtOoYM — CALL TO ACTIVISM (@CalltoActivism) October 18, 2025 全美各地示威者湧上街頭反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政策議程,組織者稱所有50個州會發生多達2,700場「不要國王」抗議活動。 America DOES NOT and will NOT EVER have a king #NoKings pic.twitter.com/joRhTTtSgL — Fight for a Union (@FightForAUnion) October 18, 2025 周六的大規模示威與6月14日的「不要國王」抗議類似,當時特朗普在華盛頓舉行閱兵式慶祝美國陸軍成立250周年和自己的生日。組織者估計,6月的示威活動吸引到400萬至600萬人參加。 WOW! Chicago\'s Grant Park is packed. Mayor Brandon Johnson fires up the crowd: \"Are you ready to fight fascism? Are you prepared to destroy authoritarianism? Then let the world hear you. No Kings\" pic.twitter.com/UiR0rkL9y7 — Ron Smith (@Ronxyz00) October 18, 2025 美國政府已停擺18天,因參議院中的民主和共和黨人仍在延長醫療補貼問題上爭執不下,阻礙了重新開放政府的支出法案順利過關。...
社會

中美同意儘快舉行新一輪磋商 官媒:給美立規矩

北京時間10月18日上午,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視頻通話,雙方圍繞落實今年以來兩國元首歷次通話重要共識,就雙邊經貿關係中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的交流,同意儘快舉行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   國際問題專家、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對大公報記者指出,美方濫施關稅,中方連環反制,美方認識到任性的單邊霸凌措施對其無利,中美對等對話才是解決分歧的唯一健康出路。   沈逸指出,國慶長假以後,中方出台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直接誘因是中美馬德里會談以來,美方持續發難實施單邊霸凌,這嚴重破壞了中美之間已經達成的信任與合作。對此,中方第一時間給予堅決、精準反擊。   專家:中方也能給美立規矩   「通過此番較量,中美之間逐步確認了一種新的實力對比基礎上的新互動模式,這種模式的核心特徵,就是更加對等,中方也能給美方立規矩,中方制裁也能對美國卡脖子,加壓力。傳統模式,即美方原先習慣於的,用貿易霸凌的方式在談判中對華施壓,且不用擔心中方反制,已經無法持續。現在中方手握稀土管制等多張王牌,讓美方失去了對華單邊霸凌的行為空間和能力。」   此外,沈逸強調,在整輪互動中,中方即使在反擊中,仍然以對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態度,保持了極大的剋制和謹慎。「對於美國無理髮難,我們沒有被情緒所支配,而是做了非常精準的管控,確保我們的反制措施能夠精準地給美方造成痛感,同時又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破壞效應外溢。」   沈逸還指出,除了18日上午中美雙方的牽頭人進行了對話之外,特朗普發聲,認為「中美之間可以達成公平有效的貿易協議」,這表明特朗普對於中美關係的認識,也在發生某種微妙的改變:中美之間只能以一種對等的對話方式去解決矛盾、解決和管控這種分歧。   中國精準反制 體現決心能力   在中美科技摩擦持續升級的背景下,中國近期在科技...
社會

82歲拜登「癌症治療後」首露面!額頭明顯手術刀疤

前美國總統拜登18日現身德拉瓦州威明頓市聖約瑟夫教堂參加晚間彌撒,這是他接受攝護腺癌放射線治療後首度公開露面。而82歲的拜登明顯虛弱,不但步履蹣跚需要女性攙扶行走,額頭上也可以清晰看見日前接受皮膚癌切除手術的疤痕。 根據《紐約郵報》獨家拍攝到的畫面,身穿深色西裝的拜登18日出現在聖約瑟夫教堂參加彌撒,而在50分鐘的晚間彌撒結束後,他在一名女性的攙扶下走出教堂,並與教友短暫交談約10分鐘,隨後安靜離開。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夫人吉爾並未陪同出席。 從現場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拜登右眼上方有一道明顯的手術疤痕,這正是他近期接受皮膚癌手術的痕迹。拜登發言人曾指出,他接受的「莫氏手術」(Mohs surgery)是一種針對皮膚癌的精準手術方法,能最大限度保留健康皮膚,同時確保癌細胞被完全移除。而他早在擔任總統前,就曾經切除非黑色素瘤皮膚癌;2023年在白宮例行體檢中,他也曾切除胸部的一個癌變病灶。 拜登目前正進行為期5周的放射線及荷爾蒙治療,對抗已擴散至骨骼的第4期攝護腺癌,這也是他接受治療後的首次公開露面。醫療專家指出,攝護腺癌第4期意味著癌細胞已轉移至其他器官,治療過程相當艱辛。...
社會

iPhone Air撬開了中國的eSIM,真諷刺

iPhone Air宣布後天在中國開賣了(只支持eSIM),這意味著中國手機市場「無卡時代」真的來了。 從iPhone Air宣布只支持eSIM開始,我就一直好奇這款手機在中國怎麼賣,運營商是否會開綠色通道大力支持eSIM? 這兩天三大運營商宣布全力開放eSIM業務,以支持iPhone Air,整件事讓我感覺有些悲哀和諷刺。 國產手機這麼多年爭先恐後的創新,新技術層出不窮,各種花樣目不暇接,造一個只支持eSIM的機型技術上早不是問題(沒有實體卡槽還多了空間放其他模塊,肯定是利好手機廠商),但中國手機廠商沒有一個敢吃eSIM這個螃蟹的。 之前的現狀是,eSIM在中國除了Apple Watch蜂窩版有小部分支持,三大運營商都是消極態度(反正市場需求小,我幹嘛吃力不討好去推eSIM)。 結果iPhone Air來了,只能用eSIM,三大運營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通過了審批,宣布全力支持,不知道是不是所謂的無利不起早? 從手機市場的角度看,整體給我感覺是,國內這些手機廠商也不傻,都在觀望蘋果怎麼撬開中國運營商的eSIM服務,如果沒有撬開,就保持原來的動作,正好也少了iPhone Air和他們競爭,如果撬開了,那就立即跟進推出eSIM手機(多家手機廠商已經宣布在測試這種新機型了),坐享其成享受這個福利。 中國手機市場無卡時代開創,竟然還是靠蘋果,真的有點諷刺。雖然我是蘋果粉,但心裡還是希望國產手機能在國內的一些重大標準上作為開創和引領者,但這件事讓我感覺中國手機還是在跟隨,沒有走出自己的路來。 現在比較確定的是,接下來2年內,國內各大手機廠商都會陸續發布沒有實體卡的機型了。...
社會

美國各地再爆反特朗普示威,抗議其強硬政策

美國全國各地再次舉行反對總統特朗普的示威活動。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特朗普推行的強硬政策。 主辦方預計,有數百萬人昨天(18日)參與名為「不要國王」(No Kings)的示威活動。示威遊行大致和平進行。 示威人士要求特朗普下台。不少人手持呼籲人們捍衛民主的標語牌,以及美國國旗,而其中至少一面倒掛,象徵國家處於危機之中。 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聞節目訪問時,否認自己是國王。他所屬的共和黨把示威活動形容為「仇恨美國」的集會。 除了美國,加拿大也同步舉行「不要國王」示威活動。西班牙的馬拉加和瑞典的馬爾默也有小規模抗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