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News1報導,俄羅斯遠東外海30日生規模8.8強震,引發包括日本與台灣等太平洋多國海嘯警報。此事在日本社群引發熱議,形成「7月大地震預言應驗」與「預言錯誤」兩派意見。對此,專家指出,此次地震與龍樹諒漫畫預言,以及學界長期警告可能發生的「南海海槽大地震」無關。
龍樹諒在其漫畫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2021年版記錄預知夢,外界解讀並推測2025年7月5日會發生大地震引發海嘯,引發高度關注和話題。結果當天風和日麗,龍樹諒因此被罵翻。
直到7月30日,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外海8.8強震,這是人類觀測史上最強烈地震之一,台灣、日本、夏威夷與美國西岸等紛紛拉警報。龍樹諒預言因而重新登上日本社群熱搜,有關#龍樹諒、#堪察加地震等關鍵字登上流行趨勢。
不少人發文稱,若這次地震引發太平洋沿岸遭遇海嘯,那龍樹諒的預言就有實現的可能。有人認為預言應驗,「7月快結束時出現海嘯警報!」、「地點雖不同,但海嘯成真了!」
然而,也有人指出,預言提到的是菲律賓海域,這次卻是堪察加半島,強調地點不符,因此預言錯誤。
堪察加半島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這是地震長年頻繁發生的地區。堪察加半島周邊僅過去10年就發生6次規模7以上地震,最近一次是7月20日規模7.5地震。
每日新聞旗下MBS新聞30日報導,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教授西村卓也指出,此次堪察加半島地震為太平洋板塊隱沒入北美板塊的「海溝型地震」之一;同類型的地震包括東日本大地震,南海海槽地震。
日本同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之上,但日本列島是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海板塊、歐亞板塊與北美板塊錯綜交會之處。特別是南海海槽地震,是菲律賓板塊向歐亞板塊下方俯衝所引起。儘管南部吐噶喇列島自6月以來已發生超過2000次地震,但與此次地震地點距離遙遠。
對於此次強震是否會導致日本近海發生地震,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的西村卓也教授表示:「並非全無可能,但考慮到震央與日本的距離,這直接導致南海海槽地震或其他活動斷層地震的可能性極低。」
不過西村也指出,此類規模的地震「在全球約每10年才會發生1次」,並說明:「雖然這次震央距日本超過1000公里,但其釋放的能量足以引發橫掃太平洋沿岸的海嘯。預估不僅會有第一波,後續還可能有第二波、第三波等多次海嘯,持續一段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