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6 11 月

社會

社會

美軍研發「空氣取水」黑科技!重塑戰場後勤模式

▲美軍士兵。 美國陸軍正在與民間企業合作開發一項創新技術,可以「從空氣中取水」,目的是為在缺乏水源的環境中執行任務的士兵提供穩定飲水。這項技術效率遠高於一般除濕機,且能源消耗極低,未來若廣泛應用,將可能重塑戰場後勤補給模式。 《防務新聞》(Defense News)報導,美國陸軍工程研究與發展中心(ERDC)與AirJoule科技公司於10月7日簽署為期三年的合作研發協議。雙方將結合AirJoule的空氣取水技術與陸軍的「奈米電網」(nanogrid)能源系統,打造可在極端環境下產出潔凈水的新裝備。 AirJoule執行長喬瑞(Matt Jore)指出,「我們的系統能在地表或地下水受污染,甚至無水源的環境下運作,這次合作將協助部隊穩定取得純凈水源,我們非常期待與ERDC的技術整合。」 AirJoule技術的原理類似除濕機,但效率更高,透過從空氣中萃取水氣,再轉化為飲用水,耗能極低。該系統所用的金屬有機骨架(MOF)材料可吸附超過其重量一半的水氣,是技術核心。 陸軍的「奈米電網」系統則於今年1月公開,主要依賴氫燃料驅動,可在不倚賴傳統電網的情況下靜音運作。若將此能源系統與AirJoule取水技術結合,未來部隊在偏遠或戰地環境中將能自給水源,減輕補給壓力。 乾淨水源在戰場向來至關重要。二戰期間,美軍第75遊騎兵團前身「麥瑞爾突擊隊」(Merrill』s Marauders)於緬甸叢林作戰時,因飲水污染造成嚴重脫水與疾病,有人甚至砍竹取水;在裴里琉戰役(Peleliu)中,也曾出現部隊誤飲污染油桶水與積水而中毒倒下的情況。 即便現行部隊已有攜帶式凈水設備,但操作流程繁複、仍需依賴既有水源。以密蘇里州陸軍國民兵第935航空支援營(935th ASB)為例,他們今年5月於多國演習中部署凈水小組,需經四道過濾程序與加氯處理,才能產出可飲用水。 相比之下,AirJoule僅需空氣即可產水...
社會

電詐中國人的1000億,被美國政府遠洋捕撈了

​​​​​​​ 這真是個流動性泛濫的時代。 資本在這個世界上流得比水快,信息傳播比病毒猛,馬太效應更強大了。過去電影里搶個兩億美元就能拍成《十一羅漢》,現在呢?兩億美金連財經頭條都擠不進去。美國司法部這次出手,直接把電詐大佬陳志的「數字金庫」一鍋端。 數額是:150億美元。 01 150億美刀是個什麼概念? 單看數字早已超出想像。我這麼說或許更直觀點:150億美元×7.12元=1068億元人民幣。假設全部是百元大鈔,那就是10.68億張紙幣。每張紙幣1.15克,總重量約1228噸。按照一輛卡車載重4噸計算,得300多輛卡車才能裝完。 300多輛卡車,裝的全是陳志的命。 據CNBC 10月15日報道,美國執法部門破獲柬埔寨大規模「殺豬盤」網路,扣押幕後主腦持有的127,271枚比特幣,總值約150億美元。這是美國司法部史上最大規模的數字資產查沒案。 紐約布魯克林聯邦法院的起訴書寫得很明白:37歲的陳志,涉嫌電信詐騙與洗錢共謀,目前在逃。若罪名成立,他將面臨最高40年監禁。美國財政部隨即宣布——太子集團(Prince Group)被列為跨國犯罪組織,對陳志及百餘關聯公司、個人實施制裁。 02 那麼,陳志又是誰? 一個福建人,早年混過網吧,後來跑去柬埔寨創業,搖身一變成了「太子集團董事長」,號稱涉足礦業、地產、金融。還有錢到處買自媒體幫他洗白,「福建人的驕傲」—— 可我每次看到這種從底層忽然暴富的「草根大佬」,腦子裡總會跳出《西遊記》裡面的畫面:地面上的大妖,哪個沒點來頭? 2022年,柬埔寨總理洪森在和平大廈會見了「太子集團公爵陳志」,那畫面看上去體面得很。洪森還說:「我們將攜手共建美好未來。」 但你懂的,東南亞那地方,有錢想見誰都行。誰見誰不是問題,問題是誰是真大佛?陳志,不過是個地面上的妖。能攢出127,271個比特幣的巨妖,身後必有大佛。 很多人好奇:比特幣不是去中心化...
社會

