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声音:农民群体谋求发展太难了,太痛苦了!!
农民群体谋求发展太难了,太痛苦了。自力更生,努力致富,为什么却遭到打压!!
网络媒体经常报道,某某地区好多耕地荒废,无人耕种,很多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作为农民子弟工,我是深深体会到了无奈与痛苦。
我是一位改革开放后一直在广东打了十六年工的农民工。这几年,随着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顾,加上国家政策也支持农民工回家发展,所以我回家发展了。我的家乡¬——柳州市柳江区三都镇,是全国有名的蔬菜“香葱种植基地”,有十几年的种植历史了,近几年香葱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常年种植面积达5—10万亩(含复种)。香葱种植技术成熟,既粗壮,味道又香,是外地市场的“抢手货”,销往全国各地,每天销量达150吨,高峰期可达400吨。
虽然香葱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但我们农民兄弟却做的十分的辛苦,农村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劳力本来就少,经常出现劳力严重不足,香葱采后加工场地紧张等。附近每个村屯村民,都在树底下或房屋廊檐底下进行采后加工。特别是在下雨天,采后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香葱黄叶及根部淤泥、垃圾等,严重污染了村里干道,导致路面泥泞,给老人和小孩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采后手工清洗环节,效率更是低。虽然镇上也有机械清洗设备,但每天三四百吨的出货量根本无法满足,高峰期经常要到凌晨1—2点才清洗完成,大部分仍靠手工清洗,还经常导致延时发车,客户抱怨。在4—5度寒冷的冬天,因清洗香葱手指长期浸泡在水里,手指开裂流血,疼痛难忍。
面对种种困境,我和村主任、村民领导小组成员一起商量同意后,成立了柳州市小葱种植专业合作社,到工商部门注册办理了营业执照,先后投入了50多万元,在本村瓦窑口处建了一个钢架棚场地,占地约600平方米左右,做产业采后加工、清洗、包装、出货为一体的配套设施,从某机械设备厂引进两台日可清洗5—8万斤香葱的清洗设备,大大减少劳动成本和出货时间。两台设备相当于100多人的手工工作业量,村民们也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