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 11 月

國際

國際

川普:一看到中國遏止芬太尼成果 就撤除另10%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後,對中國因芬太尼問題而加征的關稅由20%降至10%。川普今天進一步表示,一旦看到中國遏止芬太尼流入美國的成果,「我們就會撤掉另外10%的關稅」。川習會30日在韓國釜山登場。川普(Donald Trump)會後表示,美國調降因芬太尼對中國加征的關稅,北京則承諾恢復購買美國黃豆、暫緩稀土出口管制及遏制芬太尼流竄。請繼續往下閱讀... 川普先前因芬太尼(fentanyl)流入美國而對中國商品加征20%的關稅。他在川習會後表示,立即將與芬太尼相關的關稅降至10%,還說,相信習近平會「非常努力地阻止這些致命物質流入」。川普昨天返抵美國,今天搭乘總統專機「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飛往佛羅里達州途中向媒體表示,他給中國很大的誘因去遏制並根除芬太尼問題,中國正積極處理。他說,和習近平對此議題進行了「很棒的對話」。一旦美國看到中國遏止芬太尼的成果,就會撤掉另外10%因芬太尼而制定的關稅。芬太尼是一種強效類鴉片止痛劑,效力比嗎啡高出50至100倍。近年來,與芬太尼相關的用藥過量問題在美國激增,川普重返白宮以來矢言打擊芬太尼濫用問題。據川普說法,美國目前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的關稅從57%降至47%。(編輯:徐睿承)1141101 來源:自由時報...
CNN:五角大廈同意向烏克蘭提供戰斧飛彈 只等川普做最終決定
國際

CNN:五角大廈同意向烏克蘭提供戰斧飛彈 只等川普做最終決定

美國海軍巡洋艦「聖喬治角號」2003年3月發射戰斧飛彈。(路透) CNN 10月31日引述3位知情美歐官員報導,五角大廈已向白宮表示,贊同向烏克蘭提供戰斧飛彈,評估此舉不會對美國軍備庫存造成負面影響,只待美國總統川普做出最終的政治決定。 根據報導,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則向白宮通報前述評估。2位歐洲官員表示,這項結果令美國的歐洲盟友感到振奮,認為美國現在不再有太多理由不提供戰斧飛彈。白宮和五角大廈未回應詢問。 戰斧飛彈射程可達約1600公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近來不斷爭取這項武器,希望能夠更有效地打擊俄羅斯境內的石油與能源設施。 川普10月中會晤澤倫斯基前幾天曾表示,美國擁有「大量戰斧飛彈」,可能可以提供給烏克蘭,但兩人在白宮共進工作午餐時,川普卻說他寧願不向烏克蘭提供戰斧飛彈,理由是「我們不想把保護國家的必要裝備給出去」。 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進行長時間通話一天後,就告訴澤倫斯基,不打算提供戰斧飛彈,至少目前不會。據報他當時明確表示,首要任務是外交,提供戰斧飛彈恐損及相關談判。CNN報導,普亭在通話中告訴川普,戰斧飛彈可能打擊莫斯科與聖彼得堡等主要俄羅斯城市,雖對戰場影響不大,但會損害美俄關係。 不過,知情官員透露,儘管五角大廈對庫存沒有顧慮,美國國防官員仍在研擬烏克蘭如何訓練並部署戰斧飛彈。並補充指出,要讓烏克蘭能有效使用戰斧飛彈,仍有多項作戰問題需要解決。...
金融時報:俄堅持烏割地惹怒美方 以致布達佩斯峰會取消
國際

金融時報:俄堅持烏割地惹怒美方 以致布達佩斯峰會取消

美國總統川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亭8月在阿拉斯加峰會後召開聯合記者會。(路透)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由於俄羅斯在烏克蘭議題上採取強硬立場,美國總統川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亭原定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行的峰會取消。 金融時報引述熟悉相關情況的人士說法,指出這項決定是在美俄兩國外交官進行了一次氣氛緊張的通話後做出的。然而,路透無法立即核實金融時報的報導。美國白宮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俄羅斯官員也暫未對此事發表評論。 由於俄方堅持在烏克蘭議題上的要求,包括以烏克蘭放棄更多領土作為停火條件,原定於本月舉行的布達佩斯峰會因此擱置。 川普支持烏克蘭呼籲以目前戰線為基礎停火。 金融時報指出,川普和普亭同意在布達佩斯會面討論如何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幾天後,俄國外交部對華府發出一份備忘錄,強調了同樣的要求,以處理普亭所說他入侵烏克蘭的「根本原因」,要求包括領土讓步、大幅裁減烏克蘭武裝部隊及保證烏克蘭永遠不會加入北約(NATO)。 金融時報補充,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和俄國外交部長拉夫洛夫通話後,美方取消了布達佩斯峰會。魯比歐在通話結束後向川普表示,俄方沒有協商意願。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本月表示,儘管烏克蘭願意進行和談,但不會按俄方要求首先從更多領土撤回駐軍。 ▼收聽一洲焦點播客版(Podcast):...
俄羅斯出動9M729飛彈攻擊烏克蘭 基輔官方首度證實
國際

