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7 9 月

國際

影像曝光!澳洲驚見巨無霸竹節蟲   全新物種體長竟達到40公分
國際

影像曝光!澳洲驚見巨無霸竹節蟲 全新物種體長竟達到40公分

澳洲昆士蘭山區發現的超大竹節蟲。(取自詹姆士庫克大學X https://x.com/jcu/status/1950694773037437038)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澳洲學者在澳洲東北部昆士蘭州偏遠的山區,發現一種超大竹節蟲,體長達40公分、重量44公克,比一顆高爾夫球略輕,研究人員表示,這是新品種竹節蟲,也是迄今在澳洲所知最「重量級」的昆蟲。英國《衛報》、《路透》7月31日報導,澳洲詹姆士庫克大學在昆士蘭最北部山區熱帶雨林樹冠層,發現這種被命名為Acrophylla alta的竹節蟲。協助鑒定這個新物種的昆蟲學家艾莫特(Angus Emmott)說:「就我們迄今所知,這是澳洲最重的昆蟲。」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處山區位於阿瑟頓台地(Atherton),人跡罕至,艾莫特說,這種竹節蟲可能是為了適應當地較濕涼的高海拔環境,而演化出如此龐大體型,此外,當地地處偏遠,可能也是這個新物種一直沒被發現的一個原因,「牠的棲息地局限在高海拔雨林的一小片區域,並且在高高的樹冠層上,除非遇到氣旋吹落,或者被鳥類叼下來,否則非常少人能夠一見」。這份研究報告在當期《動物分類學》(Zootaxa)期刊發表。艾莫特說,社群媒體發文,為這項發現助了一臂之力,因為報告共同作者寇布蘭(Ross Coupland)收到一張竹節蟲的照片,「一看就覺得可能是新物種」。於是兩人在阿瑟頓台地的山區,一連找了好幾晚,才終於找到一隻雌蟲。能確認這是新品種的一個關鍵,是其獨特的卵形態,艾莫特解釋,每一種竹節蟲的卵之型態都獨一無二,從表面紋理、形狀,甚至卵蓋結構都有所不同。接下來研究人員要找到雄性個體,使雌雄交配,再採集卵,來真正確認此物種。但是尋找雄性個體有困難度,不僅因竹節蟲體型細長如枯...
國際

川普稱美國將對韓國商品徵收15%關稅

【彭博】-- 川普稱他已與韓國達成貿易協議,將對韓國對美出口商品徵收15%的關稅,同時韓國將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 川普周三在其社媒平台上發文稱:「雙方還同意,韓國將完全開放與美國的貿易,韓國將接受包括汽車、卡車、農產品等在內的美國產品。我們已同意對韓國徵收15%的關稅。美國不會被徵收關稅。」
國際

川普最新關稅措施總整理!對南韓降至15% 這國延至8月6日生效

路透報導,距離對等關稅8月1日最後大限迫在眉睫,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30日密集宣布一系列關稅措施,包括最新宣布南韓達成貿易協議,對南韓輸美商品關稅從25%降至15%。 ●印度苦吞25%關稅 對俄羅斯採購挨轟 川普30日稍早宣布將對印度進口商品課徵25%關稅,貼文中抨擊印度關稅「全球最高」,非貨幣性貿易壁壘更是「各國中最嚴苛且令人厭惡」。他還指控印度長期向俄羅斯採購大量軍事設備,並在烏克蘭戰爭持續期間成為莫斯科最大能源買家,因此將面臨額外懲罰。 ●8月1日起對銅管銅線開徵50%關稅 川普之後表示,8月1日起將對進口銅管、銅線及其他半成品開徵50%關稅;根據白宮公告,包括大量使用銅製造的產品,如電纜與電氣零組件。 不過,細節措施並未如市場預期全面,並未涵蓋銅礦石、精礦與陰極銅板等原料。消息導致美國銅價在Comex交易所下跌逾17%,並抵消近幾周上漲的倫敦全球基準銅價溢價。 ●拍板對巴西50%關稅公告 8月6日正式生效 川普30日也簽署行政命令落實對巴西多數輸美商品的50%關稅,但豁免飛機、柳橙汁與能源等項目。此舉令許多巴西官員鬆一口氣。對巴西新關稅措施將自8月6日生效,並非原先川普所說的8月1日。 ●取消小額包裹豁免 8月29日起生效 白宮30日宣布,美國將暫停「小額豁免」條款,所有價值800美元以下、且非經由國際郵政寄送至美國的包裹,將開始適用「所有相關關稅」,新規自8月29日開始生效。 根據路透,透過郵政系統寄送的商品,未來將面臨2種關稅選項:一是依據商品原產國的有效稅率徵收從價關稅(Ad Valorem Duties);二是在未來6個月內,根據原產國稅率,課徵每件80至200美元不等的特定稅額。 ●美韓達成貿易協議 對南韓關稅降至15% 川普30日深夜宣布與南韓達成貿易協議,並對南韓商品關稅從25%降至15%,包含南韓出口汽車。 另外,根據川...
國際

