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9 7 月

《路透》专栏:美国及盟国正为台海战争做准备

今年的「护身军刀」演习期间,澳洲、美国和新加坡在澳洲昆士兰州举行的演练中试射海马士多管火箭系统(HIMARS)。(路透)

今年的「护身军刀」演习期间,澳洲、美国和新加坡在澳洲昆士兰州举行的演练中试射海马士多管火箭系统(HIMARS)。(路透)

〔编译孙宇青/综合报导〕《路透》专栏作家艾普斯(Peter Apps)25日撰文指出,美国、澳洲等19国共3.5万名士兵月初为澳洲史上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事演习「护身军刀」(Talisman Sabre)拉开序幕,目的是让中国相信,若中国继续推进入侵台湾的计划,它不仅可能与美国交战,还可能与一个强大且装备精良的同盟阵线交战。

艾普斯指出,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副司令、陆军中将沃尔(Joel Vowell)表示,「护身军刀」演习旨在提升美国及其盟友应对太平洋地区任何危机的能力,并将此当成「吓阻机制」,防止未来冲突的爆发。

然而,美国与盟国的合作隐藏着明显的外交尴尬,这既源自于太平洋地区对美国总统川普关税及贸易战的不满,也源自对美国及其未来全球角色的不确定性。与欧洲的北约组织(NATO)盟友或澳洲等主要太平洋伙伴不同,美国与台湾之间没有具有约束力的共同防御条约。澳洲、菲律宾和该地区的其他主要国家,也没有义务这样做。

根据1979年《台湾关系法》,历届美国政府都致力于确保部署充足的军事计划和资源,以保护台湾免受任何来自中国的威胁,但这并不意味承诺在台湾遭受攻击时动用武力。事实上,川普政府及其支持者对这类行动的合理性,以及华府应向台北政府提供多少支持,存在明显的分歧。

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友也采取类似的立场,他们通常乐于与美国合作制定紧急应变计划并深化军事合作,但不愿做出更多(协防台湾)承诺。

川普政府今年1月刚上任时,大声抱怨欧洲国家未能妥善投资于保卫欧洲大陆,并承诺将美国的重点转向对抗中国。然而,尽管北约国家现已承诺大幅增加国防支出,包括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毛额(GDP)的3.5%,以及国防相关基础建设的1.5%,但美国的太平洋盟友却有所保留。

在美国巨大压力下,台湾本身正努力将国防预算提高到GDP的2.5%,因为美国警告称,如果不扩大防卫力度,台湾可能会被抛弃。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5月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安全对话会上表示,中国对台湾的威胁「迫在眉睫」,中国将夺回台湾视为迈向地区主导地位的关键一步。在日本、澳洲或菲律宾,几乎没人质疑这项分析,这些国家长期以来都认为,中国夺回台湾将加剧未来对自身的威胁,并私下权衡可能采取的行动。

然而,自川普今年1月上任以来,美国的亚洲盟友对美国政府在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入侵中采取的冷淡态度深感不安。他们突然担心,自己可能也会面临同样的困境,被剥夺美国的武器供应,并被迫与未来的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川普的关税和贸易战言论只让情况雪上加霜。

自上任以来,赫格塞斯及其团队被迫付出巨大努力安抚亚洲伙伴,本周与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会面,重申美国对美菲共同防御协议的承诺。小马可仕也会见川普,川普同意将对菲律宾的关税从20%降至19%。日本本周也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将其关税降至15%。

美国高阶官员访问南韩和日本,讨论如何利用两国庞大的造船厂为美军提供支持,并探讨驻扎当地的美军如何支援台湾战争。这似乎凸显五角大厦的广泛立场,尽可能忽略纷乱的政治,尤其贸易问题方面,从而专注于建立包括与盟友在内的真正军事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未来危机中的潜在选择。

尽管如此,日本、澳洲等亚洲大国及许多较小国家仍担心美国的支持有朝一日会消失,并明确表示希望与欧洲建立更深的联系,包括透过国防采购。今年以来,英国和法国都已向太平洋派遣一艘航空母舰,而澳洲的「护身军刀」演习也包括来自加拿大、荷兰、德国和挪威的部队。

澳洲在「护身军刀」演习中展现如何协助美军,包括透过基地、武器储存设施和大型训练场,测试长程火箭和其他武器,而美国及其他伙伴则进行激进的训练,如果在靠近中国海岸的地方进行,可能会被视为局势升级。

美国内部(包括五角大厦内部)争论著一项议题,即美国的抗中行动是让事态更安全或更危险。那些认为美国已不堪重负的人表示,美国应考虑撤回靠近中国的军队,包括据报导在台湾的500多名教官、国防承包商和军事人员,并警告说,他们的存在会加剧意外升级。任何撤军都可能包括来自南韩和日本的人员,包括冲绳。

批评人士表示,这种撤军可能被视为替中国入侵台湾开绿灯。

今年6月,随著美国向中东派遣驻扎在太平洋的航空母舰和爱国者防空系统,中国的两艘现役航空母舰也进行高调的西太平洋训练,范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大,再次表明中国信心日益增强。

除非另有直接命令,否则五角大厦目前似乎将继续加强在亚洲的活动,这是否足以让北京当权者重新考虑是否入侵台湾,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但风险似乎会持续上升。

来源:自由时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