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本周開盤前 五件國際事不可不知

美國股市上周五(11日)收跌,標普500指數從歷史新高價位回落,反映市場對美國總統川普升高關稅威脅的不確定性。未來一周美企第2季財報季開鑼,美股這波漲勢將承受考驗。以下是本周開盤前,最值得留意的五件國際和兩岸要聞:

1.美將對墨西哥歐盟徵收30%關稅 美股期指今天盤初走跌

川普在12日公布最新的關稅信函,宣布將對墨西哥和歐盟課徵30%的關稅。他告知主要貿易夥伴,如果他們不能談判出更好的條件,新稅率將於8月1日生效。美國對這兩大貿易體的新稅率,分別高於先前宣布的25%與20%。

受美國對歐盟、墨西哥宣布新關稅影響,在台灣時間周一清晨近7時左右,標普500期指等美股三大期貨指數下跌,跌幅都是0.3%。

2.輝達股價11日再創新高 黃仁勛預定16日在北京舉行簡報會

輝達股價11日再創新高,執行長黃仁勛身價攀抵1,438億美元,正式超越「股神」巴菲特;另外,黃仁勛受訪時表示,日前赴白宮時,川普花了很多時間恭喜他,黃仁勛也說,美國科技公司將能挺過川普關稅政策,正如過去克服各種市場動蕩一樣。

路透報導,輝達一名高層表示,執行長黃仁勛預定16日在北京舉行媒體簡報會,為今年來第二度造訪中國大陸。黃仁勛前一次訪陸是在今年4月,當時他強調當地市場的重要性。

3.紐時:美國即使與台灣等國談成協議 仍可能留下兩伏筆

紐約時報分析,從最近幾周遭設定更高稅率的貿易夥伴比達成協議者多來看,川普似乎是認真地要課徵懲罰性關稅,即便和印度、台灣等國談成協議,也可能留下兩個伏筆。

首先,談成的協議內容可能有限,還需要更多協商,而且即便宣布協議,川普也可能保留二位數百分比的關稅,而且還會對外國輸美產品課徵更多關稅。

台灣經貿團隊上周再次前往美國,與美方官員面對面談判。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回國後表示,台美雙方談判已進入關鍵階段,雙方盼8月1日前完成協議,屆時會有最終結果。

4.鴻海iPhone 17零組件傳已運往印度試產 拚和大陸工廠同步量產

印度媒體報導,鴻海已開始把蘋果預定今年上市的新款iPhone(暫稱iPhone 17)零組件,從中國大陸出口到印度,包括顯示器組件、保護玻璃、機械外殼和後端相機模組等。

專家表示,迄今出口的iPhone 17零組件可能是要試產,因為相較於舊機種,這次出口的數量只佔一小部分。試產將從7月開始,預料8月啟動量產。蘋果已計劃讓中國大陸與印度工廠從第一天開始,就同步生產預料將在9月推出的iPhone 17。

5. 德意志銀行策略師表示 市場低估鮑爾被撤職的風險

德意志銀行全球外匯策略主管薩拉維洛斯指出,川普可能解除聯準會主席鮑爾的職務,這是一個重大且被低估的風險,可能引發美元和美債拋售。

隨著川普政府猛烈抨擊聯準會翻修總部大樓超支與鮑爾管理不當,Fed日前默默更新官方網站的常見問答頁面(FAQ),低調反抗當局的部分批評,可能也是為了避免公開反擊、進一步觸怒川普。但德意志銀行策略師認為,市場依然嚴重低估鮑爾遭撤換的風險。

薩拉維洛斯表示,若川普果真迫使鮑爾下台,接下來24小時內,美元貿易加權指數可能下跌至少3%-4%,美債殖利率可能激升30-40個基點。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