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 11 月

四大「85花」轉型之戰,誰能破局突圍?

自《仙劍奇俠傳》《宮鎖心玉》《花千骨》《步步驚心》等劇開啟古偶黃金時代,楊冪、唐嫣、趙麗穎、劉詩詩四位 85
後花旦積累了大量人氣和粉絲,成為收視保障,穩居頂流陣營。

四大「85花」轉型之戰,誰能破局突圍?

如今邁入四十歲關口,長期依賴古裝偶像劇的85花們隨著市場環境變化,脫離 「少女感」 舒適區,陷入了集體困境。

轉向更具深度的創作領域,成為她們事業續航的關鍵命題。這不僅是角色類型的突破,更是市場號召力、演技認可度與行業資源的綜合較量。

一、從流量到實力的考驗

四大 85 花的轉型起點,根植於各自截然不同的過往積澱,這些成績既構成轉型的底氣,也形成難以擺脫的標籤桎梏。

01、趙麗穎:85花首位獲得三大主流獎項

38歲的趙麗穎轉型根基最為紮實。她早年憑藉《花千骨》(2015)創下全國網收視 2.86
的紀錄,成為現象級古偶標杆,卻未止步於仙俠賽道。

2022 年《幸福到萬家》以農村題材突破,收視破
1.5;同年年底,《風吹半夏》將都市商戰劇拉出圈層,不僅拿下浙江衛視年度收視冠軍,更助其斬獲第34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第3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成為
85 花中首位獲得三大主流獎項的演員。

這種 「古偶起家、正劇破局」 的路徑,為她積累了觀眾基礎與行業信任。

02、楊冪:流量與爭議的雙生體

39歲的楊冪則是流量與爭議的雙生體。2011 年《宮》以 2.5 收視率開啟流量時代,同年《孤島驚魂》憑 9000 萬票房催生
「粉絲電影」 概念。

2016年《親愛的翻譯官》,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播出期間,全網單集最高收視破 4,雙網平均收視破 2,登頂 2016
年年度收視冠軍。

2017 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更以雙台收視破 1、全網播放量超 500 億的成績登頂頂流。

但高產量背後,「模式化表演」 的爭議始終如影隨形,2018
年轉型嘗試《寶貝兒》雖獲國際電影節提名,並獲得第五屆中國電視好演員獎綠寶石女演員獎,卻因口碑票房雙失利陷入瓶頸。

此後,《暴風眼》《斛珠夫人》《謝謝你醫生》《愛的二八定律》反響一般。

03、劉詩詩

38歲的劉詩詩,過往帶著 「清冷美人」 的鮮明印記。《步步驚心》(2011)的馬爾泰.若曦以 「眼技」
出圈,將她送上一線,獲得第18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具人氣女演員獎;

而《女醫·明妃傳》(2016年)則讓她獲得首屆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年度最具影響力演員。

但後續《軒轅劍》《醉玲瓏》等古偶作品雖收視穩定,卻未能突破同類角色框架。

2020 年《流金歲月》嘗試都市女性題材,豆瓣 7.4 分的成績顯示轉型潛力,但 「梗脖」「表情僵硬」
的演技爭議仍未消散。

04、唐嫣

41歲的唐嫣,呈現 「高開低走再逆襲」 的曲線。2015 年《何以笙簫默》以 1.28 收視率成為現象級現偶,2020
年《燕雲台》卻因 「傻白甜式太后」 表演遭群嘲,導致其事業陷入低谷。

直至 2023
年《繁花》中汪小姐一角,憑鮮活靈動的表演實現口碑逆轉,提名白玉蘭最佳女主角,獲得第二屆金熊貓獎電視劇單元最佳女主角,才重拾轉型主動權。

二、2024-2025的轉型之作

若以近兩年作品論英雄,四位花旦的轉型成效呈現明顯分層,趙麗穎與楊冪領跑,唐嫣穩步追趕,劉詩詩則需儘快明確轉型方向,打破標籤桎梏與資源瓶頸。

01、趙麗穎:「正劇女王」 的加冕

趙麗穎已完成 「正劇女王」 的加冕,口碑積澱持續領跑。

2024年,趙麗穎特別主演的現實主義劇情電影《第二十條》上映
,她憑「啞巴妻子」郝秀萍一角獲第17屆亞洲電影大獎AFA新世代獎,並獲得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同年,在與林更新共同主演的古裝仙俠劇《與鳳行》中,趙麗穎飾演銜珠而生的碧蒼王沈璃,這也是她首部擔任監製的電視劇。

