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仙剑奇侠传》《宫锁心玉》《花千骨》《步步惊心》等剧开启古偶黄金时代,杨幂、唐嫣、赵丽颖、刘诗诗四位 85
后花旦积累了大量人气和粉丝,成为收视保障,稳居顶流阵营。

如今迈入四十岁关口,长期依赖古装偶像剧的85花们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脱离 “少女感” 舒适区,陷入了集体困境。
转向更具深度的创作领域,成为她们事业续航的关键命题。这不仅是角色类型的突破,更是市场号召力、演技认可度与行业资源的综合较量。

一、从流量到实力的考验
四大 85 花的转型起点,根植于各自截然不同的过往积淀,这些成绩既构成转型的底气,也形成难以摆脱的标签桎梏。

01、赵丽颖:85花首位获得三大主流奖项
38岁的赵丽颖转型根基最为扎实。她早年凭借《花千骨》(2015)创下全国网收视 2.86
的纪录,成为现象级古偶标杆,却未止步于仙侠赛道。

2022 年《幸福到万家》以农村题材突破,收视破
1.5;同年年底,《风吹半夏》将都市商战剧拉出圈层,不仅拿下浙江卫视年度收视冠军,更助其斩获第3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第3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成为
85 花中首位获得三大主流奖项的演员。
这种 “古偶起家、正剧破局” 的路径,为她积累了观众基础与行业信任。

02、杨幂:流量与争议的双生体
39岁的杨幂则是流量与争议的双生体。2011 年《宫》以 2.5 收视率开启流量时代,同年《孤岛惊魂》凭 9000 万票房催生
“粉丝电影” 概念。
2016年《亲爱的翻译官》,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播出期间,全网单集最高收视破 4,双网平均收视破 2,登顶 2016
年年度收视冠军。

2017 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更以双台收视破 1、全网播放量超 500 亿的成绩登顶顶流。
但高产量背后,“模式化表演” 的争议始终如影随形,2018
年转型尝试《宝贝儿》虽获国际电影节提名,并获得第五届中国电视好演员奖绿宝石女演员奖,却因口碑票房双失利陷入瓶颈。
此后,《暴风眼》《斛珠夫人》《谢谢你医生》《爱的二八定律》反响一般。

03、刘诗诗
38岁的刘诗诗,过往带着 “清冷美人” 的鲜明印记。《步步惊心》(2011)的马尔泰.若曦以 “眼技”
出圈,将她送上一线,获得第1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具人气女演员奖;
而《女医·明妃传》(2016年)则让她获得首届中国电视剧品质盛典年度最具影响力演员。

但后续《轩辕剑》《醉玲珑》等古偶作品虽收视稳定,却未能突破同类角色框架。
2020 年《流金岁月》尝试都市女性题材,豆瓣 7.4 分的成绩显示转型潜力,但 “梗脖”“表情僵硬”
的演技争议仍未消散。

04、唐嫣
41岁的唐嫣,呈现 “高开低走再逆袭” 的曲线。2015 年《何以笙箫默》以 1.28 收视率成为现象级现偶,2020
年《燕云台》却因 “傻白甜式太后” 表演遭群嘲,导致其事业陷入低谷。

直至 2023
年《繁花》中汪小姐一角,凭鲜活灵动的表演实现口碑逆转,提名白玉兰最佳女主角,获得第二届金熊猫奖电视剧单元最佳女主角,才重拾转型主动权。

二、2024-2025的转型之作
若以近两年作品论英雄,四位花旦的转型成效呈现明显分层,赵丽颖与杨幂领跑,唐嫣稳步追赶,刘诗诗则需尽快明确转型方向,打破标签桎梏与资源瓶颈。

01、赵丽颖:“正剧女王” 的加冕
赵丽颖已完成 “正剧女王” 的加冕,口碑积淀持续领跑。
2024年,赵丽颖特别主演的现实主义剧情电影《第二十条》上映
,她凭“哑巴妻子”郝秀萍一角获第17届亚洲电影大奖AFA新世代奖,并获得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

