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間的供應鏈衝擊,促使包含美國在內的各國政府,加速將製造業遷回本國,尤以半導體為優先,但並非每個晶片製造生態系都精密到,足以打造驅動許多AI應用的高階處理器。
財星雜誌報導,英國半導體公司Graphcore董事長暨執行長塗恩(Nigel Toon)表示:「人們常忽略文化層面。」「為什麼最先進的半導體是在韓國、台灣、日本生產?這些地方相當重視高品質製造,而北美並沒有這樣的精神。」
南韓和台灣一開始也不是半導體強國。塗恩認為,這要歸功於在1990與2000年代,供應鏈中的關鍵環節外包,創造了讓其他企業專精於晶片生態系關鍵環節的機會。例如ASML製造台積電(2330)用來生產由蘋果設計晶片的設備。
即便各國政府現正聚焦建立本國的晶片製造能力,塗恩認為仍須建立一套系統,「人們可以說:『我掌握這個關鍵環節』,同時仍可以讓不同經濟體攜手合作」。
安謀(Arm)商務長暨副總裁艾比(Will Abbey)同意,半導體重要性與日俱增,正迫使各界重新思考投資方式,「這個產業的成熟程度,以及AI的成本,正迫使大家對資料控制和打造自家的基礎設施,產生新的思維」,「半導體與AI已從幕後走向幕前」。
延伸閱讀
護國神山不在了?經部:台積根留台灣 美國廠區建6座廠是「樹大分枝」
台積 AI 營收單季飆百億美元 預期很快就會達到佔比近半目標 全年挑戰新高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