颱風柯羅莎恐撲向日本 關東8/1起可能下大雨

日本氣象廳指出,今年第9號颱風柯羅莎正在遠離日本小笠原群島,以緩慢速度往北方移動,預測柯羅莎的暴風圈將在8月1日到2日間接近伊豆群島與關東地區等地。 根據日本氣象廳今天中午12時45分發布的颱風路徑潛勢預測圖,柯羅莎中午12時位於日本東部,中心氣壓98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25公尺、最大瞬間風速每秒35公尺。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氣象廳預測,柯羅莎將繼續增強並北上,暴風圈將在8月1日到2日之間接近伊豆群島,並在8月2日接近關東地區等地。 氣象廳也預測,伊豆群島與關東地區等地8月1日到2日恐降大雨,預估到2日中午前的24小時累計雨量,伊豆群島有望達200毫米、關東地區為150毫米,關東地區之後可能持續降雨。 伊豆群島與關東地區預計8月1日到2日會出現強勁風勢,伊豆群島與關東地區海上,8日1日最大風速可能分別達每秒27公尺與25公尺,最大瞬間風速恐分別達每秒40公尺與35公尺。 另外,氣象廳也預測伊豆群島與關東地區,8月1日可能分別出現波高7公尺與6公尺等高度不等的大浪。 氣象廳呼籲民眾提高警覺,注意暴風與巨浪,並充分留意大雨可能引發土石流、低洼地區淹水以及河川水位上升等災害。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近距離欣賞70台坦克、戰機!首爾「戰爭紀念館」歷史迷必去

1950年6月25日,「韓國戰爭」爆發,歷經3年的時光,犧牲無數生命之後,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簽訂停戰協定。韓國戰爭的故事、對於世界的影響深遠且複雜,絕非三言兩語就能解釋清楚,但若走一趟位於首爾的「戰爭紀念館」,勢必能對這件歷史重大事件,能夠有更深入的理解。 戰爭紀念館於1994年6月10日開館,佔地達3.3萬坪,全館規劃有室內區與室外區,采免費參觀,其中室內區則設有戰爭歷史室、6.25戰爭室、國軍發展室等11個展覽室;戶外區則有許多大型的主題藝術品,以及大量的真實武器、戰車、戰鬥機。其中最著名、高約11公尺的「兄弟像」以真人真事為背景,描述一對親兄弟因韓國戰爭而分開,並各自處於敵對陣營,但是卻在戰場上意外相遇,兄弟各自穿著大韓民國與朝鮮人民軍的軍服緊緊相擁。看似溫馨的背後,卻呈現出戰爭的殘忍傷害。 除此之外,戶外展區陳列約有70件大型軍事武器,多是當年實際參與戰爭的珍貴文物,類型囊括榴彈砲、反戰車砲、防空飛彈、兩棲戰車、裝甲運兵車、地對地導彈、直升機、運輸機等類型,總數約有70件,對於軍事迷而言絕對是一座巨大寶庫。另外在本館兩側迴廊,也設有莊嚴的戰亡者紀念碑,記載著約17萬名陣亡士兵與警察人員的姓名,以及在6.25戰爭室中陣亡的聯合國士兵的姓名。 戰爭紀念館內的展覽室,透過大量的實物展示、文字資料、數位科技等技術,依照不同主題進行介紹,能夠讓更多遊客快速認識韓國的發展歷史、韓國戰爭的背景、韓國的國軍發展等等內容。參訪者可以看見當年的武器、軍服,甚至是補給人員的相關配備與資訊,還有大量的照片。同時透過戰爭的慘痛經驗,讓民眾重新思考和平的珍貴,非常具有教育意義,因此可以看見許多學童前來參觀,亦有許多外國旅客造訪。 戰爭紀念館不僅真實傳達和平的重要性,也展現人民在抵抗敵人時所展現出的勇氣,同時紀錄許多生命的真實故事。除了適合歷史愛好者、軍事愛好者之外,民眾也能在...
國際

