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主辦的「護身軍刀」多國聯合軍演13日登場,美國海軍兩棲突擊艦「美利堅號」(USS America)上月中旬率先抵達雪梨港。(路透)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12日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增加在太平洋的活動,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日本及澳洲,正在透過強化軍事力量及增加訓練來應對。這三國上月甫結束「南方傑克魯」(Southern Jackaroo)聯合演習,13日又將展開規模更大的「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演習,希望增強互相協調操作的能力,以遏制中國侵略。
美日澳三國5月19日至6月13日,在澳洲東部沿海城市敦士(Townsville)郊外山區舉行「南方傑克魯」聯合演習,約派出3000名軍人參與,為2013年該演習啟動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據了解,此次演習由澳洲陸軍第3旅主導,美軍出動第1陸戰隊遠征軍、陸戰隊達爾文輪換部隊(MRF-D),日本則派出陸上自衛隊第46普通科連隊(相當於步兵團)多名自衛隊員、中部方面特科連隊(相當於砲兵團)所屬單位,以及第13偵察戰鬥大隊下屬戰鬥中隊的16式機動戰鬥車,運用當地熱帶環境,模擬執行印太區域離島防衛作戰。
儘管三國高階軍官都未直接點名任何敵人,但參與演習的部隊表示,他們顯然是在為對抗中國而訓練。最重要的是,聯合軍力展示的主要目標是,讓北京的侵略計劃趨向複雜,並使北京領導層相信,透過動武來主張領主主權的風險過高。
值得注意的是,美日澳原本各自已有雙邊物流合作,11日進一步簽署「美日澳海上部隊物流協定」,將在艦船彈藥補給、海上加油、修理和零件供應方面互相合作。美國海軍強調,該協定以永久致力於印太地區的穩定與安全為基礎。日本海上自衛隊裝備計劃部長星直也指出,新的協定使三國的活動範圍擴大,能夠提高效率。此外,這也為日本在與德國爭奪澳洲100億澳幣新型通用護衛艦訂單上,帶來更大贏面。
澳洲也將自13日起至下月4日,主辦兩年一度的「護身軍刀」多國聯合軍演,將有美、日等19國參與,共計派出逾3萬名軍人,是2005年首次舉辦以來最大規模。演習內容將涵蓋兵力準備、兩棲登陸、陸海空戰、網路攻防及太空作戰訓練等,且美、日、澳和新加坡也將舉行大規模實彈火箭炮與飛彈試射,更將首此在澳洲試射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HIMARS),以及澳洲防空部隊與美國「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協同作戰等項目。
華爾街日報直言,隨著美國及其盟友為可能與中國就台灣問題發生衝突做準備,多國演習已成為新常態。不過,美日澳在學習如何協同作戰上面臨挑戰,其中語言差異是最明顯的障礙。日本自衛隊僅能依賴少數幾名口譯員,而美軍陸戰隊出於安全考量,在大多數野外訓練中,不會攜帶附翻譯應用程式的個人設備,更常使用地圖等視覺輔助工具進行溝通。作戰程序也有所不同,日方傾向使用手持旗幟溝通,澳方更常透過數位方式傳達指令。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