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巴西地質調查局統計資料,巴西擁有世界第2大稀土儲量,約2100萬噸,僅次於中國,但巴西開採的大部分稀土仍以原始狀態出口,沒有加工或增加附加價值。
巴西新聞網站g1報導,稀土對於風力渦輪機、電動汽車、晶元、衛星和醫療設備等現代技術至關重要,巴西的地質優勢讓巴西政府看到發展國家工業的機會,斥資進行礦產研究及新區域和可開採尾礦的地質測繪。
中國在這些礦產的生產鏈中佔據主導地位,美國與中國的貿易和政治爭端加劇對關鍵資源的爭奪,作為供應商多元化戰略的一部分,美國表示對巴西礦產深感興趣。
美國對巴西礦產的興趣並非憑空產生。自4月以來,川普政府一直在重組戰略貿易協定,例如與烏克蘭簽署在受戰爭影響地區勘探稀土的夥伴關係,以及最近與中國簽署的貿易協定,暫時允許部分稀土金屬和永磁合金出口。
但美國政府也在繼續打造稀土自主供應鏈,以求在未來6個月到1年內增加美國國內稀土磁鐵的供應。
巴西聖保羅大學(USP)理工學院教授蘭德格拉夫(Fernando Landgraf)表示,稀土是綠色經濟的基礎,如果巴西能夠將科學、工業和外交結合起來,巴西就有可能成為新全球經濟的主角;反之,將重複出口原材料和進口高附加價值產品的模式。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