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中國製造商利用全球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契機獲利

 

2024年10月13日,中國製造商北京賽寶(Beijing Sebo)在迪拜世界貿易中心的年度「擴展北極星」展會上展示的移動充電服務車。(美國之音駐內羅畢特約記者維多利亞·阿蒙加拍攝。)

中國的製造商正在利用全球推動使用電動汽車來應對碳排放危機的契機來獲利。這些製造商已經開始生產攜帶型汽車充電器,以出口到國外,包括非洲。

奧尼斯穆斯·奧蒂諾(Onesmus Otieno)是肯亞首都內羅畢的一名摩托車騎手。他說,他通過他的電動摩托車在內羅畢運送乘客和貨物來謀生。這種被稱為「boda boda」的兩輪計程車在肯亞及非洲大陸非常常見。肯亞當局最近推出了電動摩托車,以逐步淘汰柴油摩托車。儘管奧蒂諾是少數採用電動摩托車的人之一,但他表示,充電站的不足讓他對自己的這個選擇感到後悔。

奧蒂諾用斯瓦希里語說:「有時候我可能正在載客,電池卻沒電了,而充電站又非常遠。因此,我不得不終止這趟行程,還要取消其他的載客請求。」

這個挑戰是中國製造商北京賽寶(Beijing Sebo)正在利用的一個機會。該公司正在為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車製造免提移動充電解決方案。用戶可以通過一個移動應用程序要求充電,充電設備就會被送到這個用戶所在的地方。該公司的海外業務總經理林琳(音譯)告訴美國之音,公司的目標是緩解像奧蒂諾這樣的摩托車騎手經常面臨的充電站不足的危機。

她說:「我們生產這個設備,以便能夠控制這個產品的成本,這樣我們就可以將產品配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或國家,他們無需建立或修理充電站。我們可以直接到達用戶的位置,為電動車提供電力。」

Lin Lin, Beijing Sebo general Manager Overseas Business, at the Expand North Star Exhibition in Dubai, October 13, 2004.

為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車製造免提移動充電解決方案的北京賽寶公司的海外業務總經理林琳(音譯)在迪拜的「擴展北極星」展會上展示公司的移動充電服務車。(美國之音駐內羅畢特約記者維多利亞·阿蒙加拍攝。)

林琳表示,名為「賽寶」的移動充電服務車使用從固體廢物中產生的電力重新充電,能夠同時為多達5輛車充電,每輛車收費約7美元,摩托車的費用更低。

她說:「我們想解決對充電的焦慮,不管你在哪裡。我可以自駕到充電的地點為你充電,因此你不必擔心充電的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非洲電動汽車的普及速度顯著緩慢,原因在於缺乏支持使用電動汽車的基礎設施。

根據清潔能源專家阿賈伊·馬圖爾博士(Ajay Mathur)的說法,採用電動交通工具的成本對許多人來說過高。

他說:「是的,資本成本更高。初始成本更高,但你在大約6年的時間裡可以收回成本。我們正處於這場革命的開始。今後我們會看到更多、更便宜的汽車。」

生產兩輪和三輪電動車的斯皮羅(Spiro)公司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在許多非洲國家,獲得可靠且負擔得起的電力仍然是一個挑戰。許多地方頻繁停電、斷電和出現電壓波動,給電動交通工具的擁有者帶來嚴峻的挑戰。

2024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一份報告顯示,7月份購買的中國汽車中有超過50%是電動或插電混合動力汽車。這表明中國在電動汽車使用方面正進一步擴大其全球領先地位。

經濟學家和氣候金融專家魯本·萬布伊(Reuben Wambui)表示,中國正在將自己定位為競爭激烈的清潔能源市場的市場領導者。

萬布伊說:「在能源領域競爭非常激烈,當然這特別體現在交通運輸領域。整個行業內競爭非常大。對中國來說,這更多的是關於市場定位。現在,這場競爭已被界定為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競爭。」

北京在年度「擴展北極星」展會上展示了其移動充電車。該展會由迪拜世界貿易中心組織,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意人才,來展示最新的技術創新。

 

文章來源: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