一個被誤讀的關鍵詞: 清華教授揭示"內卷"的真正代價與出路

【導讀】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治理價格無序競爭 維護良好市場價格秩序的公告》,指出無序競爭會造成各種負面影響,不利於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防止和破除「內卷式」競爭,已成為我國經濟治理的重要任務。 近日,文化縱橫圍繞反「內卷」、提振內需等關鍵經濟議題,採訪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崔之元教授。崔之元認為,「內卷」的實質是產能過剩,且我國在「新質生產力」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產能過剩、「內卷式」競爭的現象;而從近期經濟數據看,反「內卷」政策已經初見成效。另一方面,長期來看,提振內需,重回高速增長軌道,是中國經濟治理更重要的任務。對此,崔之元指出,近期關於投資驅動還是消費驅動的爭論存在誤區,二者之間的關係是互補的;中國政府近年來推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也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需要用不斷的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來突破供給約束和需求約束。另外,目前,我們「擴大內需」的主要政策是「以舊換新」和「消費券」,但這兩者都不如增加居民收入來得切實。為此,崔之元建議,在初次分配領域可以推廣華為的員工持股和利潤分享計劃;在再分配領域,則應以更大的力度建設健全社會福利體系。 本文為文化縱橫原創訪談,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讀者參考。 文化縱橫:近兩年,「內卷」越來越成為大家描述中國經濟所存在問題的熱詞,您認為中國的一些產業是否陷入了所謂的「內卷」?從歷史的和比較的視野來看,其他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是否發生過類似的「內卷」現象? 崔之元:2025年9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主席的重要文章《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其中把克服「內卷」作為建立國內大市場的頭等大事:「第一,著力整治企業低價無序競爭亂象。內卷重災區,要依法依規有效治理。更好發揮行業協會自律作用,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後產能有序退出」。我認為,「內卷」的實質是產能過剩...
社會

喊燒猶太人!共和黨青年群組爆"反猶言論"下場慘了

▲美國共和黨青年成員的Telegram聯天室,充斥著種族歧視、反猶言論、白人至上符號及暴力語言。 美國共和黨青年成員在Telegram上的群組聊天內容,被爆出充斥著種族歧視、反猶言論、白人至上符號及暴力語言。美國政治新聞網站《政客》(Politico)於美東時間14日率先披露內幕。 據《半島電視台》報導,這個名為「復興作戰室」(RESTOREYR WAR ROOM)的群組,隸屬於1個名為「Restore YR」的青年共和黨組織運動,成員來自不同州的青年共和黨團體及相關分支。 前紐約州青年共和黨(New York State Young Republicans,NYSR)主席、31歲的朱安塔(Peter Giunta)表示,創立此Telegram群組的目的,是為了競選成為全國青年共和黨組織(Young Republican National Federation,官方青年共和黨會員年齡介於18至40歲)主席。 據報導,這些訊息從今年1月初至8月中旬間傳送,共計約2,900頁,引發共和黨與民主黨共同的譴責。群組成員目前面臨退出共和黨組織職務的壓力,部分人士甚至因此失去民選官員的工作。 《政客》披露,聊天內容涉及支持納粹及暴力言論,像是朱安塔在訊息中寫道:「我愛希特勒(Adolf Hitler)」。群組成員還包括共和黨的紐約全國委員會成員凱凱蒂(Annie Kaykaty),以及在朱安塔於9月底因財務管理不當指控辭任後,接任NYSR主席的沃克(Bobby Walker)。 在某次聊天中,朱安塔還透露:「每個投反對票的人都會進入毒氣室。每個支持且最後仍投給我們的人也會進入毒氣室。」他還聲稱:「我要創造一些人類已知最殘酷的生理折磨方法。」 對此,馬利諾(Joe Maligno)回應:「我們能修理淋浴間嗎?毒氣室不符合希特勒美學。」馬利諾曾在X社交平台的個人簡介中註明,他是NY...
社會

