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舉行的歐中峰會上,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強調必須解決歐中貿易不平衡問題,否則歐盟可能需要減少對中國商品的開放程度。她還表示,中俄關係是歐中關係的「決定性」因素。在稀土出口方面,雙方達成一個「升級版」機制。中歐還發表了氣候保護聯合聲明。
歐中峰會上,歐洲領導人要求更平衡的雙邊關係。歐方在開幕致辭中強調貿易,呼籲在歐中貿易逆差問題上取得切實進展。
在峰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馮德萊恩表示,歐中貿易不平衡主要是由於貿易扭曲、市場壁壘的增加,但歐盟對中國商品保持開放。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隨著我們的合作深化,不平衡也在加深。」
馮德萊恩說道: 「我們達到了一個轉折點,必須重新實現雙邊關係的平衡。因為互惠的關係才是可持續的。」
馮德萊恩表示,如果北京不能給予對等,歐盟可能需要減少對中國產品的開放程度。她同時表示,中國領導人已開始調查此事並表示出支持(本國)消費的意願。
她說:「與其它主要市場不同,歐洲對中國商品保持開放。這反映出我們對於以規則為基礎的貿易的長期承諾。然而,中國的開放度並未與之相配。」
馮德萊恩表示,產能過剩、與本國需求不匹配的補貼下的生產、以及其它市場對中國產品的限制,都對歐盟單一市場構成壓力。
「在這一議題上,我們需要看到進展,因為沒有進展的話,歐盟將很難保持目前的開放水平」,她說道。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在人民大會堂
「升級版」稀土出口機制
馮德萊恩還表示,雙方同意建立「升級版」的中國稀土出口機制。
「我們同意建立一個升級版的出口供應機制。換句話說,如果出現瓶頸,該機制將立刻核查情況並解決問題」,馮德萊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她同時表示:「我們正在謹慎使用去風險戰略,與此同時,繼續致力於與中國進行坦誠、開放、互相尊重的對話。」
歐洲希望保持對話:歐盟代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中俄關係是「決定性」因素
馮德萊恩還警告說,中俄關係如今是歐中關係的「決定性」因素。她在峰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歐盟作出明確表態:「我們表達了我們的期望,即中國應響應我們的關切和期望,能夠使用其影響力促使俄羅斯接受停火、坐上談判桌、開始和談、結束流血。」
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也在峰會上呼籲中國對俄羅斯施加影響,終結烏克蘭戰爭。
科斯塔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也與北京談及人權憂慮。「保護人權是歐盟與包括中國在內其它國家關係中的一個中心支柱。今天我們重申了我們的關切,並將繼續致力於這一重要的議題。」
貿易不平衡、中俄關係:歐方強調必須予以應對
習近平:歐洲應保持市場開放
據中國官方媒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歡迎馮德萊恩與科斯塔時,呼籲中歐深化合作,在一個日益複雜的世界裡提供穩定。
習近平表示,雙方應求同存異。他補充說:「歐洲目前面臨的挑戰並不來自中國。中國與歐盟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或地緣政治分歧。」
習近平同時批評歐盟對中國產品的限制。「我們希望歐盟保持貿易和投資市場開放,避免使用限制性經濟和貿易工具,為中國企業在歐洲投資和發展提供良好的經濟環境。」
習近平表示,中國願意加強氣候保護方面的協調,為應對氣候變遷作出更大貢獻。
周四的中歐峰會一份聯合聲明中,雙方承諾將加強應對氣候變遷的行動。其中寫道,中歐領導人「重申在當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下,世界各國…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努力至關重要。」
習近平:歐洲應保持市場開放
低期望值 歐洲希望保持對話
此次峰會前的期望很低,原定兩天的日程壓縮至一天。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中歐關係緊張從過去幾年就開始。「第一個比較關切的點是中國電動車賣到歐洲去。歐洲的汽車是主要產業,這已經是動到了所謂歐洲的根本經濟利益。今年以來問題越來越多,第一個是中國的產能過剩傾銷。」
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政治學系學者馮儒莎(Zsuzsa Anna Ferenczy)向德國之聲表示,對歐盟方面來說,保持對話和溝通渠道暢通至關重要。「目的是為了穩定定期交流。這與傳統相符,因為雙方互為重要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