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烏戰爭仍在持續,但針對俄軍士兵謀財的行為已變得非常普遍,社會將從事此類行為的女性稱為「黑寡婦」。法院正試圖判斷這些婚姻是否為真或只為謀財。國會議員則提案加重刑罰,或限制她們透過婚姻取得的利益。
華爾街日報報導,40歲的俄兵漢多日科(Sergey Khandozhko)於2023年10月入伍次日結婚,家人和朋友都感到困惑,因為他從未提過有婚約,也未曾論及婚嫁。更令人費解的是婚禮僅20分鐘,沒拍照也未交換戒指,且僅有一名賓客到場,新娘索科洛娃(Elena Sokolova)婚後甚至繼續與前夫和孩子們同住。
漢多日科在烏克蘭戰場上陣亡,疑點隨之浮現。索科洛娃獲得陣亡士兵直系親屬的一次性撫恤金20萬美元,約為俄羅斯年均薪資20倍。法官今年稍早判決索科洛娃騙婚謀財,宣告婚姻無效並裁罰3000盧布。索科洛娃已提出上訴。
俄軍官兵遭騙婚的現象,部分源於政府為吸引男性上戰場而提供的大筆金錢誘因,包括高額軍餉、入伍獎金以及大筆撫恤金。撫恤金通常超過1450萬盧布(約17.8萬美元),視軍銜與情況而定。這筆錢流入許多前線士兵出身的貧困地區,引發親屬爭執,企圖分一杯羹的人也聞風而至,像是失聯的父親重新現身要求分錢,祖父母也以多年來照顧戰死沙場的孫子為由要求補償。
然而,俄羅斯國會議員與官員表示,女性單獨或與他人合夥,說服士兵在出征前結婚,希望在丈夫死亡後能從中受益的行為尤其令人憤慨。俄羅斯下院國家杜馬議員斯盧茨基(Leonid Slutsky)今年夏天表示:「這些怪物選擇玷污最神聖的事物,照顧殉職英雄的家人!」並將涉案女性比作二戰列寧格勒圍城戰時的掠奪者。
俄羅斯法律專家表示,問題的真實規模難以掌握,社群媒體使潛在詐騙者更容易找到士兵。在俄羅斯版臉書「VK」上,有數十個專為女性尋找軍人丈夫而設立的群組,名稱如「與士兵約會」和「與肩章約會」。一些犯罪集團也參與部分詐騙行為,有時會試圖同時欺騙多名士兵。
一些國會議員已呼籲,對與士兵假結婚以獲取國家福利的個人追究刑事責任。另有2位國會議員提出草案,旨在剝奪那些在與士兵結婚後離婚的妻子獲得前夫軍餉的權利,尤其是夫妻若在俄烏戰爭開始後結婚。
曾處理類似案件的律師格里戈良(Andranik Grigoryan)表示,自己的案子對俄羅斯社會以及被奉為英雄的眾多退伍軍人都是教訓。他說,案件中的當事女子「試圖從已故丈夫的鮮血中牟利,不僅不道德,簡直是徹頭徹尾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