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消費券出現折價變現的亂象。南韓鈔票示意圖。(彭博)
李欣潔/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從21日起開放「民生恢復支援金(消費券)」申請,這是為了刺激經濟、提高中小企業銷售額的政策,可用多種方式領取但不包括現金,然而,沒過多久二手平台就出現許多折價變現的文章,顯然已脫離政府的初衷。
南韓行政安全部官網顯示,民生恢復支援金從21日上午9時開放申請至9月12日下午6時為止,一般民眾可領取15萬韓元(約新台幣3175元)、低收入戶與單親家庭每人30萬韓元(約新台幣6350元)、符合基礎生活保障制度者為40萬韓元(約新台幣8467元)。
此外,居住在非首都圈地區(首爾、仁川、京畿道)的民眾可多拿3萬韓元(約新台幣635元);農漁村與人口減少共84個地區的居民則追加5萬韓元(約新台幣1058元)。
民眾領取的方式分別為信用卡、簽帳卡、儲值卡或手機/卡型/紙本地方愛心禮券,並且僅限在申請戶籍所在的行政區、年銷售額30億韓元(約新台幣6353萬元)以下的商家消費。
據《朝鮮日報》報導,21日當天在二手交易平台karrot(당근),就開始出現大量的轉賣貼文,有民眾以13萬韓元(約新台幣2756元)的價格兜售存有15萬韓元消費券的卡片,還有網友指稱自己的戶籍在首爾但目前住在仁川,無法在當地使用因此想要轉售。
這些民眾兌換成現金後,有可能會去大型企業消費,脫離政府原本要用來扶持中小企業的善意。因此,南韓行政安全部做出相應罰則,若透過個人交易等方式換取現金,可能會被追回全部或部分金額,並且未來想領取消費券也會受到影響。
行政安全部指出,若賣家在沒有交易商品的情況下收受消費券,或是以高於商品本身的價格換取消費券,藉此私下將差額換成現金補給顧客,將面臨3年以下有期徒刑、撤銷營業註冊或2000萬韓元(約新台幣42.4萬元)以下罰款。
與此同時,包括karrot、Joonggonara(중고나라)、Bungaejangter(번개장터)在內的二手交易平台,都在限制「消費券」、「民生支援金」的搜索,並刪除擁有相關字詞的文章,行政安全部也要求各地方政府密切注意當地網路社群、商家情況,藉此打擊兌換現金的行為。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