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 11 月

關稅日益底定 企業可開始布局了?彭博:全球製造迎版圖洗牌

在歷經數月的不確定性後,美國總統川普最新宣布的一連串關稅協議,正為全世界最大製造地區的新貿易局面帶來一些清晰度。

川普周二宣布對日本課徵15%關稅,日媒報導這稅率適用於汽車,而汽車是美日貿易逆差中佔比最大項目;美國對菲律賓、印尼關稅設在19%,比越南的20%低了一個百分點,顯示東南亞多數國家可能適用相似稅率水準。

同時,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下周將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與中國官員進行第三輪會談,可能討論延長美中關稅休戰並擴大雙方討論範圍。這顯示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正在持續穩定,尤其是在美國近期放寬對中國晶片的限制,而中國則恢復稀土出口之後。

彭博資訊分析,整體來看,在歷經六個月關稅威脅後,終於開始出現一定程度的可預測性。投資人樂見這樣的結果,亞股創近一個月來最大漲幅,標普500指數期貨上漲0.2%,日本日經225指數飆升3.2%,豐田汽車等車廠領漲。此前,美國對中國的關稅一度高達145%,對部分小型亞洲出口國稅率也逼近50%。

不過,關鍵問題仍待解決。川普政府仍在考慮對半導體、製藥等關鍵領域商品實施產業關稅,這對台灣與印度等亞洲經濟體至關重要,而台灣和印度還沒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雖然美日協議可望成為「模板」,但南韓也面臨產業關稅的風險。

川普正加快與佔美國貿易逆差大宗的國家談判步調,同時他表示,可能對大約150個規模較小的國家課徵10%至15%的統一關稅。

隨著關稅水準逐漸明朗,高度仰賴美國消費者且供應鏈遍布亞洲的企業,如今能夠開始規劃如何調整營運,將銷售衝擊降至最低。經濟學家警告,儘管美國消費者目前尚未面臨明顯的價格衝擊,但未來幾個月可能出現成本轉嫁的情況。

另外,美企的提前「搶運潮」可能在新關稅正式實施後減緩。雖然對東南亞國家與日本的稅率低於川普先前威脅的水準,但實際上仍遠高於他上任前的水準。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群在報告中表示,最新協議延續川普先前所說,將統一稅率設定於15%至20%區間,而非目前的10%,這會使得亞洲經濟成長預測面臨「偏向下行」風險。

彭博分析,隨著關稅水準逐漸明朗,企業如今能夠開始規劃如何調整營運,將銷售衝擊降至...
彭博分析,隨著關稅水準逐漸明朗,企業如今能夠開始規劃如何調整營運,將銷售衝擊降至最低。圖為日本媒體業者發送最新關稅消息的號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