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情況下,世界兩大核強國領袖未能就歐洲一場殘酷、持續三年的戰爭達成協議,理應令人感到沮喪。
但對烏克蘭人及其歐洲鄰國而言,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僅進行三個半小時的會談便告破裂,反而讓人鬆口氣。他們雖渴望結束死亡與破壞,但最深的恐懼是川普可能向普丁的領土要求讓步,迫使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割讓逾20%國土與拒絕和平協議之間做出痛苦選擇。
紐約時報特派到阿拉斯加峰會現場採訪的記者桑傑(David E. Sanger)評論,儘管澤倫斯基未來仍可能面臨這項抉擇,川普卻提前離開阿拉斯加,未能達成最基本的成果——暫時停火,以便展開後續談判。川普在15日稍早向媒體坦言,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滿意」。
普丁與川普分別登機離開,未明言是否在失敗中尋求轉圜,或暗藏某種未來協議的可能。普丁表示:「只要沿著這條路走,我們就能儘速結束烏克蘭衝突。」但他並未說明具體路徑。
川普也未提供細節。他在接受福斯新聞主持人漢尼提訪問時表示,現在由澤倫斯基負責爭取停火協議。若有任何達成目標的架構,現場無人提及。
即使川普未在領土問題上讓步,澤倫斯基仍可能對川普與普丁的互動感到憂慮。川普以親暱語氣稱呼普丁的名字「弗拉基米爾」。
川普承認「我們沒達成協議」,但仍試圖將會談包裝為外交進程的一環,並提及可能很快再度會面。普丁則建議川普訪問莫斯科。然而,兩人都未接受記者提問,對於一向健談、喜歡炫耀談判成果的川普而言,這種沉默極為罕見,也顯示目前並無實質成果可談。
會談中未提及對購買俄羅斯石油國家的次級制裁,也未提到川普先前設定的停火期限,其中一項已在上周過期。普丁以微笑、握手與私人會面,輕易抹去川普先前對俄羅斯若不停火將面臨「嚴重後果」的強硬言論。
最令人矚目的是,普丁不再被視為國際棄兒。他原本因烏克蘭戰爭遭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無法造訪多數歐洲國家,如今卻在美國總統面前被接待為和平使者。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超級強權關係研究者羅伯特.利特瓦克評論:「這場會談如同川普跟金正恩峰會,氣氛十足,內容貧乏。」他補充:「準備不足,且存在一種道德風險,讓一名戰爭罪犯獲得正當性。」
儘管目前尚不清楚是否達成任何具體協議,川普表示將向歐洲盟友與澤倫斯基簡報。但在此之前,普丁已達成一項重大戰略目標:他成功擺脫被制裁的獨裁者形象,並以和平使者的姿態受到美國總統接見。他爭取到了時間,化解了對俄羅斯石油制裁的壓力,卻未付出任何代價。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