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俄羅斯的最後通牒,最低目標是達成戰爭停火,而潛在重大後果則是造成俄羅斯國家和民族的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美國總統川普7月28日在蘇格蘭與歐洲領袖會面時,「更新」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最後通牒,要求他必須在10到12天內在烏克蘭停火。此前的7月14日,他在白宮向普京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在50天內實現俄烏戰爭停火,否則俄羅斯及支持者將面臨空前的經濟制裁,美國並將向烏克蘭大舉提供軍事和武器援助,直到把普京打回到談判桌上來。
針對美國的最後通牒,各方反應不一。美國、西方及烏克蘭內部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川普對俄烏戰爭的立場已由原先的試圖「中立調停」,轉向支持援助烏克蘭的對俄反擊逼迫普京就範,這意味著這場戰爭出現重大轉折點;另一種意見認為,川普針對俄羅斯的力度強度依然不夠,對俄羅斯同意停火還抱有幻想,也有繼續縱容普京之嫌,不懂普京的戰略目標是佔有整個烏克蘭,進而威脅歐盟和北約的安全穩定。
俄羅斯方面的反應強硬頑固,普京本人出面又重申俄羅斯的核武器動用原則,副手梅德韋傑夫則威脅要對歐盟展開「先發制人」式軍事打擊。俄羅斯現政權動輒對世界公然發出核武威脅,喪心病狂及孤注一擲的狀態可見一斑。在俄羅斯民間,中文媒體有報道說在俄烏戰爭持續及俄羅斯與西方美國關係高度緊張的今天,俄羅斯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多把目光和發展機會開始投向東方、中國和亞太地區。
西方主流媒體則披露,俄羅斯資本市場和股市在川普稍早宣布50天最後通牒後,不降反升,似乎是樂觀情緒佔了上風,不清楚這種所謂樂觀情緒是一種苟延殘喘還是末日狂歡。與此同時,俄羅斯的富人和寡頭階層最近更多更頻繁地在巴塞羅那、巴黎、羅馬等歐洲主要城市購買別墅、遊艇並移民。西方的生活方式,東方的發展機會,以及本土的窮兵黷武,似乎組成當代俄羅斯政治社會文化的特點趨勢。
有人可能對俄羅斯窮兵黷武的提法不認可,但事實卻不可辯駁。俄羅斯當下的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還不如美國紐約州或中國廣東省的年度GDP總量。俄羅斯高級官員甚至隔三岔五地乞求屬於經濟乞丐級別的朝鮮,希望得到朝鮮的兵員和彈藥援助,可見普京連獨立自主窮兵黷武的能力都已捉襟見肘,只能拉上窮兄弟共赴國難。也就是靠著實際獨裁專制體制,普京仍在困獸猶鬥強撐門面。在民主法治國家,這種禍國殃民之人早就黯然下台,甚至遭人民審判了。
關於川普的最後通牒威脅和效力到底如何?據國際觀察家的見解,川普此輪舉措不同凡響之處在於:終於開始對俄羅斯施行釜底抽薪和迂迴包抄。中外兵法一個最基本原則,就是包抄對手,斷敵人後路,因為後路一斷,仗就打不下去。普京可以不怕死人,過去三年多俄羅斯士兵在烏戰的傷亡人數已接近百萬,他仍大權在握;但如果支持他繼續戰爭的資金鏈被卡斷,就真的無以為繼,只能選擇停火或戰敗。
具體說來,川普威脅要對普京的支持者實施所謂「二級關稅制裁」,即美國要對所有購買俄羅斯能源產品如石油和天然氣等的國家,徵收100%的高關稅。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這些國家主要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土耳其等等。也有學者質疑這種二級關稅制裁的實際可行性,因為一旦付諸實施,美國與這些主要國家的貿易關係就將處於「熔斷」狀態。
