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警告,一種常在病情惡化前幾乎無癥狀的疾病——慢性腎臟病(CKD),如今已成為全球第九大死因,每年可奪走150萬條人命!
根據最新研究,全球約有7.88億人罹患慢性腎臟病,比三十年前增加一倍以上,相當於每十位成年人就有一人受影響。該疾病會使腎臟功能逐漸喪失,導致身體無法排出廢物與多餘液體。
研究指出,CKD 每年導致約150萬人死亡,首度擠進全球十大主要死因,超越結核病與大腸癌,僅次於中風、缺血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失智症、肺癌、糖尿病、下呼吸道感染與高血壓性心臟病。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
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NYU Langone Health)的研究團隊指出,病例增加主要與人口老化與壽命延長有關,而高血糖(糖尿病)、高血壓與肥胖是最大風險因子。
這項研究分析了133國、2230份資料,推估全球約有14%成年人出現某種程度腎損傷,但多數人毫不自覺。
慢性腎臟病初期幾乎無癥狀,往往等到腎功能嚴重受損才被發現,屆時可能需洗腎或腎臟移植,否則恐致命。
共同作者葛蘭姆斯教授(Morgan Grams)表示:「慢性腎臟病被嚴重低估且治療不足。我們的研究凸顯早期篩檢與確保患者能負擔治療的重要性。」

腎臟功能包含過濾血液中的廢物與多餘水分。翻攝Unsplash
英國腎臟研究機構警告,隨著糖尿病、高血壓與肥胖率上升,病例恐在未來十年進一步攀升。
研究同時指出,腎功能受損也會增加心臟病風險,約佔全球心血管死亡的12%。
共同首席作者科雷什教授(Josef Coresh)直言:「慢性腎臟病普遍、致命,且正惡化為全球公共衛生危機。」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CKD列為2030年前優先防治疾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