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他們家的公司其實很多年都沒有拍戲了,過去拍的都是快戲,可能一個月一部,所以很賺錢,現在時代變了,製作成本高,很多電影都虧錢,當然王家衛是個另類,可能他拍的戲都不賺錢,這次和編劇秦雯背後蛐蛐劇組人員的王家衛被按在地上摩擦。

不知道向太有沒有資格說王家衛,王家衛也從來沒有給他們家打過工,但向太這次硬蹭王家衛的熱度,說她絕不錄用他,不受控,還說沒有張叔平,王家衛是個屁,拍電影就是靠燒錢。
投資王家衛的老闆基本都虧錢,當年鄧光榮投資拍攝《阿飛正傳》票房慘淡公司差點破產,《東邪西毒》預算超支靠《東成西就》補虧,《繁花》拍攝3年,後期4年,唐嫣單場戲NG了80多次。
有人認為向太把導演貶成美術指導的附庸有點太過,張叔平和王家衛的確是黃金搭檔,合作很多部電影,但沒有向太說的那麼誇張吧?在電影藝術上的成就,向太可能只是一個製片人而已,控制成本是她的職責,賺錢也是她的職責,所以他們為了賺錢,絕對不會輕易用王家衛擔任導演,所以向太也永遠成不了藝術家。

張叔平和王家衛合作了《旺角卡門》《阿飛正傳》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獎,後來更是憑藉《東邪西毒》憑該片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輯、最佳美術指導和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獎。再到後來張叔平憑藉《花樣年華》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2013年,擔任藝術指導的《一代宗師》上映,憑該片獲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獎。
張叔平和王家衛合作,可謂真正的雙贏,所以他成為很好的剪輯師、美術指導和服裝造型師,很多內地的影視劇都會找張叔平負責服裝和造型,給《如懿傳》擔任過美術和服裝設計,不過周迅的造型一直被詬病,看來不是張叔平的原因吧?
張叔平和很多香港與內地的影視劇組合作,他有時候是剪輯師,有時候是服裝設計師或美術師。
張叔平不僅靠王家衛合作獲獎,其實他和別人合作也拿過獎。


他除了在王家衛導演的電影里擔任剪輯師,他還剪輯過《踏雪尋梅》《我不是潘金蓮》《撞死一隻羊》《風火山林》等,他還給內地電視劇《大明風華》《鶴唳華亭》等擔任過服裝設計。
張叔平不靠王家衛賺錢,他合作過很多人。
導演是整部電影的靈魂,不是美術指導或服裝設計或者剪輯師能夠成就的,如果張叔平比王家衛厲害,那麼他可能早就成為導演,而不是剪輯師、美術指導或服裝設計師。
王家衛的詩意都是靠張叔平設計落地,沒有王家衛的敘事內核,再精巧的美術都只是空殼,這不是誰成就誰,就像杜可風的攝影,三者構成密不可分的鐵三角關係。相反向太的說法更是承認影視劇創作是團隊合作,而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

向太可能也不是故意貶損王家衛,她可能也不懂《花樣年華》在世界影壇的意義,雖然王家衛很討人厭,很浪費錢,但他拍攝出來的電影基本上都是高分,很少低分,除了商業片《擺渡人》。《花樣年華》在世界電影人心目中,它就是東方美學的表達者,含蓄唯美浪漫而韻味十足。這部電影讓梁朝偉和張曼玉都獲得很多獎,特別讓梁朝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除了葛優,華人男演員也只有梁朝偉獲得過。
電影里的音樂、美術、旗袍等設計都獲得影迷的喜愛,當然也獲得很多獎。
有網友表示向太和王晶近期都在賣課,也說了很多人的八卦,其實可能缺錢,所以要這樣用一些誇張的語言來製造流量。

王晶眼裡的王家衛是很好的一個人,還會幫他錄節目,他們互相尊重,沒有很狗血的故事,也不獨立,王家衛拍攝藝術電影,而王晶喜歡拍自己的爛片。王晶還表示喜歡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一代宗師》等。
向太和王晶的說法不一樣,彰顯了兩個態度,導演和投資人的審美,作為王晶來說他可能也想像王家衛一樣拍出世界馳名的文藝片,而王家衛可能拍了一部像王晶的《擺渡人》,結果被全網打低分,豆瓣才4.1分,可能也是王家衛電影生涯豆瓣評分最低的一部。

的確作為資本方,向太可能說了實話,找王家衛導演電影是需要承擔虧損風險的,王家衛屬於那種特別有錢人的消遣投資,不在乎虧錢,只在乎獲獎。王家衛的澤東公司可能也是虧了很多錢,但一直都在。
電影是團隊合作,而導演是電影的靈魂,誇大張叔平的作用,可能是向太的一葉障目。
有些人最恨落井下石,向太拉踩王家衛,估計背後也是有很多故事吧?

王家衛也是資本方,也不低於向太身家吧,所以你不錄他,他未必看得上,可能簡歷都懶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