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 11 月

社會

社會

美國「裁員潮」密集爆發,就業市場警報拉響

圖為亞馬遜公司的物流倉庫。(Sebastien Bozon/AFP via Getty Images) 美國企業界正經歷顯著裁員潮,今年前九個月裁員總數已接近95萬,創下2020年以來同期最高紀錄。這一趨勢標誌著疫情期間普遍的\"勞動力囤積\"現象終結,反映出企業為應對成本壓力和技術變革正積極調整用工策略,可能預示美國就業市場將迎來重大轉變。 過去幾年促使美國僱主緊抓員工不放的「勞動力囤積」現象似乎正走向終結。隨著星巴克、亞馬遜等一系列知名企業密集宣布裁員,一場裁員潮正衝擊美國企業界,引發了經濟學家對就業市場健康狀況的日益擔憂,這或許是市場即將迎來轉變的早期警報。 最新動態顯示,儘管每次裁員都有其獨立的商業解釋,但這些事件共同構成了一種令人不安的模式。從星巴克的公司重組,到亞馬遜將裁員歸因於人工智慧,再到塔吉特為提升運營效率而削減崗位,這些看似孤立的決策疊加在一起,正被市場解讀為一個更廣泛的趨勢信號。 根據職業介紹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數據,這一趨勢有強勁的數據支撐。截至今年9月,美國企業宣布的裁員總數已接近95萬,創下2020年以來的同期最高紀錄。Allianz Trade Americas高級經濟學家Dan North指出,當一個數據幾乎是自大衰退以來最糟糕的水平時,「這不是一個令人鼓舞的數字」。 儘管美聯儲主席Jerome Powell認為勞動力市場只是在經歷「非常漸進的降溫」,但市場參與者已高度警惕任何惡化跡象。裁員的規模與速度表明,企業管理者正更加果斷地削減勞動力成本以保護利潤,曾經「低招聘、低解僱」的穩定局面可能已經結束。   裁員數據創下新高 今年以來,美國就業市場的裁員數據尤為引人注目。據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發布的報告,今年前九個月,美國宣布的裁員人數已接近95萬。...
社會

新研究:新冠疫苗有助抗癌 肺癌患者壽命延長近一倍

科學期刊《自然》(Nature)近期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mRNA新冠疫苗有助於延長部分癌症患者壽命,可能成為一種新的癌症免疫治療工具,推動抗癌治療發展。 通過分析逾1000多名患有肺癌和黑色素瘤(Melanoma,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皮膚癌)醫療記錄,來自美國德州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和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患有某種特定肺癌並接種mRNA新冠疫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達到37個月,幾乎是未接種患者生存期(21個月)的兩倍。 在患黑色素瘤的患者中,沒有接種疫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為27個月,而接種疫苗的患者由於壽命顯著延長,以至於研究人員無法計算中位生存期。 輝瑞疫苗:圖為路透社發布日期為3月19日的設計圖片,顯示一瓶輝瑞新冠疫苗。(Reuters) 研究指出,mRNA新冠疫苗增強了人體免疫系統,讓患者壽命得以延長,而在癌症治療開始後100天內接種疫苗的人壽命延長的機率更高。 其中一位研究人員、來自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放射腫瘤學家Adam Grippin表示,mRNA新冠疫苗就像警報器一樣,「激活整個身體的免疫系統」,在腫瘤內部也能產生抗癌反應。 Grippin表示,研究結果令人激動,但仍然有待第三階段臨床試驗確認,研究人員希望能在今年年底前開始招募第三階段的患者。...
社會