俄羅斯出動9M729飛彈攻擊烏克蘭 基輔官方首度證實

俄羅斯當局2019年展示SSC-8/9M729巡弋飛彈的部分零件。路透 烏克蘭外交部長西比哈指出,俄軍近月出動曾促使美國總統川普在第一次總統任期退出核子軍備控制條約的巡弋飛彈攻擊烏克蘭。這是基輔官方首次證實俄軍在戰場上使用9M729飛彈。 另一名烏克蘭高級官員告訴路透,8月以來,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射23枚9M729飛彈;2022年亦曾出現2次發射紀錄。俄羅斯國防部對此未立即回復書面詢問。 川普2019年以俄國早已部署9M729巡弋飛彈違反條約為由,率美退出中程核飛彈條約(INF Treaty)。 根據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飛彈威脅」(Missile Threat)網站資料,9M729可搭載核彈頭或傳統彈頭,最大射程達2500公里。一名軍事消息人士透露,俄軍10月5日發射的1枚9M729飛彈飛行超過1200公里後,落入烏克蘭境內。 西比哈(Andrii Sybiha)在書面聲明中指出:「俄羅斯近月動用中程核飛彈條約中禁止的9M729飛彈攻擊烏克蘭,顯示(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對美國及美國總統川普為終結戰爭所作外交努力的蔑視。」 西比哈告訴路透,基輔支持川普提出的和平方案,並主張應對俄羅斯施加最大壓力,促使其結束戰事。他強調,提升烏克蘭長程打擊能力,有助迫使莫斯科停戰。 烏克蘭多次呼籲華府提供未列入中程核飛彈條約限制的長程「戰斧」(Tomahawk)巡弋飛彈,因該型飛彈當時僅能從海上發射。俄羅斯則警告此舉將造成「危險升級」。 西方軍事分析人士指出,在川普推動和談之際,俄羅斯動用9M729擴大長程攻擊軍火庫,除強化對烏克蘭的打擊能力外,也向歐洲釋放威懾信號。 智庫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資深研究員奧伯克(William Alberque)指出:「我認為普亭試圖藉此升高談判的壓力。」他還說,9M72...
國際

俄關切川普稱重啟核試 專家研判應是測載台非核彈

美國總統川普稱已令五角大廈重啟核試,引起俄國關注。克里姆林宮警告,若打破冷戰時期的核試禁令,俄方將采相對應行動。專家研判川普所謂的測試應是指載台而非核彈。川普30日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峰會前表示,他已指示五角大廈恢複核子試驗。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在社媒「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美國擁有的核武數量超過任何國家……俄羅斯排第2,中國居第3且相當後面,但5年內可追上。由於其他國家的試驗計劃,我已指示戰爭部(五角大廈)開始在平等基礎上進行我們的核武試驗。這項程序將立即展開。」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30日在記者會被問及川普恢複核試言論時表示,川普在聲明中提到其他國家據稱正在進行核武試驗,「但截至目前,我們並不知道有任何國家正在核試」。他說:「如果他指的是海燕(Burevestnik,俄國26日宣布測試成功的核動力巡弋飛彈)試射,那絕不是核試。所有國家都在發展防禦系統,那並非核試。」培斯科夫說,美國有權做「基於自身主權的決定」,但他重申俄羅斯總統普丁立場—如果有人放棄核試禁令,俄羅斯將採取相應行動。但培斯科夫未進一步說明俄方將作法。被問及這是否意味俄國與西方間的新一輪軍備競賽開端時,培斯科夫回答「不是」。隨地緣政治緊張升高,核武大國間乃至未簽署「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PT)卻在發展核武的國家(如印度與巴基斯坦),都持續在對現有核武升級與新武器研發。美、英與俄國最初於1963年簽署「局部禁止核試條約」(Partial Test Ban Treaty),禁止除地下外的一切核試,是後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的前身。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目前有178個國家批准,美國自1992年起正式停止核試,中、俄自1990年代以來也...
國際

