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上。
華盛頓 —
俄羅斯這個星期舉行的2024年金磚國家峰會為莫斯科和北京提供了展示其共同反西方情緒和全球抱負的場合,但分析師指出,烏克蘭戰爭可能正使這兩個國家之間的「無上限」關係出現裂痕。
喀山峰會的地點具有戰略意義,考慮到國際社會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對其進行孤立的努力。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劉蕭翔(Shiau-shyang Liou)表示:「對作為東道主的俄羅斯來說,最重要的是強調自己並未被孤立,依然在國際舞台上擁有支持者。」
劉蕭翔表示:「實際上,中國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它正受到美國的制裁,儘管尚未達到軍事衝突的地步。因此,在這些問題上,兩國利益一致,並在方向上保持一致。」
峰會的聲明反映了中國和俄羅斯在金磚國家框架內的共同抱負。金磚國家最初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現在正在擴展,新增成員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伊朗、阿聯酋、埃及和衣索比亞。
在峰會上,北京和莫斯科都提出了構建獨立於西方主導機構之外的經濟體系的計劃,讚揚了金磚國家在多項發展倡議中的成功,並推動了一張更為互聯的未來國家網路的願景。
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在峰會發言中倡導建立各種機制,以繞過使其國家易受西方經濟制裁的傳統西方主導系統。
克里姆林宮發布的發言稿指出:「我們認為,啟動金磚國家間有關世界貿易組織問題的特別磋商機制,將有助於我們在全球經濟領域制定更公平的規則,並重塑國際金融體系。」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回應了普京的言論,稱金磚國家「應在改革中發揮主導作用。」
習近平說:「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更好反映世界經濟格局變化。」
他還表示,金磚國家成員需共同努力,將金磚國家建設成加強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的主要渠道,以及推動全球治理改革的先鋒。
國際危機組織高級研究員阿里·韋恩(Ali Wyne)表示,中國和俄羅斯在履行其承諾的能力上可能面臨挑戰。
韋恩說:「金磚國家集團不太可能實現地緣政治的一致性。中國與印度的關係緊張,伊朗與埃及和阿聯酋的關係也是如此。此外大多數成員國將參與金磚國家視為擴大外交政策機動空間的手段,而非對抗西方的定位。」
分析師指出,北京和莫斯科的共同抱負可能也會被更大的地緣政治優先事項所掩蓋,最顯著的便是烏克蘭戰爭。
在峰會上,中國重申了其解決戰爭的承諾。習近平推動了「和平之友」倡議,這是中國和巴西主導的尋求談判解決衝突的合作努力。
美韓情報透露,約3,000名朝鮮軍人在俄羅斯接受訓練,可能會被部署到烏克蘭。烏克蘭軍事情報部門星期四指出,已在俄羅斯的朝鮮人數達12,000人。
克里姆林宮最初駁斥了有關朝鮮軍隊部署的報道,但在星期四(10月24日)的金磚國家峰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京並未否認朝鮮軍隊在俄羅斯的存在。這種與中國兩個鄰國之間的深度戰時合作給中國施加了壓力,並與其和平調解的抱負相矛盾。
韋恩說:「朝鮮越來越無視中國的意願,不僅通過在印太地區增加核武和導彈挑釁,還通過在中國尋求扮演潛在和平締造者之際加劇另一個戰區的武裝衝突。」
今年6月,普京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簽署了強化軍事關係的共同防禦條約。朝鮮還與中國簽署了類似的條約,是唯一與北京達成這種正式協議的國家。
上海國際關係學者沈丁立說:「對中國來說,挑戰在於是否履行對朝鮮的保護承諾,並可能捲入與烏克蘭的衝突。如果朝鮮參戰,這將給中朝關係帶來重大不確定性。」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在向美國之音的一份聲明中說:「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上的立場是一貫且明確的。我們希望各方努力緩和局勢,致力於政治解決。」
(美國之音普通話組的庄志偉對本報道亦有貢獻。)
文章來源: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