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9 7 月

美歐協議專家怎麼看?仿效美日內容有伏筆 歐盟讓步原因曝

紐約時報、路透與美聯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7日宣布與歐盟達成初步貿易協議,雖標榜美歐經貿關係關鍵一步,實則仍為一項高層級政治框架,反映相似美日的協議內容仍留下許多懸而未決的細節。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資料,美國對歐盟關稅仍高於歷史水準,但低於美對多個東南亞國家稅率,專家提出歐盟恐怕是出於地緣政治有所讓步。至於川普政府在對不同地區國家的汽車關稅大小眼,恐怕難以自圓其說。

美歐協議達初步協議 有待成員國、歐洲議會批准

多數歐盟輸美商品從30%降至15%,涵蓋汽車、藥品等主要項目,且歐盟同意3年內分階段採購總額7500億美元美國能源產品,並投資美國超過6000億美元及採購美製軍事裝備。

另外,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雙方同意針對多個品項取消關稅,包括飛機機零件、特定化學品、特定學名葯、半導體設備、部分農產品、天然資源與關鍵原物料。

美聯社報導,范德賴恩強調「15%稅率是明確的上限」,並補充目前僅是框架性質,具體細節將在未來幾周內擬定。歐盟執委會仍須將協議提交成員國與歐洲議會議員做最終批准。

美歐協議仿效美日協議

路透報導,美歐協議反映出相似於美日協議主要內容,但同樣留下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比如對跨大西洋而言極具爭議的烈酒關稅稅率。

風險顧問公司研究部副主任尼克爾(Carsten Nickel)表示:這「僅僅是一項高層政治協議」,無法取代經過縝密磋商的貿易協定;「反過來可能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不同解讀,正如我們在美日協議達成後立即發現的情況。」

關稅仍高於歷史水準 歐盟恐出於地緣問題讓步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美國對歐盟國家開出15%關稅稅率,已低於數個東南亞國家被課的19%、20%稅率,但仍然高於美國對英國的10%關稅。

此外,15%關稅也高於歷史上的關稅水準。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資料,川普上任前,美國對外國商品的加權平均關稅僅2.2%,而歐盟則為2.7%。

全球政治風險諮詢組織歐亞集團歐洲區總經理拉曼(Mujtaba Rahman)指出,仍有許多問題不明確,「如果未來無法再談判出更多豁免條款,這恐怕會是一項遠低於各成員國原先期望的次佳協議。」

紐時報導提到,跨大西洋關係今年已出於軍費分擔、烏克蘭問題、言論自由與科技監管等問題產生裂痕,倘若因關稅爆發貿易戰,關係可能進一步惡化。對此,拉曼表示:「若不是擔心在其他地緣政治戰場上遭遇反彈,歐洲對於貿易的回應將會截然不同。」

汽車關稅大小眼 川普政府難自圓其說

美國同意將歐盟出口汽車關稅同步降至15%,此舉立即引發其他地區汽車製造商的關切,包括美國、墨西哥與南韓,這些國家的汽車仍須繳納更高的關稅。

安德森經濟集團執行長安德森(Patrick Anderson)表示,這種差異可能導致懲罰成本,「在美國組裝、使用外國零件的多款車型,每輛車的成本因此增加數千美元」。他質疑:「川普政府該如何自圓其說,對歐洲與日本汽車課徵15%關稅,卻讓在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的製造商仍承擔25%的關稅負擔?」


延伸閱讀

路透評論:歐盟向川普霸凌屈服 不對等協議註定短命

美歐貿易協議關鍵細節說法不一 落實仍有變數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