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用核電30多年的義大利,規劃在10年內重啟核電,民間持續湧入反彈聲浪。再生能源團體近日質疑,義大利政府今、明2年擬投入750萬歐元(約新台幣2億6400萬元)的「文宣費」,說服義國民眾接受重啟核電,此作法史無前例。
義大利再生能源團體「自由協調」(CoordinamentoFREE)近日發布聲明指出,義大利政府通過一項核電授權法案,在2025到2026年之間,撥款750萬歐元用於「公眾溝通」,藉以向民眾宣導核電的安全性,以及在可能建造核電廠的區域舉行宣傳活動。
「自由協調」主席皮亞泰莉(Attilio Piattelli)質疑,義大利政府擬投入空前巨款宣傳核電,卻從不願花錢推廣再生能源或節能議題,「分配給推廣核電資訊的資源,與用於推廣再生能源的資源,兩者差異令人震驚」。
「自由協調」指出,根據義大利政府提出的報告,義大利首批核電廠預計在2035年左右投入營運,但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的數據,到2050年,核電將僅佔全球發電量的10%。
「自由協調」主張,新一代核電解決方案,尤其是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在技術與花費層面仍存在不確定性;許多國際研究,以及迄今未成功的初步產業試驗都證實了這一點,目前並沒有已投入運作的非實驗性SMR。
再生能源團體指出,在公共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義國政府優先資助尚未立即可用的核能技術推廣,卻低估再生能源的作用,這是不正常的;再生能源提出的解決方案已經可用,成本更經濟,且對於脫碳和降低企業、家庭的能源費用具有立竿見影效果。
再生能源團體指出,根據義大利重啟核電規劃,到2050年僅能提供近8GW(百萬瓩)容量,但單單在2024年,義大利就已新建約7.5GW容量的潔凈再生能源發電廠,政府應重新考量能源政策的配置選項。
再生能源團體另指出,義大利仍面臨處置過去核電廠遺留的放射性廢棄物問題,建立單一全國性處置庫的提案,一直遭到在地民眾強烈反對,甚至支持恢複核電的政治人物也反對,在此種僵局下,重啟核電如何兼顧民眾安全性,將是一大難題。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