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3艘軍艦7月30日停靠菲律賓馬尼拉港。圖為印度反潛巡防艦「基爾丹號」(INS Kiltan)2019年10月訪問馬尼拉。(歐新社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印度正擴大支持菲律賓的軍事現代化及南海主權立場,飛彈驅逐艦「邁索爾號」(INS Mysore)、反潛巡防艦「基爾丹號」(INS Kiltan)及油料補給艦「夏克提號」(INS Shakti)組成的印度東方艦隊編隊,7月30日停靠馬尼拉港,準備與菲國海軍在南海爭議海域進行首次聯合巡邏。
繼美國、澳洲、日本、加拿大及法國之後,印度成為最新一個與菲律賓在南海進行海上合作行動的國家。「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USNI News)7月30日報導,儘管印、菲兩國此前曾在南海舉行過多次演習,但這是印度首次與菲律賓進行海上軍事合作行動,3艘印度軍艦預計8月4日至8日與菲律賓海軍聯合巡邏。
相較於以往的聯合航行、通過演習及海上夥伴演練,此次合作行動更注重部隊協同作戰,並凸顯印度在南海主權爭端中對菲律賓的支持。菲律賓武裝部隊將兩國海上合作描述為「旨在維護國際水域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國際交流」。
這場演訓將與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8月首次訪問印度的行程同時進行。小馬可仕屆時將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會談,並拜會印度總統慕爾穆(Droupadi Murmu)及外交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
近年來,印菲防務合作顯著升溫。印度2022年向菲律賓出售「布拉莫斯」(BrahMos)超音速反艦巡弋飛彈。菲律賓首座布拉莫斯飛彈基地,具備打擊呂宋島西部南海海域目標的能力,包括爭議性的黃岩島(菲稱馬辛洛克灘)周邊。去年,新德里也調整對2016年南海仲裁案的立場,由僅承認結果,進一步表態呼籲各方遵守裁決。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艦長163公尺的邁索爾號配備布拉莫斯反艦飛彈,射程已延伸至800公里。分析家指出,這場聯合巡邏屬於印度在東南亞持續推進的海軍行動部署,反映新德里與馬尼拉在南海緊張升溫下展現的統一陣線。
紐西蘭「亞太安全創新論壇」主席艾波特(Anita Abbott)認為,印度的強勢姿態顯示其政策已從非經常性合作,轉向更持續的區域存在;南海與印度洋在戰略上緊密相連,「尤其對中國而言」。印度藉由與菲律賓合作,能夠向東擴展觸角並增加海上縱深,進而塑造泛印太海上力量的地位。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