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四艘載有銅貨的船隻正趕在8月1日前抵達美國港口,以便搶在美國對銅實施50%關稅措施正式生效前,完成進口程序。
這些銅運代表交易商為了把握套利良機而展開的最後衝刺。自美國總統川普首度表明將對銅加征關稅後,交易商就忙著要從這利潤豐厚的套利交易中賺錢;隨著川普在7月初宣布8月1日起將銅關稅調高至50%,這套操作的急迫性在過去兩周升溫。
根據航運數據業者Kpler的資料,散裝船「Kiating」上周三駛離澳洲湯斯維爾港,載運8,000公噸的精鍊銅,預定7月30日抵達夏威夷。雖然Kpler無法確認貨主身分,但指出最近從該港口運往美國的另外兩批貨物,載有嘉能可(Glencore)旗下伊薩山礦場生產的銅。
為加速趕上關稅期限 銅貨改前往夏威夷報關
港口數據顯示,Kiating原定目的是位於美國南方的紐奧良,但在川普宣布新措施後,改駛往夏威夷,預料縮短航程約20天。不過,當船隻抵達時,貨主仍需與時間賽跑,趕在報關截止前向當地海關登記這批貨物。
Kpler干散貨首席分析師艾爾表示:「很難判斷在夏威夷的報關效率,因為它不是這類貨物的典型目的地。」
在拉丁美洲,有三艘載運智利銅的貨船也急速駛往美國港口。根據彭博彙整的資料和知情人士說法,貨船「Louise Auerbach」預定7月28日抵達佛羅里達州坦帕港;而「BBC Norway」正在巴拿馬,「BBC Campana」則錨泊在智利北部外海。
寧可花錢優先報關也要搶時間 好避開巨額銅稅
這幾艘船是最後一批搶在關稅生效前完成通關的銅貨運。舉例來說,一艘載運量1.5萬公噸的一般散裝船,能否趕在關稅生效前抵達,納稅差額可達7,000萬美元以上。
為了提高趕在關稅生效前抵達的機率,託運人可選擇在第一個美國靠港地點一次完成全部貨物的通關,也可以額外付費購買優先報關名額,可把等待時間從數天縮短至數小時。
川普2月指示商務部長對銅進口展開調查以來,嘉能可、Mercuria、托克集團(Trafigura)、Hartree Partners和IXM等貿易商已將大量銅運往美國港口。
這類操作可讓交易商大賺一筆。川普在7月8日正式宣布銅關稅後,紐約銅價又飆升,代表交易商若讓貨船能及時趕抵美國,獲利空間更大。目前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價約每公噸9,900美元,若課徵50%關稅,代表美國買家必須額外支付約4,950美元給海關。如果交易商能搶在8月前進口銅,就可以賺到接近這一關稅稅額的利潤。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