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国际宇航大会展示月球土壤样本 并计划展开地外生命之探寻
嫦娥六号探测器从月球背面采集土壤样品,于第75届国际宇航大会上亮相。(新华社/美联社发布)
中国于星期一(10月14日)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第75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上,展示了从月球背面采集的岩石样本。与此同时,对地外探寻野心勃勃的中国,还宣布了寻找宜居行星等计划。此次大会传统航天大国俄罗斯因为与西方关系紧张而缺席,使得这场年度宇航峰会因政治和商业竞争的变化黯然失色。
国际宇航大会自1950年以来一直是航天国家的科学家、工程师、公司和政界人士讨论合作的场所,即便在冷战期间也是如此。
这届在米兰的会议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展示了其嫦娥六号探测器从月球背面采集的土壤样品。一名中国官员从装有微小月球碎片的玻璃柜上掀开红毯子,现场有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等航天机构负责人见证。
据中共官媒新华社报道,这是该月壤样品首次亮相海外,被广泛视为北京在航天大国地位上升的证据。
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也于星期二公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分成2027年、2028至2035年和2036至2050年三个阶段,其中宣布将开展地外生命探寻。
其计划循序渐进月球和行星探测工程,并在下一阶段拓展至研究火星生命指征、黑洞和中子星、暗物质暗能量和地外生命探寻、寻找宜居行星等。中国预计在2050年前成为世界空间科学强国,期望在宇宙起源演化、时空本质、太阳系和生命起源等方向取得革命性突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则在此次大会中展示了其小行星探测器“欧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于2023年从小行星贝努(Bennu)上采集的岩石样本。
组织这场年度大会、拥有77个成员国的非营利组织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主席克莱·莫里(Clay Mowry)对路透社表示:“这是自1960年代阿波罗(Apollo)时代以来,太空领域最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