美軍拉美轟毒梟只向共和黨簡報 民主黨批違背傳統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就美軍對加勒比海上疑似毒品船隻動武,舉行一場僅限共和党參加的簡報。民主黨重量級議員華納今天抨擊這種作法凸顯「國安領域日益黨派化」的危險趨勢。路透社報導,維吉尼亞州聯邦參議員、前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華納(Mark Warner)今天舉行記者會,談及29日在華府舉行的簡報,稱「這不是制度該有的運作方式」。請繼續往下閱讀... 華納說:「當攸關應否讓美國軍人陷入危險的決策摻進黨派色彩時,反而會讓軍人子弟更不安全。」他表示,行政部門昨天在簡報中說明動武的法源,不解何以這類資訊需列為機密。美軍近幾周在拉美沿岸攻擊疑涉販毒的船隻,已知造成近60人罹難,也導致美國與委內瑞拉、哥倫比亞之間的緊張升溫。美國國會議員、尤其民主黨人一直要求政府提供更多攻擊任務相關的資訊。傳統上無論何黨執政,美國政府在重大國安行動時,通常會向參眾兩院情報委員會正副主席、眾院議長和少數黨領袖、參院多數黨領袖和少數黨領袖組成的所謂「八人幫」簡報,也常向所有國會議員舉行機密報告。白宮發言人凱利(Anna Kelly)被問到時未直接說明何以29日的簡報排除民主黨議員,反指責民主黨人「在為外國毒品走私者開脫」。她表示,行政部門已舉行過6場跨黨派簡報,並計劃再舉辦更多場次;同時國防部也已安排高層官員回答議員的問題。五角大廈發言人則表示,他們已進行過跨黨派簡報,且將持續舉行。不過五角大廈也未回應為何29日只有共和黨人與會簡報的質疑。五角大廈對攻擊行動鎖定目標者的公開資訊極少,只承認其中有部分來自委內瑞拉、哥倫比亞與厄瓜多;川普政府堅稱遭攻擊者是在運輸毒品,卻未提供證據,也未公開說明為何選擇直接攻擊這些船隻,而非攔截並逮捕船上人員。兩党參議員們已分別提出決議案,援引美國憲法規定宣戰權屬於國會而非總統為由,...
國際

美財長:中國未來3年購7500萬噸黃豆 回復正常量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會談,中方表示願恢復採購美國黃豆。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中國承諾未來3年每年對美黃豆採購量恢復至正常水準。貝森特在福斯財經新聞網(FBN)表示,中國同意今年(從現在起到明年1月)向美國購買1200萬噸黃豆,並在接下來3年每年至少購買2500萬噸。請繼續往下閱讀... 紐約時報指出,雙方協議的最終條款尚未公布,看起來是中國的採購量將回到川普今年回鍋並發動新一輪貿易戰之前的水準。以金額計算,黃豆是美國對中國最大的出口商品,去年出口額達126億美元。但隨全美在秋季進入大豆收成,去年佔美國黃豆外銷52%的中國卻缺席,5月以來對美黃豆採購降至零。在川普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後,中國轉向巴西購買。失去中國這個主要買家,使美國農村地區憂心類似1980年代的農業危機重現,許多農場恐因此破產。川普政府原本準備提供聯邦補助金,協助農民撐過今年收成季,但相關計劃因聯邦政府關門而被擱置。貝森特所說中國今後3年每年將購買2500萬噸的數量,大致與中國近年來每年購買2500萬至3000萬噸的水準相符。Axios新聞網引述美國農業部數據指出,2019至2020年間,中國的黃豆進口量增加逾50%,突破3400萬噸,但在接下來幾年裡有所下滑,降至約2600萬噸左右,今年更是因美中貿易爭端出現「斷崖式下跌」。(編譯:陳亦偉)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美政府削減難民收容上限至7500人 優先考慮南非白人

