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美國白宮發布了10月韓國總統李在明與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慶尚北道慶州首腦會談上達成的韓美貿易協議與相關事實清單(factsheet,共同說明資料)。這也是李在明政府上台後,韓美間首次發布的正式明文化的文件,距離7月韓美達成大的貿易協議框架,並就細節展開談判時隔4多個月的時間。
白宮表示:「美國批准韓國建造攻擊型核潛艇」,「並將就燃料供應方案等開展緊密合作。」與此同時,美國將韓國產汽車的品類關稅下調至15%,韓國則將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提高至3.5%。
白宮當天發布的事實清單稱:「川普2024年歷史性再度當選與李在明總統彰顯韓國民主主義實力與恢復力的當選,兩國首腦宣布以此為契機,翻開作為韓半島與印太地區和平、安保、繁榮的核心軸(linchpin)的韓美同盟的新篇章。」關於7月公布了大框架的貿易協議,韓國以1500億美元造船領域投資和2000億美元戰略領域投資為代價,換取美國汽車及零部件、木材等品類關稅下調至15%。另外,醫藥品的關稅也不會超過15%,對於韓國輸美主力產品晶元,則承諾「日後可能簽署的協定不會優於韓國。」
在安保領域就所謂的韓美同盟「現代化」指出:「通過駐韓美軍的持續駐紮保衛韓國的決心再次得到了確認。」美國承諾加強包括尹錫悅政府成立的「核咨商小組(NCG)」在內的合作,「美國將動用包括核能力在內的全方位力量提供延伸威懾(核保護傘)的承諾也再次得到了確認。」李在明總統則共享了將國防開支GDP佔比儘快提高至3.5%的計劃,並決定在2030年前從美國採購價值250億美元的軍事裝備。此外,還計劃向駐韓美軍提供共計330億美元的一攬子援助。關於李在明總統任期內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的目標,「韓國將在美方支持下加速提高所需軍事力量,以獲取針對朝鮮的聯合常規防禦主導權。」

10月,在慶尚北道慶州韓美首腦會談中,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左)與韓國總統李在明正在合影留念。/AFP,韓聯社

8月,韓國總統李在明(左)正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會面並握手。/總統室
韓美首腦表示:「將為韓半島與印太地區的和平、安保、繁榮做出努力」,重申了實現朝鮮完全無核化與韓半島和平穩定的決心。川普政府在其任期內,一直堅持對朝鮮核導問題使用「朝鮮完全無核化」的表述。文中稱:「將合作落實2018年美朝新加坡首腦會談聯合聲明」,兩國首腦還敦促朝鮮回歸「有意義的對話」。另外,雙方決定加強韓美日3國的合作關係,但未單獨提及拜登政府時期簽署的「戴維營協議」。關於台海問題稱:「韓美首腦強調維護全域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兩岸問題和平解決,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unilateral changes to the status quo)。」其中的「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是針對中國霸權主義的表述。
10月,川普曾在其自創的社交媒體「Truth Social」提及批准韓國造核潛艇。此次文件指出:「美國批准韓國建造攻擊型核潛艇」,「美國支持韓國為和平使用而推進的民用鈾濃縮與使用後核燃料再處理過程,並將就燃料供應方案等開展緊密合作。」此前,川普曾表示希望在費城的韓華海洋造船廠建造核潛艇,但當天的文件中並未具體提及建造地點、條件等內容。文件還指出:「兩國決定通過造船工作組,在維護保養、維修保障、人才開發、造船廠現代化、恢復供應鏈彈性等進一步展開合作」,「包括在韓建造美國船舶在內,上述努力將儘可能提高美國艦艇的增速。」
另外,在當天的事實清單中還提及不少可被視為美企「訴求」的內容。尤其是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等強烈抗議的非關稅壁壘問題,文件稱:「承諾增進相互貿易,將實行計劃明文化,並計劃年底前在韓美聯合委員會獲得通過。」其中包括減輕美國產汽車的監管負擔,解決食品及農產品的非關稅壁壘、韓國加入《專利合作條約》(PCT)等內容。此外,還提及了網路使用費、在線平台監管等數字服務相關法律·政策稱:「確保美國企業不會被差別對待或面臨不必要的壁壘,承諾為定位·個人信息等數據跨境傳輸提供便利。」而這些都是美國科技巨頭長期以來的訴求。
美韓會談成果文件未提中國 韓媒:處處包含美國制華意圖
來源:香港01
美韓11月13日公布兩國關稅和國家安全磋商的成果文件「聯合情況說明書」(Joint Fact Sheet)。韓媒指,雖然成果文件內隻字未提「中國」,惟處處包含美國牽制中國軍事擴張的意圖。
韓聯社報道,聯合情況說明書全文未提及「中國」,這或考慮夾在美中兩國間的韓國立場,以及美中貿易戰按下暫停鍵的局面。但有意見認為,部分措辭背後隱藏著川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政府對華遏制意圖,即欲讓韓軍和駐韓美軍在牽制中國方面發揮更積極的角色。
值得關注的是,說明書包含「加強對地區威脅的常規威懾力量」內容,其中的「地區威脅」這一表述可被解讀為針對中國。也就是說,韓國增強常規軍事力量的首要目的在於應對朝鮮威脅,但美方同時期待韓軍在對華牽制方面發揮更多作用。這與擴大駐韓美軍戰略靈活性等韓美同盟現代化基調一脈相承。雙方還商定進一步加強韓美日三邊合作,也可被解讀為重申三國攜手遏制來自朝鮮和中國的威脅。

2025年10月29日,韓國慶州,韓國總統李在明(右)與到訪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左)舉行會面。(Reuters)
說明書還反映兩國在韓國西部海域和領空堅決應對挑釁的立場,重申支援為維護航行和飛行自由及其他合法利用海洋所付出的努力。此外,說明書還提及較為敏感的兩岸問題,強調維護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
中國駐韓大使戴兵對韓國引進核潛艇表達外交關切「望慎重處理」
來源:中央日報
中國駐韓大使戴兵就韓國引進核動力潛艇(核潛艇·SSN)一事表示,「中方已通過外交渠道向韓方表達了關切」,「希望韓方能夠慎重處理這一問題」。有分析認為,這比中國外交部此前強調「韓美應履行防止核擴散義務」的既有立場更進了一步,實際上向韓美的核潛艇討論發出了警告信息。
戴兵大使於13日下午在首爾明洞中國駐韓國大使館舉行的外媒記者座談會上表示,「韓美之間的核潛艇合作不僅僅是商業合作層面的事情,而是與國際防擴散體系以及朝鮮半島(韓半島)及周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直接相關的議題」,「希望韓方充分考慮中方的關切,慎重處理此事」。他表示,韓國引進核潛艇「不僅中國關注,國際社會也高度關注」,「這足以說明這一問題的敏感性」。他還說,「中韓正在通過外交渠道進行溝通,在此過程中也表達過關切」。這是中方首次公開表示已就核潛艇問題通過外交渠道向韓國提出關切。
戴兵大使對韓美推動「同盟現代化」也作出尖銳反應。他表示,「韓美雙方對此並沒有一致的觀點」。外界解讀為,美國為牽制中國而推動同盟現代化,但韓國未必會對此表示同意。戴兵大使表示,「若韓美同盟在所謂『台海地區發生緊急情況』時採取行動,中方將表達嚴正關切」,「希望絕不要在台灣問題上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