於是,這又將是一場「誰會先眨眼」的實力對決,具備可行性,儘管恰似一場豪賭。以筆者判斷,印度和土耳其在空前壓力下,基本會知難而退,巴西的立場在兩可之間,中國則可能選擇與美國硬抗到底。不過即便如此,美國的最後通牒也基本達到切斷俄羅斯後援資金鏈之目的,對俄羅斯的痛擊將力度空前。
在美國方面,拜登的民主黨政府與歐盟北約的立場高度一致,即認定普京治下的俄羅斯,是一個沙皇帝國和蘇聯斯大林政權的混合體,對歐洲安全和現代文明秩序的威脅昭然若揭。為此,美國和歐盟必須堅決支持烏克蘭抗戰,直到徹底戰勝俄羅斯侵略,恢復歐洲的穩定和平。
川普在白宮向普京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在50天內實現俄烏戰爭停火,否則俄羅斯及支持者將面臨空前的經濟制裁,美國並將向烏克蘭大舉提供軍事和武器援助,直到把普京打回到談判桌上來。 (法新社)
美國文化兩大基因:重商主義與牛仔風格
川普政府上台後,認為俄烏戰爭只是兩個近鄰兄弟爭鬥打架,既然打了三年多也不見什麼名堂,就趕緊找個台階把戰爭停下來,停止無謂殺戮。於是川普政府起初採取對俄烏各打五十大板的策略,想讓停火儘快實現。但在此一過程中,普京的狼子野心暴露無遺,他覺得川普政府屬於天真幼稚,綏靖可欺,耍出百般伎倆拒絕停火,反而進一步擴大戰爭規模和強度。
普京不太懂美國人文化氣質中的兩大基因:重商主義和氣生財,以及牛仔風格世界警察。前一時期川普盡顯商人本色,委曲求全試圖調停俄烏戰爭,普京卻不知見好就收,給台階也不下;現在逼著川普回歸牛仔和警察的角色,俄羅斯下一步當做好準備面對嚴重後果。
什麼嚴重後果呢?內因是普京自縛羅網,憑他貿然發動侵烏戰爭而又無法速勝的重大失誤,已將他的新俄羅斯帝國摧殘消耗,置於空前險境。從外因來看,美國和北約應當不會像當年拿破崙或希特勒那樣兵發莫斯科,而更多會像冷戰取勝制伏蘇聯那樣,只要儘快有效制止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侵略即可,剩下的俄羅斯內部問題,可由俄羅斯人自己解決。
普京如果輸掉俄烏戰爭,後果將如何?俄羅斯在這方面有充分的歷史鏡鑒,對外戰爭失敗可能引發政治危機,導致政權崩盤,地緣政治格局重新洗牌。1917年,沙俄軍隊輸了一戰,先後導致國內發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沙皇帝國垮台,布爾什維克武裝奪取政權。1988年蘇軍在阿富汗取勝無望,被迫撤軍,導致蘇聯政權持續動蕩,三年後徹底告別歷史舞台,冷戰宣告結束,歷史翻開全新一頁。
在這一巨大的歷史變革過程中,估計最讓普京和梅德韋傑夫一類耿耿於懷的,就是蘇聯的解體,烏克蘭、立陶宛、拉脫維亞、亞塞拜然等等都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如果此次普京戰敗,可能造成俄羅斯的二次解體。常言道,欠了賬總是要還的。一旦在烏克蘭戰敗,俄羅斯又會面臨歷史上搶佔的土地聲索問題:譬如歐洲的加里寧格勒、南高加索地區、亞洲的日本北方四島,以及外興安嶺—西伯利亞—庫頁島—海參崴一帶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合法歸屬。
於是普京的最終失敗,首先是他自己打敗自己,多行不義必自斃;再就是由於領土主權聲索此起彼伏,俄羅斯發生二次解體,甚至可能回歸到烏拉爾山脈以西,重現當年莫斯科公國的原形地位。由此可以推斷,對俄羅斯的最後通牒,最低目標是達成戰爭停火,而潛在重大後果則是造成俄羅斯國家和民族的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作者偉達是在美國的國際文化戰略研究和諮詢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