拿沒拿洋獎,都不是定義中國發展水平的指標

隨著2025年度諾貝爾獎各獎項全部揭曉,輿論場又泛起陣陣波瀾。其中,圍繞物理、化學等獎項獲獎者國籍而衍生出的國家科技實力對比,討論尤為熱烈。 「為什麼中國人又沒能獲獎?」「日本諾獎得主這麼多,中日差距到底在哪?」有些人也由此認為,中國的科研體制就是不行。 「愛之深責之切」。我們相信,很多網友的憂慮,是出於對中國科技創新的關心,希望快些、再快些。但不得不說,若將複雜的、長周期的科學發展問題,簡化為一場獎項數量對比,這種「諾獎焦慮」不僅無益於公眾科學素養的提升,更會在無形中催生妄自菲薄的社會心態。 (一) 諾貝爾獎源自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旨在表彰「為人類做出最傑出貢獻」的個人或組織。歷經百餘年發展,諾貝爾獎成為全球最負盛名的榮譽之一。 然而,盛名之下,環繞諾獎的爭議也從未停息。即便是其中公認相對客觀的自然科學獎項,也絕非完美的「度量衡」。 其一,評選標準存在爭議。比如,1949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頒發給「前腦葉白質切除手術」,但很快這項手術就被發現是一種極不人道的治療手段,被各國棄用;比如,202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神經網路和機器學習領域的科學家,也被廣泛質疑這與物理學根本毫無關係。 其二,評選結果存在「時差」。有統計指出,諾貝爾獲獎人所做出代表性工作與獲獎時的平均時間差為16.1年。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諾貝爾獎衡量的是幾十年前的科學成就,並非當下的技術水平。 其三,評選理念存在分歧。由於時代背景局限,諾獎強調個人或小團隊的決定性貢獻。而今天的重大科學突破,越來越依賴於大規模、跨學科、跨國界的協同攻關。諾獎「最多三人分享」的規則,已難以全面、公允地反映許多重大成果背後複雜的集體智慧。 (二) 相較於反映基礎研究水平的自然科學獎項,諾貝爾文學獎與和平獎的爭議則更為嚴重。 多年來,這兩個獎項的評選結果與西方世界的價值觀與地緣政治利益高度綁定,熱衷於授予那些符合...
社會

美國向販毒「舞劍」,意在委內瑞拉石油?

美國與委內瑞拉之間軍事緊張持續,加勒比海域劍拔弩張。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10月17日證實,美軍日前在加勒比海域襲擊了一艘潛艇。特朗普說,「那是專門用於運輸大量毒品的潛艇。」此次襲擊發生在16日,導致2人死亡。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美軍本周還在委內瑞拉附近國際水域對一艘船隻進行空襲,造成6人死亡。 美軍打擊「販毒船隻」畫面 當前,美國已在加勒比海地區集結約1萬名美軍士兵、8艘軍艦、1艘核動力潛艇和多架戰鬥機。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稱,8艘總計攜帶1200枚導彈的美軍戰艦和一艘核潛艇正「瞄準」委內瑞拉,給委方造成100年來「最大威脅」。 外界對兩國可能發生衝突的擔憂,正變得越來越真切。 10月3日,美軍稱襲擊委內瑞拉附近海域「販毒船隻」 襲船隻 炫武力 美軍此番在加勒比海的行動,始於今年8月。 當時,美國政府懸賞5000萬美元緝拿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宣稱其涉嫌通過犯罪組織向美國輸送毒品。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 按照特朗普的說法,大量來自委內瑞拉的毒品,通過水路流入美國。 然而,美國毒品管制局去年和今年發布的「國家毒品威脅評估」報告,從未提及委內瑞拉是對美販毒活動的重要相關方。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8月發布的《2025年世界毒品報告》也顯示,自委過境的販毒活動很少。 9月以來,美政府以「打擊拉美販毒集團」為由,在委內瑞拉附近加勒比海域部署多艘軍艦,迄今宣稱在委內瑞拉外海國際水域擊沉5艘所謂「運毒船」,並打死27名「毒販」。 針對美方此舉,馬杜羅多次指責,美國意圖通過軍事威脅在委搞政權更迭,並在拉美進行軍事擴張。 9月30日,特朗普在白宮表示,打擊販毒船隻頗有成效,正考慮打擊通過陸路向美國走私毒品的委內瑞拉販毒集團。 9月30日,特朗普乘直升機返抵白宮 本月初,特朗普政府向國會遞交備忘錄,稱美國與被美認定為恐怖組織的販毒集團「正處於非國際武裝衝突之中」。 不過,備...
社會