曼達尼當選 華爾街嚴陣以待 企業紛紛搬家

CNBC報道:曼達尼的重大勝利對主街小企業主意味著什麼 曼達尼小企業政策獲關注,紐約成進步資本主義實驗場 佐赫蘭·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後,推出詳盡小企業政策計劃:減半罰款與註冊費、加快審批流程、將小企業支持項目資金提高至2500萬美元,為企業提供個性化幫助。紐約市「商業快捷服務團隊」(BEST)也將協助企業申請許可和合規。 阿德菲大學金融學教授托拉斯表示,曼達尼旨在阻止小企業外流。其將空置辦公樓改造為混合用途或零售空間的計劃,可能幫助小企業在昂貴複雜的房地產市場生存。顧問布法諾指出,曼達尼減罰款、擴展可負擔交通及租金凍結政策,可間接促進經濟穩定,有利於依賴社區的小企業。 然而,曼達尼提出到2030年每小時30美元最低工資,引發小企業擔憂。工資提高可能導致整體成本上升,利潤微薄企業承壓。Quilt Software CEO斯特恩也提醒,新建市營雜貨店可能給獨立零售商帶來競爭壓力。 塔夫茨大學查克拉沃爾蒂認為,曼達尼政策是小企業實驗場:能否平衡降低成本與提高工資,將成為全國進步城市的參考。布法諾表示,小企業短期多持觀望態度,但若實驗成功,紐約可能成為進步資本主義示範,推動小企業可持續發展。 《紐約郵報》報道,高盛正在達拉斯興建一座佔地80萬平方英尺、耗資5億美元的園區。這個園區預計2028年投入使用,屆時將容納超過5,000名員工,與此同時,摩根大通在德州的員工人數已達3.1萬人,超過在紐約的2.4萬名員工,這些都突顯華爾街巨頭正朝美國南部遷移。(圖:高盛) 《路透社》: 華爾街為「曼達尼時代」做準備,擔憂紐約市競爭力下降 隨著民主社會主義者佐赫蘭·曼達尼(Zohran Mamdani)當選紐約市長,華爾街正為可能的政策變化做準備。金融界擔憂,他的加稅與租控計劃可能削弱紐約的商業吸引力。 民主黨在弗吉尼亞、新澤西及加州選舉中獲勝,顯示該黨有望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重奪眾議院。...
社會

有華人靠拍照舉報年賺$70多萬 議員怒:制度被玩壞了

在紐約,舉報卡車或校車發動機空轉排放廢氣,居然能讓人年入百萬美元。這項原本為了環保的政策,如今成了部分市民的「副業」,甚至被稱為「六位數賞金獵人」。如今,市議員們終於坐不住了。 據《紐約郵報》報道,皇后區市議員、環保委員會主席詹納羅(James Gennaro)近日宣布,「這樣的時代結束了。這項計劃已經被當作職業使用,這不是它的本意。」 紐約市政府的「市民引擎空轉舉報計劃」(Citizen Idling Complaint Program)於2019年啟動。當時官方的出發點很簡單: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次年,搖滾歌手比利·艾德(Billy Idol)還為活動代言,呼籲司機「關掉引擎,讓空氣更清潔」。 制度設計很誘人: 普通民眾只需拍攝到卡車空轉引擎超過3分鐘(校車為1分鐘)的影片; 上傳給市環保局(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或行政審裁辦公室(OATH)審核; 一旦核實屬實,舉報人即可獲得罰款的分成。 獎勵比例不低:通過環保局申報可獲罰金25%分成,若直接向 OATH 提交且裁定成立,分成高達50%。 而卡車怠速罰金從350到2000美元 不等。關鍵是95%的舉報都被判成立。 據市府數據,部分市民幾乎「全職」從事舉報工作,收入驚人。排名前五的舉報者收入分別為: 東村居民 Ernest Welde:約 89.6 萬美元 下東城居民 吳萬芳(Wanfang Wu,音譯):74.9 萬美元 下東城居民 Ephraim Rosenbaum:72.5 萬美元 布魯克林高地居民 Michael Streeter:71 萬美元 波隆丘居民 Patrick Schnell:58.3 萬美元 當記者登門採訪時,施內爾否認收到超過 58 萬美元的獎勵,驚訝地說:「那數字從哪來的?我根本沒拿到那麼多。」在關門前他補了一句:「這工作其實挺...
社會

美貨機墜毀細節披露:飛機起飛時左翼起火,引擎脫落

△事故現場 5日,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稱,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UPS)飛機在肯塔基州起飛時,左翼起火,飛機引擎脫落,隨後發生墜毀事故。 目前,墜機事故已致9人死亡,肯塔基州因墜機事故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事故造成的影響和善後工作。 據機場網站消息,截至5日上午,往返路易斯維爾的客運航班已恢復,但由於4日晚間航班延誤嚴重積壓,且目前只有一條跑道可供使用,航班運行仍受到影響。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4日表示,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將主導此次墜機事故調查。 據美國聯邦航空局發布的消息,這架貨機屬於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原定飛往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4日下午從路易斯維爾國際機場起飛後不久墜毀。 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失事貨機為一架麥道11型飛機,有3名機組人員。...
社會