同年,在与林更新共同主演的古装仙侠剧《与凤行》中,赵丽颖饰演衔珠而生的碧苍王沈璃,这也是她首部担任监制的电视剧。
作为非暑期档、非独播的古装神话剧,实现“爆开爆走”,25小时39分钟成为腾讯首部热度破30000的联播剧,刷新平台最快破3万纪录。广告总数超430个,招商能力创联播剧历史新高。

湖南卫视CVB收视率峰值达0.54%,热播期集均播放量超8,000万。获腾讯“年度扛鼎之作”、新丽传媒“实力成就爆款”等七大平台认证,入选阅文集团2024年“五连爆”影视项目。

2025年2月16日,赵丽颖担任《布达拉宫》第二季的配音,首位达成腾讯、爱奇艺、优酷、咪咕四平台热度破万成就。
而 2025 年密集推出的转型作品更显统治力:4 月上映的电影《向阳.花》中,她颠覆形象饰演刑释女囚高月香,短发染血的硬核造型
5 小时,冯小刚导演评价其 “完成了从偶像到演员的蜕变”,票房突破2.3亿,成为2025年清明档票房冠军;

5月开播的悬疑短剧《在人间》中,她一人分饰七重人格,仅用眼神完成人格切换,被编剧赞为
“教科书级表演”;6月,参演由陈可辛执导的《酱园弄·悬案》上映。
这三部作品分别冲击悬疑剧与现实电影赛道,展现全题材驾驭能力。

02、杨幂:“逆风翻盘” 的奇迹
杨幂上演 “逆风翻盘” 的转型奇迹。2024
年《哈尔滨一九四四》《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相继失利,前者因反派角色关雪的表演遭群嘲,后者票房不足 3
亿,让外界唱衰其转型前景。
大IP仙侠剧《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市场表现也未达预期,杨幂多次以 “抿嘴、瞪眼” 的程式化表演诠释情绪,被观众调侃为 “AI
模式”。

即便杨幂的粉丝试图 “挽尊”,也难以仅凭个人影响力挽救剧集口碑。
但 2025 年暑期档《生万物》彻底扭转战局,这部改编自人民文学奖小说的年代剧,以爱奇艺热度
11018、单日播放量破亿、收视率破 4 的成绩,跻身年度国民爆款剧行列,仅次于《狂飙》。

剧中她饰演的村姑宁绣绣,从地主小姐到农家妇女的蜕变自然生动,秦海璐评价其 “在演技路上摸到了门道”,彻底摆脱 “模式化表演”
标签,被《中新文娱》评价为“从流量符号到实力派标杆的转型范本”。
此外,她在电影《长安的荔枝》中客串的郑玉婷,虽戏份不多,却以 “眼泪无声落下” 的细节表演获赞,证明转型并非偶然。

03、刘诗诗: “转型迷雾”的突破
刘诗诗仍陷 “转型迷雾”。2025年 2
月播出的古装悬疑剧《掌心》是其重点转型之作,她饰演复仇心理医师,试图突破清冷美人框架,但她“眼盲”“梗脖”
的演技问题再度引发争议。

在《淮水竹亭》中,刘诗诗饰演的神火山庄大小姐东方淮竹,再次被批
“端式演技”,年龄与少女感的冲突始终存在,收官时站内热度仅为8900。

04、唐嫣:“口碑逆袭” 的持续
唐嫣实现 “口碑逆袭” 但热度不足。2025
年上半年播出的仙侠剧《念无双》中,她饰演的匠造之神姬谭音突破以往甜腻形象。以原声台词和松弛自然的状态,打破了观众对 “中年古偶”
的刻板印象。
但该剧受题材限制,特效敷衍、逻辑漏洞、审美缺失等硬伤,使其未能真正突破仙侠剧的类型瓶颈,播放量仅破 15
亿,远不及杨幂、赵丽颖的作品体量,显示其转型仍受限于受众圈层。