這些天,小米和雷軍都在被流量反噬

​​​​​​​ 這些天,小米和雷軍都在被流量反噬。 肉眼可見的是,雷軍脫粉4萬,小米股價跌去13%。 在成都小米爆燃後,我以《這次車禍不能怪小米》為題,從技術角度試圖引導公眾客觀看待電車技術問題。 我的核心觀點有三個:第一,車禍主因是酒駕和超速;第二,在遭遇猛烈撞擊後車門打不開是共性問題;第三,電池瞬間爆燃才是最大技術障礙。 這篇文章遭到讀者猛烈批評,甚至不少讀者認為我被小米充值了。我也很憤慨,就差賭咒發誓以證清白了。辨別是否公關稿的方式很簡單,就是看評論區是否控評。 如果真被充值了,金主不可能允許大量不利評論出現在留言區。但在小米那篇文章後面,我選擇的是自動精選留言,我認為允許開放、充分的公開討論,比觀點本身更重要。 當然我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受此連累,有一些比較衝動的讀者憤而取關,這是此前從來沒有過的情況。所以我後來就反思,為什麼會這樣,究竟是我的問題,還是讀者的問題? 好在很快我的反思就有了答案:問題出在我沒有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看問題。作為一名標榜「只為蒼生說人話」的時評作家,不是站在消費者角度,而是去共情資本,被罵充值也是活該。 畢竟人命關天,畢竟生命權應該放在第一位。視頻中幾位路人手都砸出血來也沒能拉開車門,眼睜睜看著年輕生命死去,所以公眾下意識地質疑車門為什麼打不開,這是一種很自然的代入情緒。 我找到了我的問題,但遺憾的是,雷軍並沒有。在時隔72小時後,他出現在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不僅沒有就成都車禍道歉,反而振臂高呼:「共同抵制網路水軍黑公關等網路亂象。」 這句話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但成都小米車禍遇難司機屍骸未寒,不是以誠懇的態度安撫公眾情況,反而把責任暗戳戳推到網路水軍和黑公關上,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和過度解讀,連我這個無感的人都覺得不合時宜。 我理解國產車競爭激烈,各方車企都有一批IP長期混戰。但從我感知來說,小米在這方面並不比同行要差,就連劉強東...
社會

內塔尼亞胡稱明年尋求連任,強調"解除哈馬斯武裝"

據新華社消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18日在以色列一檔電視節目中表示,他將參加定於2026年11月舉行的以色列大選,尋求連任。 據《以色列時報》報道,內塔尼亞胡在當晚的電視節目中被問及預計參選是否會獲勝時,他給予肯定回答。 在談及加沙地帶衝突時,他表示,衝突將在停火協議所有條款得到實施後「徹底結束」。他強調,只有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解除武裝、加沙地帶實現非軍事化之後,戰事才會結束。 另據以色列多家媒體報道,紅十字國際委員會18日早些時候在加沙地帶南部從哈馬斯手中收到兩具裝殮有以方被扣押人員遺體的棺木,隨後移交給以軍部隊。兩具遺體將被送往特拉維夫市一家法醫研究所進行身份鑒定。 截至目前,哈馬斯共向以方移交13具遺體。此前,以方稱其中一具遺體並非以方被扣押人員。根據加沙停火第一階段協議,以色列與哈馬斯13日開始人員交換。哈馬斯當天分兩批釋放共20名以方被扣押人員,以色列則釋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和在押人員。 以色列政府14日以哈馬斯未能按時移交所有被扣押人員遺體為由,決定暫停重新開放對於運送援助物資至關重要的拉法口岸。拉法口岸至今仍被關閉。以總理辦公室18日發表聲明稱,拉法口岸是否重新開放取決於哈馬斯能否移交所有以方被扣押人員遺體。 哈馬斯近日重申,仍致力於履行停火協議,但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移交所有遺體,緣由是一些遺體被埋在遭以軍摧毀的地道里,以及遭以軍轟炸建築的廢墟中。要找到這些遺體,以方必須允許重型機械和挖掘設備進入加沙地帶。...
社會

