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 11 月

學會當「更大的熊」! CNN揭川普對普廷「翻臉」內幕

分析指出,川普近期對俄政策的強硬轉向,源於他體認到,在與普廷這樣的對手交手時,單純的善意無效,唯有證明自己是「一頭更大的熊」,才能主導外交局勢。 (法新社資料照)

分析指出,川普近期對俄政策的強硬轉向,源於他體認到,在與普廷這樣的對手交手時,單純的善意無效,唯有證明自己是「一頭更大的熊」,才能主導外交局勢。 (法新社資料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烏克蘭的政策出現戲劇性轉變。數月前,他還在橢圓形辦公室訓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稱其「毫無籌碼」;但本月14日,他卻與北約秘書長宣布將提供數十億美元的先進武器。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與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的綜合分析,這場轉變的背後,是川普式外交在現實面前的必然修正。

曾任多位美國總統國安高層的CNN全球事務分析師麥格克(Brett McGurk)撰文指出,川普上任之初,其團隊誤判了衝突的根源,試圖以「示好」換取普廷的善意,結果卻是俄羅斯不斷的背信與戰事升級。麥格克以其過往與俄羅斯交手的經驗比喻,俄國人就像一頭在跳舞的熊,除非你證明自己是「一頭更大的熊」,否則牠將決定一切。

在經歷了數月的挫敗後,川普政府面臨了抉擇點:一是放任烏克蘭防禦耗盡;二是透過軍援與制裁威脅,強化外交籌碼。川普最終選擇了後者。麥格克分析,新策略包含三大支柱:軍援烏克蘭、鞏固盟友,以及威脅實施新制裁。

然而,「大西洋理事會」的專家們對此策略的成效提出更審慎看法。前國防部官員古諾夫(Tressa Guenov)警告,武器交付的速度是最大挑戰,全新的愛國者系統生產線緩慢,若要即時馳援,勢必得動用美軍自身庫存,或說服其他盟國「插隊」,這將帶來複雜的外交權衡。

在制裁方面,前助理國務卿弗里德(Daniel Fried)則坦言,對中、印等國課徵高額關稅的威脅,在美方正與這些國家進行貿易談判的背景下,「可能效果不彰」。

儘管存在諸多挑戰,但專家們普遍認為,相較於幾周前外界擔憂的「美國放棄烏克蘭」,川普的新路線,已是「一大進步」。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