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今天披露,北京劝阻国内科技业采购辉达专为中国打造的人工智慧(AI)处理器H20,导火线是中方官员认为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晶片出口管制言论「欺人太甚」。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导,多个中国监管机构已经出动,试图劝阻国内科技公司采购H20。
消息人士透露,中国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网信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等机构,是因应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月言论采取行动。
华府于4月禁止辉达(NVIDIA)对中国销售H20晶片,随后于上月解除禁令。卢特尼克在7月15日、也就是H20出口管制令解除的隔天,接受美国财经媒体CNBC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会卖给他们我们最好的产品,不会贩售第二好的,甚至不会卖第三好的。」
他还透露:「要卖给中国够多(产品),让他们的开发者对美国技术堆叠产生依赖,这是背后的思维。」
据2名知情人士表示,中国部分高层人士认为这些言论「欺人太甚」,促使决策者设法限制国内科技业采购H20。
知情人士还说,中国科技业者因此暂缓采购或大砍H20订单。
中国监管当局的举动凸显出,高效能晶片如何推动AI发展,成为美中这2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紧张关系的核心。
这些行动已对辉达造成打击,辉达执行长黄仁勋上月才刚访问北京。消息人士透露,黄仁勋此行受到欢迎,也让辉达取得足够的中国客户订单,并通知生产伙伴台积电重启H20生产线。
接近中国决策层级的知情人士说:「卢特尼克的言论让监管联盟有更多理由扩大推动科技公司使用中国本土晶片。」
中国网信办向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大型科技公司发布所谓非正式通知的「窗口指导」,以国安疑虑为由要求他们停止向辉达采购H20。
7月31日,网信办又以「严重安全议题」为由,召见辉达高层进行会谈。
网信办在声明中表示,美国AI专家揭露辉达晶片具备定位追踪、可远端关闭等功能。辉达强烈驳斥此一说法。
知情人士透露,电信与软体监管机关工信部也与中国科技业主管进行非正式沟通,重申网信办立场。负责推动科技自主的发改委则发布指导意见,要求科技公司停止采购所有辉达晶片,包括H20在内。
网信办的介入使中国科技巨头面临更多压力,即使这些指示尚属非正式层级,但若遭监管当局裁罚,将对企业日常营运造成极大影响。
尽管部分美国官员与国会议员寻求加强晶片出口限制,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则表示,除了H20外,他或许将允许一款降规版的辉达Blackwell晶片出口中国。
消息人士指出,部分中国科技业者暂缓H20订单,是因为还在观望针对中国打造的Blackwell晶片是否会解禁。
报导中表示,近日与北京决策者会谈的1名人士透露,部分决策官员正在推动全面禁止外国的推理晶片;这种晶片占AI需求大宗。
由于中国国产晶片供应短缺,因此该政策短期内不太可能落实。北京希望明年多条先进产线启动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