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IMF)數據顯示,全球外匯存底經理人在今年首季尋求避風港時,史無前例地從日圓轉向瑞士法郎,凸顯日圓作為避險貨幣的吸引力,正逐步遭到侵蝕。
根據彭博資訊分析IMF過去30多年來數據顯示,今年1-3月間,全球外匯準備中,共有破紀錄的943億美元日圓被賣出。IMF本周發布的數據(根據短期債券收益及匯率波動進行調整)則顯示,同期購入的瑞郎則攀升至史上最高的667億美元。
因此,瑞郎在全球外匯存底中的佔比,截至3月31日躍升至0.76%,是1992年以來最高,但仍遠低於日圓的5.51%。不過,今年首季的日圓拋售潮,再度強化了日圓正失去其安全資產地位的觀點,這源於日圓日本貿易持續赤字,加上經濟成長低迷,後者阻礙日本銀行(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即便通膨居高也是如此。
相形下,就算瑞士國家銀行上月進一步將利率調降為零,經通膨調整後的利率,仍高於日本。對瑞郎的強勁需求也是提醒了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高之際,瑞士作為中立國的吸引力。
日本的經常帳盈餘(該數據常被引述作為其安全資產地位的支柱之一)維持在接近最高紀錄水準,但幾乎完全由投資收益推動,且其中許多都在海外,被用於再投資,而非匯回國內。相較之下,自2011年以來,日本大多處於貿易逆差,瑞士的貿易順差則一直在擴大。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