深有同感:有股力量拖拽著幾乎所有人向下墜落

孫立平 2025年11月5日 有股力量拖拽著幾乎所有人向下墜落 不能掠人之美,下面這段話是清華大學教授勞東燕說的: 這些年來,明顯感覺社會中一直有股力量拖拽著幾乎所有人向下墜落,並且這股力量變得越來越強。很多美好的東西被無情地打碎與摧毀。在這樣的環境中,不願意一起墜落的人,只因為想要保持在原來的位置,都會被認為有罪。 對勞教授的這段話,我深有同感。 但我一直在琢磨,這股墜落的內涵和原因是什麼?是人心不古?是人們道德水平的急劇下降? 存量時代的道德困境 前幾天,我在《八面來風》欄目中轉發了施展教授的一個很有的說法,他說:最近幾年世界上的各種匪夷所思,很可能意味著一個關鍵的時代轉變,世界正在從增量時代步入到存量時代。在增量時代,君子更有生存優勢,因為人們更願意跟守規則的人合作,以便一起做大蛋糕;而在存量時代,則是流氓更有生存優勢,因為無下限的人更有機會搶到那點有限的蛋糕。 在增量時代,是自由主義的時代,以規則為導向;而在存量時代,是現實主義的時代,以力量為導向。增量時代是一個拼上限時代,存量時代是拼下限時代,最近這十年來世界開始拼下限。在存量時代,人們不得不面對一個令人痛苦的現實,就是倫理水準會遭遇普遍的下降,世界進入一種令人作嘔的狀態。 施展教授講出了人心變化背後更深刻的經濟與社會背景。 問題是這醞釀出一種系統論說,一種理論 施展教授在這裡所說的現實主義,主要還是散落在日常生活的各種細節之中,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做事的底線問題,品行上君子與小人的問題。換句話來說,還是一種樸素的生活或人生的態度。 但如果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在當今的世界上,這種現實主義實際上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樸素生活態度,而是在成為一種系統的論說,在成為判斷大是大非的標準,在成為一種支配這個世界的哲學。生活中的現實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本能的反應,而作為一種哲學的現實主義則是一種論證。 這實際上,更...
社會

網路民議:蓋棺定論戶晨風 他到底違反了什麼法?

11月5日,央視新聞《法治在線》欄目在節目中點名已遭全網封禁的百萬博主「戶晨風」,批評他「製造蘋果/安卓人對立」、「煽動群體焦慮情緒」、「撕裂共識收割流量」。節目播出後,微博話題「#戶晨風多平台賬號被封禁#」、「#戶晨風惡意製造對立收割流量牟利#」等話題登上熱搜。有網友感慨戶晨風恐怕再無解封可能。此前浙江宣傳批評戶晨風「背後藏有三支暗箭」,網信辦也宣布對「惡意解讀社會現象,炮製熱門梗、語錄段子」等進行整治(疑指戶晨風)。也有網友調侃戶晨風被官方欽點進入了「名人堂」,本質上是倒在了「鴻蒙人」的屠刀之下,成為當下不自由言論生態的一個註腳。 在央視的視頻中,還引用了兩名專家的意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趙精武:仔細觀察戶晨風發布的各種網路評論,經常以「蘋果人精英」「安卓人底層」等毫無關聯的群體性標籤,挑起網民的認知對立。這種做法,本質是通過製造尖銳對立議題、煽動群體間情緒、販賣焦慮,來吸引眼球和流量,最終目的是實現商業變現。 北京師範大學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張洪忠:應該從效果的角度來設立分級管理的機制,哪些言論、哪些方面的內容我們是要嚴禁的,哪些方面我們是要允許的,這樣整個互聯網空間就會成為包容而有序的空間。 在微博平台上,與戶晨風相關部分話題疑開啟了評論精選和評論審查。 戶晨風出生於江蘇鎮江,曾從事汽修行業,後轉型成為知名自媒體博主,主要創作題材是普通人的生活、購買力等社會經濟議題。2023年他採訪一名退休老人,每月僅有107元退休金,該視頻走紅後被刪除,戶晨風的賬號第一次遭封禁;2024年4月,戶晨風在一次直播中被問到習近平是否是獨裁者,他迅速掛斷連線並斥責提問者,但隨後他的相關賬號仍遭到封鎖和禁言。他在世界多國街頭採訪路人,並將他們的收入和超市中日用品價格做對比;他常在網路上公開自己的收入,並提出將消費者根據手機品牌劃分為「蘋果」和「安卓」,以蘋果象徵...
社會