葡萄牙總理宣布 政府考慮9月承認巴勒斯坦國

葡萄牙總理蒙特內哥羅的辦公室今天宣布,葡國政府將就9月在聯合國大會承認巴勒斯坦國一事,諮詢總統和國會。 蒙特內哥羅(Luis Montenegro)辦公室發布的聲明表示,葡萄牙「正考慮承認巴勒斯坦國」,這道承認程序可能於9月在紐約舉行的第80屆聯合國大會期間完成。 法國、英國和加拿大近日陸續宣布,擬於9月聯合國大會承認巴勒斯坦國,如今葡萄牙表態可能跟進。 另一方面,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今天談到,由於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人道危機,以及一些國家推動承認巴勒斯坦國,以色列在外交上日益孤立。 瓦德福(Johann Wadephul)啟程訪問以色列前發布聲明表示,聯合國近日召開會議討論解決以巴衝突的「兩國方案」,此舉顯示「以色列日益居於少數派」。美國及以色列均抵制並缺席會議。 德國是以色列最堅定的外交盟友之一,但瓦德福指出:「鑒於以色列政府部分人士公開威脅吞併(巴勒斯坦土地),愈來愈多歐洲國家準備在未經事先磋商的情況下,承認巴勒斯坦國。」 有70多名以色列國會議員上周通過動議,敦促政府對其佔領的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強制行使主權。 瓦德福也重申德方立場,即「談判程序結束時才應承認巴勒斯坦國」。然而他也發表稍微更強硬措詞,堅持「現在就得展開這項程序」,且「德國也可能被迫回應單方面行動」。 此外,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今天呼籲歐洲聯盟(EU),因以色列在加薩戰爭的行為,暫停歐盟與以國簽署的聯合協定(AssociationAgreement)的貿易部分。 歐盟與以色列的聯合協定是界定雙方貿易及政治關係的框架。根據歐盟的資料,歐盟是以國最大貿易夥伴,占以方全球貿易近1/3。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俄8.8強震落石狂砸 海獅嚇爆跳海逃生畫面曝
國際

俄8.8強震落石狂砸 海獅嚇爆跳海逃生畫面曝

一群海獅在地震當下嚇得跳海逃生。(擷取自Uncensored News/X) 吳裕堯/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昨天(30日)上午發生芮氏規模8.8強震,地震所引發海嘯更是波及日本、台灣及夏威夷等地區。網路流傳一群海獅在地震當下為了躲避落石嚇到跳海影片,引發熱議。根據《獨立報》報導,這段影片是由一名在千島群島的安齊費羅夫島(Antsiferov Island)搭船的遊客所拍下,地震當下地面劇烈搖晃,山坡土石鬆動滑落,而下方聚集在岩岸邊休息的數十隻北海獅(Steller sea lions)被突如其來的意外嚇,慌張往海里跳。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日本千葉縣海岸也發生4隻鯨魚集體擱淺情況,當時引發是否與地震有關的討論,不過,當地警方說,鯨魚早在地震前就已擱淺,專家也認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鯨魚擱淺與地震之間有直接關聯,提醒大眾不要過度聯想。Dozens of Steller sea lions flee tsunami waves on Russia』s Antsiferov Island, captured in striking footageIts getting more and more dangerous #Tsunami pic.twitter.com/GKk6w5cX3X— Uncensored News (@Uncensorednewsw) July 30, 2025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韓美達成關稅磋商 學者、民眾看好

