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154光年外的神秘閃光! NASA解密罕見「超級地球」或有液態海洋

位於154光年外的「超級地球」TOI-1846 b,可能擁有液態水與大氣層,並成為NASA與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重點觀測目標之一。圖為藝術家筆下的系外行星概念圖。(歐新社資料照)

位於154光年外的「超級地球」TOI-1846 b,可能擁有液態水與大氣層,並成為NASA與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重點觀測目標之一。圖為藝術家筆下的系外行星概念圖。(歐新社資料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距離地球154光年外,一顆行星每隔4天就發出一道微弱的閃光。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航太總署(NASA)科學家終於解密了這道神秘訊號,其背後是一顆極其罕見的「超級地球」,儘管表面炙熱,卻可能藏有液態水。

這顆被命名為TOI-1846 b的行星,其特殊之處在於,它正好落在一個被稱為「半徑空隙」(radius gap)的分類斷層中。過去研究發現,許多行星若非如地球般小型的岩石行星,就是如海王星般巨大的氣體行星,尺寸介於兩者之間的行星數量極少,這往往是因為它們靠近恆星,導致原始大氣層被剝離的演化結果。TOI-1846 b的存在,為理解此過程提供了關鍵樣本。

儘管其表面溫度估計高達攝氏315度,但研究人員推測,由於該行星很可能是「潮汐鎖定」(tidally locked)狀態,即一面永遠朝向恆星,另一面則永處黑暗,這使得水有機會在溫度較低的黑暗面或晨昏線區域以液態形式存在。團隊推測,該行星擁有一個堅固的岩石核心、一個緻密的冰層,以及一個淺層的海洋。

這次的發現,是一次海、陸、空三位一體的觀測勝利。首先由太空中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捕捉到其遮擋恆星光芒的凌日信號;接著,夏威夷的地面望遠鏡「雙子星天文台」(Gemini Observatory)利用其精密儀器,測量因行星重力引發的恆星微小擺動,以確認其質量;最後,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將負責對其大氣層進行光譜分析,以尋找水蒸氣等生命跡象氣體。

研究人員還暗示,該行星的軌道有微小的擺動,顯示同一個星系中,可能還潛藏著另一顆位於更遠、更涼爽宜居帶的行星,為未來的探索留下更多懸念。

來源:自由時報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