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赤柱監獄外觀,為多名國安案件政治犯的關押地點之一。(路透)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路透》報導,香港政府7日向立法會提交修法建議,擬以國家安全為由,賦權懲教署(CSD)可經法庭手令限制在囚人士與特定律師、醫師與宗教人員的接觸。此舉引發人權團體譴責,批評這是「系統性孤立政治犯」的延伸行動,並嚴重侵蝕《基本法》所保障的法律專業保密權。
港府保安局在提交立法會的文件中稱,發現有探監活動被濫用,藉「人道救援」名義意圖「挑起他們對中央及特區政府的憎恨」。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更向議員表示,在囚人士所享有的權利與非在囚人士不同,其行使自由必須受國安及紀律需要限制。
然而,此提案直接挑戰香港的法治基石。一名因議題敏感而匿名的資深律師向《路透》表示,這項提案進一步「擴大了」當局針對國安罪犯的權力。
監獄人權倡議組織「候鳥」(Waiting Bird)創辦人朱江瑋指出,此舉旨在讓如大律師周幸彤等在獄中仍持續發聲的社運人士噤聲,透過加劇其孤立狀態,削弱他們為正義奮鬥的意志。
去年,民主派人士鄒家成(Owen Chow)及其律師,便因律師未經授權將投訴表格帶出監獄,而被裁定違反監獄規則罪成,成為相關規定的爭議案例。
分析指出,自北京於2020年實施《港區國安法》以來,香港的法律框架持續向安全領域傾斜。此次修例,標誌著國安權力從審前拘捕、法庭審訊,正式延伸至監獄管理的服刑階段,被視為是當局正在系統性地瓦解在囚異議人士的支援網路。此舉是否會引發國際新一輪關注,仍有待觀察。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