美國將對韓國徵收的對等關稅從先前預告的25%降至15%,韓國學者認為,這已是短期內最好的結果,一般民眾看到比預期好的結果,也大嘆終於比較安心。 美國原本預計從8月1日起對韓國收取25%關稅,但經過協商後將降為15%,汽車關稅也從25%降至15%,預計之後宣布的半導體、藥品關稅也談定採取最惠國待遇。 雖然將增加的關稅負擔勢必會對產業造成一定影響,但整體來說,韓國輿論對這次協商結果仍傾向看好。從事自營業的鄭小姐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指出,一開始看到美國要課徵25%關稅覺得很高,但現在降至15%,再加上看到媒體報導韓國對美國承諾的3500億美元投資大部分是透過貸款或擔保的形式,對整體財政負擔沒有想像中大,就覺得比較安心。 成均館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金暎漢表示,美國與韓國簽有自由貿易協定(FTA),商品出口至韓國享有零關稅待遇,如今要對韓國產品課徵15%關稅,這樣的協商結果在貿易上確實是相當不公平的,但至少在與日本或歐盟(EU)相比是類似水準,在與這些經濟體業者競爭時不至於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可以說韓國政府已經盡了短期內最大的努力。 但他也警告,既已開啟了這種不公平貿易的先例,之後很有可能反覆發生利用安保、國際紛爭等議題來施壓的類似狀況。 漢陽大學經濟金融學系教授李政桓也表示,這次協商結果沒有太多需要指責的部分,對等關稅爭取到與日本、歐盟相同水準的稅率,汽車、半導體等重要產業關稅也爭取到下調或最惠國待遇,也守住了最敏感的稻米、牛肉市場,整體來看沒有太大的損失,「現在最重要的應該就是如何實現向美國承諾的3500億美元投資」。 不過,也有學者對產業前景表達憂心。大德大學未來汽車學系教授李豪根就汽車關稅指出,韓國與日本面臨的最新關稅雖然同為15%,但日本汽車出口到美國原本就有2.5%的關稅,韓國則因為FTA為零關稅,成本增加的幅度有2.5個百分點的差距,價格競爭力可能受到影響;此外,汽車零組件的...
國際

鎖定伊朗石油航運網路 美祭新一波重大制裁

美國財政部今天宣布,對與伊朗石油出口相關的15家航運公司、52艘船、12名個人和53個實體,實施新一波重大制裁。 整體而言,受制裁對象涉嫌在17個國家逃避制裁,這些國家與地區,從巴拿馬、義大利到香港都有。此舉顯示川普政府在6月轟炸伊朗核設施之後,正在加倍「極限施壓」行動。 這波制裁廣泛針對沙姆哈尼(Mohammad HosseinShamkhani)的航運利益,他是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顧問夏卡尼(AliShamkhani)的兒子。 美國財政部表示,這是自2018年總統川普第一任政府以來,對伊朗祭出最重大的制裁行動。 財政部說,沙姆哈尼透過複雜的中間商網路,控制著龐大的貨櫃船和油輪船隊,這些中間商在世界各地銷售伊朗和俄羅斯的石油及其他商品。 財政部指控沙姆哈尼利用在德黑蘭的人脈和貪腐行為,牟取數百億美元的利得,其中大部分用於支持伊朗政權。 一名美國官員表示,這新一波制裁將讓伊朗石油出售「更加困難」。但美國政府預料全球石油市場不會受到持續性干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英國飛航管制系統技術故障 上百航班受影響

英國飛航管制系統今天發生雷達技術故障,導致倫敦等地主要機場航班中斷超過4小時,英國國家飛航服務公司(NATS)表示有上百航班取消。不過問題後來獲得解決,航班恢復起降。 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由於技術問題,英國國家飛航服務公司限制倫敦空域飛機數量。倫敦希斯羅(Heathrow)機場 、蓋維克(Gatwick)機場及愛丁堡(Edinburgh)機場等均受到影響。 根據航空分析公司睿思譽(Cirium),截至晚間7時30分(台灣時間31日凌晨2時30分)有67個起飛班機和55個抵達班機取消,同時部分航班被迫改道。 英國國家飛航服務公司2023年曾發生近10年來英國最嚴重的系統故障,造成數以千計乘客滯留機場。 由於目前正值英國暑假旅遊旺季,航空公司高層對航班取消情況大為不滿。 瑞恩航空(Ryanair)營運長麥馬洪(NealMcMahon)要求英國國家飛航服務公司執行長羅爾夫(Martin Rolfe)辭職,「乘客再度遭遇延誤與混亂情況,實在離譜」。 麥馬洪說:「顯然在2023年8月國家飛航服務公司系統當機後,沒有汲取任何教訓。」 易捷航空(EasyJet)營運長摩根(David Morgan)表示,「在這個繁忙且重要的旅遊季節」再度出現故障問題,「造成我們顧客不便,令人極為失望」。 他還說:「我們今天首要任務是協助我們顧客,同時也希望了解國家飛航服務公司將採取何種措施,確保問題不再發生。」 英國交通部發言人表示,正與國家飛航服務公司密切合作,了解故障原因以及對現有韌性系統的影響。 國家飛航服務公司發言人提供路透社更新消息時說,這次問題與雷達有關,在「我們迅速切換至備用系統後獲得解決,在此期間為確保安全而減少交通量」。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