作為非暑期檔、非獨播的古裝神話劇,實現「爆開爆走」,25小時39分鐘成為騰訊首部熱度破30000的聯播劇,刷新平台最快破3萬紀錄。廣告總數超430個,招商能力創聯播劇歷史新高。

湖南衛視CVB收視率峰值達0.54%,熱播期集均播放量超8,000萬。獲騰訊「年度扛鼎之作」、新麗傳媒「實力成就爆款」等七大平台認證,入選閱文集團2024年「五連爆」影視項目。

2025年2月16日,趙麗穎擔任《布達拉宮》第二季的配音,首位達成騰訊、愛奇藝、優酷、咪咕四平台熱度破萬成就。

而 2025 年密集推出的轉型作品更顯統治力:4 月上映的電影《向陽.花》中,她顛覆形象飾演刑釋女囚高月香,短髮染血的硬核造型
5 小時,馮小剛導演評價其 「完成了從偶像到演員的蛻變」,票房突破2.3億,成為2025年清明檔票房冠軍;

5月開播的懸疑短劇《在人間》中,她一人分飾七重人格,僅用眼神完成人格切換,被編劇贊為
「教科書級表演」;6月,參演由陳可辛執導的《醬園弄·懸案》上映。

這三部作品分別衝擊懸疑劇與現實電影賽道,展現全題材駕馭能力。

02、楊冪:「逆風翻盤」 的奇蹟

楊冪上演 「逆風翻盤」 的轉型奇蹟。2024
年《哈爾濱一九四四》《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相繼失利,前者因反派角色關雪的表演遭群嘲,後者票房不足 3
億,讓外界唱衰其轉型前景。

大IP仙俠劇《狐妖小紅娘.月紅篇》的市場表現也未達預期,楊冪多次以 「抿嘴、瞪眼」 的程式化表演詮釋情緒,被觀眾調侃為 「AI
模式」。

即便楊冪的粉絲試圖 「挽尊」,也難以僅憑個人影響力挽救劇集口碑。

但 2025 年暑期檔《生萬物》徹底扭轉戰局,這部改編自人民文學獎小說的年代劇,以愛奇藝熱度
11018、單日播放量破億、收視率破 4 的成績,躋身年度國民爆款劇行列,僅次於《狂飆》。

劇中她飾演的村姑寧綉綉,從地主小姐到農家婦女的蛻變自然生動,秦海璐評價其 「在演技路上摸到了門道」,徹底擺脫 「模式化表演」
標籤,被《中新文娛》評價為「從流量符號到實力派標杆的轉型範本」。

此外,她在電影《長安的荔枝》中客串的鄭玉婷,雖戲份不多,卻以 「眼淚無聲落下」 的細節表演獲贊,證明轉型並非偶然。

03、劉詩詩: 「轉型迷霧」的突破

劉詩詩仍陷 「轉型迷霧」。2025年 2
月播出的古裝懸疑劇《掌心》是其重點轉型之作,她飾演復仇心理醫師,試圖突破清冷美人框架,但她「眼盲」「梗脖」
的演技問題再度引發爭議。

在《淮水竹亭》中,劉詩詩飾演的神火山莊大小姐東方淮竹,再次被批
「端式演技」,年齡與少女感的衝突始終存在,收官時站內熱度僅為8900。

04、唐嫣:「口碑逆襲」 的持續

唐嫣實現 「口碑逆襲」 但熱度不足。2025
年上半年播出的仙俠劇《念無雙》中,她飾演的匠造之神姬譚音突破以往甜膩形象。以原聲台詞和鬆弛自然的狀態,打破了觀眾對 「中年古偶」
的刻板印象。

但該劇受題材限制,特效敷衍、邏輯漏洞、審美缺失等硬傷,使其未能真正突破仙俠劇的類型瓶頸,播放量僅破 15
億,遠不及楊冪、趙麗穎的作品體量,顯示其轉型仍受限於受眾圈層。

