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疑似健康惡化、失勢甚至遭政變的傳聞,旅美中國問題專家鄧聿文認為,這類說法「實在不值一評」。(歐新社)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針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疑似健康惡化、失勢甚至遭政變的傳聞,旅美中國問題專家鄧聿文認為,這類說法「實在不值一評」,印證習近平權力衰退的一些所謂「證據」,若非事實認定有誤,就是似是而非。與其沒有根據地去揣測北京高層人事鬥爭,不如觀察官方的宣傳有沒有異動,因為人事鬥爭最終必然會在宣傳上反映出來。
鄧聿文7日在「德國之聲」發表評論指出,倘若中共高層確實發生激烈鬥爭,不管是人事還是政策,習在鬥爭中失勢,肯定會在官方宣傳上有所反映。即使只是暫時的策略,例如為了維持政局穩定,不改變宣傳基調,但過個十天半月,勝利的一方評估已經掌控大局,宣傳的基調就一定會變,否則如何向社會宣告?
如果不對外宣告,整個社會的運轉節奏還是按照習主政時的狀況進行,這就等於進一步強化習的地位。但迄今為止,鄧聿文並未發現官方對習的宣傳有任何變化,仍是佔據官媒頭版頭條,北京街頭也沒有出現任何異動,依舊像過去一樣「太平」。
有人指出官方宣傳的確有所變動,例如習有多少天都沒有上頭條新聞;國務院總理李強率眾憲法宣誓,官媒報導沒提到習的名字和習思想;副總理何立峰和美國關稅談判,也未提習;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名義發布的文件,也沒提習的指導等等。但鄧聿文指出,習並非第一次未上頭條,即使缺席,頭版其他新聞還是會有習的名字。中辦和國務院辦公廳文件,有時確實不會提到習,尤其針對專業化強的議題,但還有一些文件或更多文件,會提到習或習思想。
而最讓大眾信以為真的,是對某個新聞事件做出似是而非的解讀。例如,習在6月初設家宴,款待來訪的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習的女兒習明澤也出席。鄧聿文指出,魯卡申柯是以私人身分訪中,可以從他與習會談的畫面中沒有雙方國旗獲得印證,因此習才設家宴款待他,習明澤才會現身。
鄧聿文認為,海外一再傳播習的各類謠言,除了反映一部分人「等待驚變」,希望看到習倒台,也是自媒體情緒經濟的流量驅動所致。但現在,個別美國智庫和政治人物也加入「唱衰習」的行列,撇開動機不論,根本原因還是搞不清中共高層政治的底層邏輯,也沒看懂中國社會的整體情緒變化,只被表面的單一事實或某種道聽途說所迷惑。
過去10年,習重新改造黨國體制,透過組織換血、制度收攏、話語重塑,形成一個閉環結構,要建構的核心要素只有一個,即習等同於黨,黨等同習,反習就是反黨,堵死了反對他的制度力量。在這種結構邏輯面前,黨內即使有極大不滿,也難以形成制度化的反對力量。
鄧聿文強調,那些企圖從「幾天不上頭條」或某次會議、某個文件未提習名字或習思想來尋找證據的分析,終究是將個別、最多是局部現象放大,是一種典型的誤判邏輯。要真正理解中共政治,就必須警惕這種「願望即現實」的判斷陷阱。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