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境外債重組「闖關」成功 將削減840億元有息債務
自今年1月9日披露重組方案關鍵條款,至4月11日正式公布重組支持協議,再到11月5日債權人會議投票通過,全程歷時300天,碧桂園境外債重組「闖關」成功。
11月6日,碧桂園(02007.HK)發布公告,公司境外債務重組方案在11月5日的債權人會議上獲得通過。
在兩個債務組別的投票中,重組方案均獲得出席並投票的債權人中超過75%債權金額的贊成票。其中,組別一(銀團貸款組別)贊成票對應債權金額占組別一出席並投票債權金額的83.71%,組別二(美元債及其他債權)贊成票對應債權金額占組別二出席並投票債權金額的96.03%,達成裁定通過的必要條件。
這意味著,這家頭部民營房企境外債務重組,跨過最為關鍵的一道「關口」。此次納入境外重組範圍的債務規模合計約17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高達1270億元(以兌換匯率7.2計)。
據了解,碧桂園此次境外債重組,採取「現金回購+股權工具+新債置換+實物付息」等多元組合工具,旨在從債務規模、期限、成本三個維度系統性重塑債務結構,構建更具可持續性的財務基礎。
按照該公司披露的數據,在境外重組方案所有選項足額認購情況下,重組完成後碧桂園預計降低債務規模約117億美元,對應人民幣約840億元有息債務。此外,重組完成後,預計確認最高約700億元人民幣重組收益,有助於其增厚凈資產,夯實財務安全墊。
除減少債務規模,該公司融資成本也將大幅下降。重組後,新債務工具的融資成本大部分大幅降至1.0%-2.5%的低位區間,且具備實物付息選項,每年可為其節省巨額利息支出,大幅緩釋對現金流的擠壓。
債務期限結構方面,重組完成後,碧桂園可選方案中的最長債務期限達11.5年。分析人士認為,更長的償債周期安排,將為該公司穿越行業周期提供較為充足的財務緩衝空間,有助於其將更多資源聚焦於業務經營上。
此次碧桂園境外重組債務規模龐大、結構錯綜複雜,涵蓋合計約177億美元本息的34筆境外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