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表示,亚洲投资人正面临攸关46兆美元投资组合的难题,必须在两条路中择一而行。
大摩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艾哈说,亚洲的净国际投资部位(NIIP)–亚洲人在海外投资价值减去其他国家在亚洲的投资–目前高达46兆美元。
如此巨额的投资组合,由于一大部分押注于光环正日益褪色的美国资产,现在面临两条路可选:试著分散投资,或为已投入的美国资产避险。
艾哈指出,目前亚洲人在金融证券总计投资21兆美元,几乎占这46兆美元投资组合的一半。由于美国资产在他们投资组合权重的占比高达41.5%,如今正面临过度曝险的问题。
美国资产表现无与伦比时,重押美国不成问题。但随著投资人对美国「双赤字」(财政赤字与贸易逆差)的忧虑加深,美国经济成长也减缓,情况已改观。大摩经济学家预料,「大而美」法案减税刺激成长的效应,将无法抵销高关税和紧缩移民对经济的拖累。
而且,美国利率和成长率领先其他主要国家的差距日益收敛,也令人愈来愈质疑美元作为资金安全避风港的地位。今年来,美元已贬值10%,摩根士丹利总经策略师估计,到2026第2季,美元还会再贬值8%~9%。
亚洲投资人面临两种选择:分散投资或做避险
因此,亚洲投资人必须思考,是否应该让投资组合更多元化,降低对美国资产的曝险?还是走另一条路,为已持有的美国资产避险?
艾哈指出,中国大陆持有的美国资产总值早在2013年就触顶,所以后来增持美国资产的是亚洲其他国家的投资人。截至今年第1季末,亚洲持有的美国资产价值总计7.2兆美元,创新高纪录。第1季亚洲的结构性经常帐顺差达1.1兆美元。因此,无论亚洲诸国与美国签署什么样的贸易协议,亚洲的净国际投资部位都将持续成长。
不过,大摩指出,数据显示,「对美国资产的累计配置正开始下滑」,而美国资产占净国际投资部位的比率也在降低。摩根士丹利跨资产策略师Serena Tang说,亚洲投资人第2季已缩减买超美股的金额。
同时,亚洲投资人也增加对持有美元资产的避险,这说明了为什么今年来亚元指数已跃升3.87%。亚元指数追踪一篮新兴亚币对美元的走势。
大量持有美国资产的经济体,已见到本币对美元劲升。例如台币今年来就升值逾10%,因为寿险公司纷纷提高避险率。避险需求增加因而在汇市激起涟漪效应。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