外企,正加速從955滑向996

2025年的九月,Jane在自己的日曆上做了一個統計:這個季度,她準點下班的天數,貌似不足五分之一。 猶記得五年前,她剛加入這家美資消費品公司時,每天下班時間是17:30,準點關電腦,然後和同事去健身房或朋友吃飯,差不多就是每天的固定生活儀式。 那時公司內部還流行一句自嘲 —— \"955鐵律\":早九點上班,晚五點走人,年假20天,周末雙休,沒人加班。 時間來到2025年,Jane的生活節奏早已改變:每天工作到20:00已是常態,碰到總部視頻會議,晚上十點後必須上線,到了月底數據結算,連續三天凌晨兩點才睡也是常事。 以及,被壓縮到\"錯峰使用\"的年假,「其實很多時候實質上都用不掉,HR也早已見怪不怪了。」 「以前我們說外企是養老院,現在是離養老越來越遠,但離4050政策越來越近\"Jane詼諧得開著玩笑說。 坦白說,她的感受,不是個例 — 這些年的外企,正沿著一條向下的坡道,急速從955滑向996的深淵。 01 回顧20年前,外企在中國還屬於職場頂流,憑藉穩定的工作和彈性工作制,一度就是「白領天堂」的金字招牌。 彼時的本土民企尚停留在「責任制+加班文化」的泥潭裡,可以說兩者之間涇渭分明,孰高孰低立眼可判。 但如今,這道界線已開始模糊甚至在消失: 外企的上班時間越來越早,郵件/信息24小時不斷,早會晚會夜會開不完、節假日臨時加班也是常有,KPI越來越狠,工作節奏越來越緊,組織架構不斷重組,管理層調換頻繁,基層員工多線並崗….. 「現在的外企,除了社保齊一點,節奏比我上一家國內大廠還卷。」Jane說,「原先強調的「965」(9點-6點5天工作制)早就從入職培訓里拿掉了,每天不加班準點回家就算不錯了。」 02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BAT、華為等本土大廠進入外企高管行列,他們在帶來效率倍增,執行力拉滿的管理風格的同時,也帶來了高度壓縮周期的項目節奏。 原有歐美跨國公司的慢節奏、慢...
社會

美國母親產下近六公斤巨嬰,肉嘟嘟身材引網民熱議

美國田納西州一名新手媽媽產下一名體重達5.8公斤的男嬰,創下當地醫院三年來最重的新生兒紀錄,網民驚呼:這是懷胎多久? 美國媒體《紐約郵報》報道,謝爾比·馬丁(Shelby Martin)日前通過剖腹產誕下兒子卡西安(Cassian),他的體重竟重達5.8公斤,幾乎是一般新生兒的兩倍。 馬丁在本月1日通過TikTok分享自己懷孕過程的視頻後迅速爆紅,視頻的累計觀看次數已超過4200萬次。 視頻中的馬丁挺著碩大的孕肚準備生產,畫面隨後切換至剛出生的卡西安——他胖嘟嘟的身子幾乎佔滿整張嬰兒床,醫護人員舉著他時,臉上的肉似乎都快溢出來。 網民們紛紛在評論區寫道:「他在肚子里待了幾年?」「他是不是自己走出來的?」 也有人在評論區關心馬丁的身體狀況,希望她身體狀況一切安好。 根據報道,卡西安出生後曾短暫入住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接受靜脈輸液、氧氣治療及血糖監測。 馬丁特別感謝醫療團隊在生產與術後康復期間的悉心照料:「尤其要感謝護士們的關懷,她們幫助我度過了首次剖腹產後的恢復期。也要感謝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團隊在我無法陪伴寶寶時,對他的悉心守護。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