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有毒藻類持續蔓延澳洲南海岸,導致數百種海洋生物死亡。(擷自X@NyraKraal)
〔編譯謝宜哲/綜合報導〕大規模有毒藻類持續蔓延澳洲南海岸,導致數百種海洋生物死亡,漁業資源受到破壞,引發澳洲日益增長的擔憂。
根據《法新社》報導,澳洲總理艾班尼斯本周撥付聯邦資金,用於應對米氏凱倫藻危機(Karenia mikimotoi),該藻類在3月中旬首次出現後一直持續存在。
米氏凱倫藻會損害魚類的鰓並使其窒息,該藻類在3月中旬於澳洲南海岸首次被發現時,其覆蓋面積達4400平方公里。
雖然澳洲希望該藻類能夠消散,但它持續在南澳蔓延。在野生動物豐富旅遊景點,例如袋鼠島、約克半島和弗勒里厄半島,海灘上散落著鯊魚、螃蟹和章魚的屍體。
新南威爾斯大學海洋生態學家弗吉斯(Adriana Verges)說,南澳藻類危機的極端嚴重性,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弗吉斯稱,該危機導致近500種海洋物種大規模死亡,包括關鍵的棲息地海綿動物、其他無脊椎動物以及魚類等。
艾班尼斯表示,一系列問題導致藻類危機,包括富含營養的洪水徑流和高於平均水平的海洋溫度等。
澳洲海洋保護協會執行長甘布林(Paul Gamblin)認為,受到衝擊的漁業和水產養殖業,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恢復過來。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