《繁花》帶來的行業認可持續發酵,她獲頒中國電視劇年度盛典年度影響力女演員,為後續轉型積累資本。

牆內開花牆外香,央視中秋晚會與歐豪搭檔合唱《不要慌,太陽轉身有月光》的舞台堪稱
「美學教科書」。唐嫣一襲白色拖地珠光長裙,搭配復古盤發與鑽石配飾,宛如踏光而來的仙子,美到極致。

巴黎時裝周,唐嫣以一襲 2025 春夏黑金高定禮服壓軸走秀,在巴黎歌劇院的 Fendi 秀上首次挑戰 T
台,眼神堅定氣場全開,徹底顛覆了 「甜妹」 標籤。

三、待播作品的前景

待播作品的題材選擇與製作班底,預示著四位花旦下一階段的轉型走向,趙麗穎與楊冪的布局已顯前瞻性優勢。

01、趙麗穎待播作品

2025 年 Q4
將播出的年代創業劇《造城者》是央視重點扶持項目,趙麗穎飾演基層幹部、月海鎮長李秋萍,短髮工裝造型顛覆以往,搭檔黃曉明、倪大紅等戲骨,有望復刻《風吹半夏》的主旋律成功。

網上也流傳她可能出演《九重天》或房地產題材劇《開盤》的消息,但均未獲證實。

02、楊冪待播作品

楊冪的待播布局延續 「正劇 + 電影」 雙線策略。參演張藝謀導演的國安題材的《驚蟄無聲》,展現新時代隱蔽戰線的無聲較量。

從早期的流量擔當到近年的實力轉型,楊冪用多部爆款證明了自己對不同題材的駕馭能力。

03、劉詩詩待播作品

劉詩詩領銜主演的《醉夢》,是她首次出演的犯罪懸疑劇,對於她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戰。若能在敘事節奏和懸疑邏輯上保持水準,《醉夢》有望成為繼《漫長的季節》後又一部口碑與熱度雙贏的作品,助力劉詩詩完成從
「流量演員」 到 「實力派」 的轉型跨越。

近日官宣的諜戰劇《千里江山圖》,這部改編自茅盾文學獎同名小說的作品,劉詩詩選擇特別出演,避免與張若昀爭番,也是她繼《醉夢》之後職業生涯的重要轉型嘗試。

04、唐嫣的待播作品

唐嫣的待播作品人氣持續。她領銜主演的《愛情沒有神話》
改編自亦舒小說,由《三十而已》導演張曉波操刀,有望延續《繁花》的都市女性形象。

根據王欣的小說《不理想的妻子》改編的《此刻的生活》,則是唐嫣再次出演都市情感劇,拓寬了現實主義戲路,展現出中年女性 「負重前行」
的真實狀態,或將助推唐嫣轉向 「都市女性代言人」。

而她特別主演的懸疑劇《人之初》,填補她在懸疑劇領域的空白,為轉型再添籌碼。

結束語

綜合來看,四大 85 花的轉型戰局已呈現 「兩強領跑、一者追趕、一人亟待破局」
的格局,勝負的關鍵在於能否突破三大核心局限:

其一,標籤桎梏的打破程度。趙麗穎成功擺脫 「古偶甜妹」 標籤,楊冪擊碎 「流量花瓶」
質疑,二者均通過顛覆性角色重建觀眾認知;

唐嫣雖憑《繁花》擺脫 「傻白甜」 印象,但仍受限於女性題材;劉詩詩的 「清冷美人」 標籤則尚未鬆動。

其二,行業資源的升級質量。趙麗穎獲得馮小剛、徐兵等主流導演加持,楊冪切入王小帥等電影圈資源,二者已從 「流量資源」 轉向
「品質資源」;

唐嫣依賴王家衛的提攜但資源延續性不足,劉詩詩仍以傳統影視公司資源為主,升級緩慢。

其三,題材選擇的前瞻性。趙麗穎與楊冪均瞄準現實題材、主旋律、短劇等風口賽道,貼合政策導向與觀眾審美變遷;

唐嫣題材選擇偏保守,劉詩詩仍在嘗試,對市場趨勢的把握稍遜一籌。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