《繁花》带来的行业认可持续发酵,她获颁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年度影响力女演员,为后续转型积累资本。

墙内开花墙外香,央视中秋晚会与欧豪搭档合唱《不要慌,太阳转身有月光》的舞台堪称
“美学教科书”。唐嫣一袭白色拖地珠光长裙,搭配复古盘发与钻石配饰,宛如踏光而来的仙子,美到极致。

巴黎时装周,唐嫣以一袭 2025 春夏黑金高定礼服压轴走秀,在巴黎歌剧院的 Fendi 秀上首次挑战 T
台,眼神坚定气场全开,彻底颠覆了 “甜妹” 标签。

三、待播作品的前景
待播作品的题材选择与制作班底,预示着四位花旦下一阶段的转型走向,赵丽颖与杨幂的布局已显前瞻性优势。

01、赵丽颖待播作品
2025 年 Q4
将播出的年代创业剧《造城者》是央视重点扶持项目,赵丽颖饰演基层干部、月海镇长李秋萍,短发工装造型颠覆以往,搭档黄晓明、倪大红等戏骨,有望复刻《风吹半夏》的主旋律成功。
网上也流传她可能出演《九重天》或房地产题材剧《开盘》的消息,但均未获证实。





02、杨幂待播作品
杨幂的待播布局延续 “正剧 + 电影” 双线策略。参演张艺谋导演的国安题材的《惊蛰无声》,展现新时代隐蔽战线的无声较量。
从早期的流量担当到近年的实力转型,杨幂用多部爆款证明了自己对不同题材的驾驭能力。





03、刘诗诗待播作品
刘诗诗领衔主演的《醉梦》,是她首次出演的犯罪悬疑剧,对于她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若能在叙事节奏和悬疑逻辑上保持水准,《醉梦》有望成为继《漫长的季节》后又一部口碑与热度双赢的作品,助力刘诗诗完成从
“流量演员” 到 “实力派” 的转型跨越。
近日官宣的谍战剧《千里江山图》,这部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的作品,刘诗诗选择特别出演,避免与张若昀争番,也是她继《醉梦》之后职业生涯的重要转型尝试。





04、唐嫣的待播作品
唐嫣的待播作品人气持续。她领衔主演的《爱情没有神话》
改编自亦舒小说,由《三十而已》导演张晓波操刀,有望延续《繁花》的都市女性形象。
根据王欣的小说《不理想的妻子》改编的《此刻的生活》,则是唐嫣再次出演都市情感剧,拓宽了现实主义戏路,展现出中年女性 “负重前行”
的真实状态,或将助推唐嫣转向 “都市女性代言人”。
而她特别主演的悬疑剧《人之初》,填补她在悬疑剧领域的空白,为转型再添筹码。





结束语
综合来看,四大 85 花的转型战局已呈现 “两强领跑、一者追赶、一人亟待破局”
的格局,胜负的关键在于能否突破三大核心局限:

其一,标签桎梏的打破程度。赵丽颖成功摆脱 “古偶甜妹” 标签,杨幂击碎 “流量花瓶”
质疑,二者均通过颠覆性角色重建观众认知;
唐嫣虽凭《繁花》摆脱 “傻白甜” 印象,但仍受限于女性题材;刘诗诗的 “清冷美人” 标签则尚未松动。

其二,行业资源的升级质量。赵丽颖获得冯小刚、徐兵等主流导演加持,杨幂切入王小帅等电影圈资源,二者已从 “流量资源” 转向
“品质资源”;
唐嫣依赖王家卫的提携但资源延续性不足,刘诗诗仍以传统影视公司资源为主,升级缓慢。

其三,题材选择的前瞻性。赵丽颖与杨幂均瞄准现实题材、主旋律、短剧等风口赛道,贴合政策导向与观众审美变迁;
唐嫣题材选择偏保守,刘诗诗仍在尝试,对市场趋势的把握稍逊一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