美國總統川普的政府將下個財政年度的難民收容上限訂在7500人,並優先考慮南非白人,與前任總統拜登設定的12萬5000人上限相比,顯著調降,同時也創下紀錄新低。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川普政府今天發布的公告中並未說明削減的原因,但稱此舉「從人道考量來看具正當性,或是符合國家利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川普今年1月簽署行政命令,暫停美國難民安置計劃,並稱這麼做可讓當局優先考量國安及公共安全。之前最低的難民收容上限是由第一任川普政府在2020年創下,當時為2021財政年度分配了1萬5000個名額。根據登載於「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網站的最新公告,下個財政年度的7500個名額「主要」將分配給南非白人(Afrikaner)及「其他在各自祖國遭遇非法或不公平歧視的受害者」。川普今年5月曾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批評南非總統拉瑪佛沙(Cyril Ramaphosa),宣稱該國白人農民被殺害且遭受「迫害」。面對這類指控,南非政府強烈否認。美國接納南非白人的政策,引來難民倡議團體抨擊不公。有人主張,如今美國實際上已對其他在母國遭受迫害或面臨潛在危險的群體關上大門,甚至包括曾在阿富汗及中東幫助過美軍的昔日盟友。為難民發聲的全球庇護所(Global Refuge)總裁兼執行長維納拉賈(Krish O\'Mara Vignarajah)今天表示,「這項決定不只是降低難民收容上限」,「它也讓我們的道德地位降低了」。南非政府尚未對此公告做出回應。(編譯:楊昭彥)1141031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加拿大總理拚降低對美依賴 10/31在韓國會習近平

加拿大總理辦公室今天宣布,總理卡尼(Mark Carney)將於韓國時間31日下午4時(格林威治標準時間7時)在當地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路透社報導,卡尼本周稍早抵達亞洲,盼在該地區深化貿易及安全關係。加拿大現正努力降低對美國的高度依賴,並尋找新的市場,而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加拿大第2大貿易夥伴。請繼續往下閱讀... 卡尼曾多次強調,有必要在多年關係不佳之後,重新啟動與中國的廣泛交流。在卡尼的前任杜魯道(Justin Trudeau)執政期間,曾有加拿大公民遭中國政府拘留和處決。加拿大安全機關也認定中國干預過至少2次加拿大聯邦選舉。習近平更曾公開訓斥杜魯道,指控對方將兩人談話內容泄露給媒體。加拿大去年表示,將對中國電動車徵收100%關稅。一年過後,中國於今年8月宣布對加拿大油菜籽徵收反傾銷保證金。根據加拿大政府的說法,兩國高階官員本月曾商討油菜籽與電動車爭端,但並未透露立刻會有突破的跡象。加拿大外交部長安南德(Anita Anand)幾周前訪問北京時,中國外長王毅表示,中國願與加拿大加強溝通、排除干擾並重建互信。(編譯:楊昭彥)1141031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葉騰有望成荷蘭最年輕總理 中間路線面臨右派挑戰

荷蘭國會大選開票仍在進行,葉騰領導的民六六黨(D66)以些微幅度領先對手自由黨(PVV),他更被看好可望成為荷蘭史上最年輕的總理。然而極右派陣營依舊強大,葉騰即便出任總理,未來勢必仍受到牽制。截至荷蘭時間10月30日晚間7時,葉騰(Rob Jetten)領導的中間派民六六黨領先主要對手-極右派領袖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所屬的自由黨-約1萬5000票左右。以目前國會的分配席次來看,兩黨均拿下26席。請繼續往下閱讀... 剩餘零星還未完成開票的城市,以及約13.5萬張的海外選票,將左右最後的結果。預計要到下周才會完成所有的開票作業。荷蘭新聞(Dutch News)的報導形容,民六六黨達成了「驚人的逆轉」,從選戰初期只排在所有政黨的第5名,甚至有部分分析認為民六六黨的席次將比自由黨少約18席。然而隨著選戰進行,民六六黨的支持率穩步增加,在選前幾周更是急速飆升。葉騰被視為是促成這個逆轉的關鍵人物。他將競選策略鎖定「中間選民」,在移民議題的立場採取「嚴格但公平(tough but fair)」,同時提出推動廉價的再生能源、教育與科技投資等政策,成功吸引了中間立場的選民,甚至是不滿原先支持政黨過度右傾的選民,以及本來不打算投票的民眾。另一個關鍵在於,荷蘭不少選民對於政治現狀感到倦怠,特別是對過去兩年極右聯合政府停滯與內鬥的失望。葉騰抓住了這個機會,喊出了「它是可行的(Het kan wel)」,強調「對荷蘭的政治應該更有信心,要討論如何讓國家更好,而不是整天彼此攻訐」。他強調民眾並非憤怒,而是感到失望。雖然開票尚未結束,民六六黨與自由黨,誰將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也還有懸念,然而有多個政黨事先宣告,不會與自由黨合作,這使得由自由黨領導組閣的可能性,一開始就大幅下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