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貿易代表正在美國進行第四輪關稅談判,彭博消息指出,台灣希望能在本輪會談與美方敲定協議,以避開美國總統川普的32%關稅。
彭博資訊報導,知情人士23日表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和談判代表楊珍妮,努力在本輪會談達成協議。該人士說,雙方交流內容具有「建設性」,但最終關稅稅率將由川普決定,目前仍不清楚結果如何。
台美談判之際,川普宣布了亞洲多國的關稅稅率,日本產品輸美的關稅稅率為15%、菲律賓為19%。由於台灣日益仰賴美國市場,更有需要降低關稅稅率。
人工智慧(AI)熱潮引發的強大科技產品需求,使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去年達到約650億美元。這種貿易不平衡勢必會激怒川普,他力圖重塑美國貿易夥伴關係。川普4月說要對台灣商品開徵32%對等關稅,之後暫緩實施,讓雙邊能談判協議。與此同十,美方考慮開徵半導體產業關稅,這會對全球晶片重鎮台灣,造成重大衝擊。
為緩和台美貿易失衡,台灣示意要擴大採購美國商品,包括能源、農產品、軍備等。台灣也承諾要加碼投資美國,並防堵高科產品的出口管制漏洞。
台美貿易談判讓台灣總統賴清德有如走在鋼索上,美國提供台灣重要的安全保障,他一方面需要與美國維持良好關係,一方面又不能激怒農業領域的國內選民。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