川普回應曼達尼:對我客氣點 你很多東西要我批呢

雖然遭遇美國總統川普的強力阻擊,但是民主黨候選人曼達尼仍然在11月4日的紐約市長選舉中大獲全勝,他勝選後還強硬喊話川普。川普11月5日也做出回應。 川普11月5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說,他現在很糾結,因為他希望看到新的紐約市長取得成功,「因為我愛紐約,我真的愛紐約」。 他還說:「我離開紐約去華盛頓的時候,紐約發展得相當不錯,但也出現了一些不好的跡象。」 當被問及曼達尼的勝選演講時,川普回應說:「是啊,我認為那是一場怒氣沖沖的講話,肯定是對我有怒火。我覺得他應該對我客氣點。你知道,他的很多東西都得我批准才行。所以,他開局就很糟糕。」 Mamdani: \"Donald Trump, since I know you\'re watching, I have four words for you: Turn the volume up.\" pic.twitter.com/AOFUquvYBQ — Aaron Rupar (@atrupar) November 5, 2025 川普當天早些時候還說,共和黨之所以會在11月4日遭遇一系列失敗部分原因是因為政府「停擺」仍在持續,他主張共和黨廢除國會裡的「冗長辯論」(filibuster)規則,迅速通過法案,結束「停擺」危機。 在11月4日的紐約市市長選舉中,曼達尼擊敗老牌政客、前紐約市長科莫,成功當選。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曼達尼主張向富豪加稅、降低生活成本。他反對川普的移民執法,他還自稱是川普最害怕的噩夢。 川普一直對曼達尼持反對意見。今年6月,曼達尼爆冷擊敗67歲的紐約州前州長科莫,贏得紐約市市長民主黨初選。在得知曼達尼獲勝的消息後,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發文抨擊稱:「民主黨人抬高了一個100%的瘋子,他們越界了。」川普還稱:「雖然我們以前選出過激進的左翼分子,但這有點荒謬。」 11月3日,也就是選舉的前一天,川普還...
社會

曼達尼組建全女性過渡團隊,為紐約市長工作做準備

英國《衛報》當地時間11月5日報道,紐約市當選市長曼達尼周三宣布成立全女性組成的過渡團隊,以幫助實施他聲稱的「一代人以來紐約市最具雄心的政策綱領」,並承諾在1月1日上任後立即投入工作。 據報道,曼達尼在皇后區舉行的晨間新聞發布會上透露,過渡團隊將全部由女性組成,由埃拉娜·利奧波德擔任執行主任。該團隊的聯合主席包括前第一副市長瑪麗亞·托雷斯-斯普林格、前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莉娜·汗、聯合勸募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格雷絲·博尼拉,以及前衛生與公共服務副市長梅蘭妮·哈佐格。 曼達尼與他的過渡團隊成員合影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我和我的團隊將打造一個能夠兌現競選承諾的市政廳,」曼達尼告訴記者,「我們將組建一個既有能力又富有同情心的政府,秉持誠信為本,願與數百萬以紐約為家的市民一樣勤勉工作。」 據報道,在周二晚擊敗前州長科莫和共和黨候選人柯蒂斯後,曼達尼首次接受電視採訪,強調了準備工作的緊迫性。他表示:「我們有責任在1月1日做好準備,開始為這座城市服務。我們還有57天的時間,這57天必須用來開始準備工作。」  ...
社會

華裔女生冒充「小鎮白人女孩」 被揭穿後遭耶魯開除

耶魯大學近日開除了一名被指控偽造身份與背景的華裔本科生,據校報《耶魯每日新聞》報道,這名學生名為凱瑟琳娜·林恩(Kathrynne Lynn),因涉嫌虛構個人經歷和社會背景以獲取錄取資格而被校方開除。網路雜誌《航空郵件》報道稱,她自稱來自北加州的一個華人家庭,卻以「西方化」的名字重新塑造身份,並虛構了一個「來自北達科他州農村家庭的女兒」的故事,以迎合大學多元化招生標準。 Ivy Link創始人、前哥大招生顧問亞當·阮(Adam Nguyen)指出,大學多元化不僅涵蓋種族,也包括地域與社會經濟背景。「她顯然意識到這一點,精心策划了多年,用偽造文件騙過招生系統,」阮說。據報道,一名室友在發現她行李標籤上寫有不同名字和地址後揭穿了騙局。 阮表示:「無論是頂尖學府還是企業,只要有人有意圖並具備技術手段,他們就能造假,比如成績單、推薦信、工作記錄都可能被偽造。錄取體系依賴信任,但驗證仍然有限。」 儘管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林恩與外國政府有關聯,但專家警告稱,這類事件暴露出精英高校在防範學術欺詐和間諜滲透方面的脆弱性。阮補充說,研究生層級的項目尤其高風險,因為學生往往可接觸實驗室與機密研究。「這類欺詐雖然個別,但它揭示了高校篩查體系存在現實漏洞。」 類似事件近年來屢見不鮮。愛荷華州一名學區總監被揭為非法移民並偽造學歷;賓州利哈伊大學一名印度學生被指在Reddit上詳述其學術欺詐計劃,涉及偽造校長郵件、假冒助學金文件及稅務信息;隨後的內部調查還揭露了四名來自迦納的學生涉嫌助學金欺詐,最終面臨刑事指控。 移民研究中心警告稱,如果個人欺詐行為都能輕易成功,那麼「恐怖分子或外國政府同樣有能力利用這些漏洞」。 阮總結道:「總會有極少數騙子成功矇混過關,但絕大多數學生仍是憑真實努力進入校園。如果她把這些心思用在學習上,或許真能憑實力進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