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智賢主演的影視劇《暴風圈》因辱華劇情在中國大出圈,全智賢相關代言遭遇抵制下架。最近,有報道稱《暴風圈》創造了迪士尼在韓國有史以來的最低收視率,2.5億人民幣的大投資打水漂了,給了迪士尼致命一擊。
據悉,迪士尼內容戰略負責人對《暴風圈》的票房寄予厚望,對全智賢充滿信心,但播出效果不達預期,配不上高達2.5億的製作費,業內直接把它定性為災難片,足見有多差。而且,該劇主演200萬一集的片酬也讓人訝異,不知是單人還是所有主演,若是單人主演,迪士尼就是冤大頭。
《暴風圈》史詩級的撲街說明迪士尼的自救無效,本來迪士尼期望靠全智賢的影響力活躍用戶,帶動拉新,阻止平台訂閱用戶及觀看用戶流失。但事實是毫無辦法,即便迪士尼為了挽回客戶自動把訂閱費用減至一半,但活躍用戶還是只有268萬,相比8月份減少了7萬,跌到了歷史最低值。
韓國網友看到後紛紛吐槽劇集質量太差,毫無吸引力,讓人喪失觀看興趣。而且,平台整體劇集質量也差,即便花錢看了《暴風圈》,但找不到第二部可以觀看的劇集,性價比低。
還有網友認為迪士尼訂閱量衰退主要是競爭落後於其他平台,再大力推也無濟於事。
中國網友看到迪士尼投資的《暴風圈》大失敗拍手叫好,認為這是它應得的,畢竟辱華劇情出自它。《暴風圈》辱華劇情發酵後,迪士尼沒有做出任何回應,韓國的製作方還表現出了一副無辜的樣子,認為全智賢受委屈,如今劇集大撲街就是因果報應。
而綜合中韓兩國網友意見,會發現兩邊針對迪士尼平台的評價是一致的,都認為它比不上網飛。迪士尼愛啟用大牌支付高片酬,但劇情出奇的差,連韓國人都不買賬,不撲街才是怪事。
《暴風圈》的撲街說明全智賢的影響力十分有限,近些年除了《星你》幾乎全部撲街,不少粉絲還因為這部劇摘掉了全智賢的濾鏡,對她有了全新的看法,認為她毫無演技,只是靠著過去人氣明星的光環博關注。
中國網友也認為屬於全智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失去新鮮感的她演技沒有提高,年齡上來之後的面相也不再討喜,沒有觀眾緣。
另外,《暴風圈》的導演公開支持某運動,也是公然挑釁,也表明《暴風圈》劇中的辱華劇情不是中國人敏感,而是刻意為之。
全智賢、《暴風圈》、迪士尼三方的境遇,只能說自食其果。一個播出平台最重要的就是用戶數據,如若內容不能形成良性循環,且立場不明確,那麼留不住人虧損是正常的。而迪士尼此次列出的撲街劇《暴風圈》及《暴君的廚師》均被人民日報點名夾帶私貨,也說明市場會自發抵制一切辱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