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6 8 月

國際

國際

美艦紐奧良號沖繩海域失火 暫無人員傷亡消息

美國海軍第7艦隊今天證實,兩棲船塢運輸艦「紐奧良號」(USS NewOrleans)在日本沖繩附近海域失火,尚無人員傷亡消息。日本海上保安廳稱已接獲紐奧良號的求援通報。 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USNI News)報導,海軍發布聲明表示,「8月20日下午,船員們在日本沖繩附近應對紐奧良號上的火災。我們掌握更多細節後將對外說明。」 另據日本放送協會(NHK),目前並未傳出人員傷亡;海軍發言人也未立即回應USNI News有關船員狀況的詢問。 NHK電視台的畫面顯示,紐奧良號位於沖繩縣宇流麻市白灘(White Beach)海軍基地附近海域,還有2艘拖船朝著艦首發射水砲。 日本海上保安廳告訴NHK,他們是在當地時間下午5時左右接獲紐奧良號的求援通報。 紐奧良號是部署在日本佐世保基地的美國海軍兩棲船艦之一。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川普稱風電、太陽能發電「世紀騙局」 指控光電殘害農民

美國總統川普20日在自創社群媒體真實社群發文說,「我們不會同意風力或摧殘農民的太陽能發電。美國愚蠢的日子過去了!」 川普說,建造並仰賴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發電的州,電力和能源成本都出現破紀錄增長,指控這是「世紀騙局」。 川普並在後續發文引述一段美國環保署長李修頓的發言;李修頓說,川普第2任期的環保署將「終止所有充斥浪費和濫用的綠色非法基金。目前已取消至多290多億美元,這是環保署年度營運預算3倍以上」。 川普1月20日回任後就宣布「全國能源緊急狀態」,表明將大規模開採石油、天然氣來解決空前的通膨問題。川普當時說,通膨是因為大量的過度支出、能源價格飆升所致,「我們就要鑽,用力鑽」。...
國際

德外長再批中國 指在南海台海強硬作為威脅歐洲利益

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今天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表示,中國在南海的強硬作風及在台灣海峽製造緊張,對國際安全及歐洲利益構成威脅。 法新社報導,瓦德福(Johann Wadephul)與印尼外長會談後表示:「在印太地區這裡發生的事對歐洲安全有直接影響,反之亦然。中國在南海從軍事上展現越來越強硬作風,不只威脅到亞洲安全,也有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他還指出,由於不可或缺的貿易路線正是穿過這塊區域,因此中國的行徑也構成經濟風險。 瓦德福進一步表示,台海摩擦亦是如此,「任何情勢升溫都會對全球安全與繁榮帶來嚴重後果,也會直接影響德國和歐洲的利益」。 近幾年中國經常出動戰機、艦艇和海警船到台灣附近,並數度在台灣周圍舉行大型軍演。 瓦德福18日才在日本東京指責中國「作風日益強硬」及試圖「單方面改變」亞太地區邊界,引發北京痛批德國。他今天的發言很可能造成兩國間摩擦加劇。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川普反悔!美「最低介入」對烏安全保證 歐洲怨情況倒退嚕

美國國防部負責制定政策的次長柯伯吉20日晚間表示,美國打算在對烏克蘭的安全保證上扮演最低限度的角色,這是迄今最明確的跡象,顯示歐洲將必須挑起維繫基輔長久和平的重擔。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20日舉行一場小型會議,與會的柯伯吉在會中回應歐洲軍事領袖時發表上述言論。據歐洲官員與知情人士說,當時英國、法國、德國與芬蘭的國防長官敦促美方披露,將提供多少部隊與空中資產,協助烏克蘭維持與俄羅斯的和平協議。 六名美國與歐洲官員透露,20日的那項會議與21日一場倉促安排的北約會議,讓盟友日益擔心,一旦俄羅斯結束入侵,美國總統川普會把確保長期和平的責任交由歐洲承擔。 一名北約外交官員表示:「現在越來越清楚的現實是,最終要靠歐洲在地面上實現對烏克蘭的安全保證,美國並未徹底承諾任何事。」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指出,川普18日承諾美國將派兵烏克蘭協防,卻在19日反悔,表態不會有美軍駐烏,但將對駐紮烏國的歐洲部隊提供空中支援。 一名歐洲官員直言:「不知道這讓我們處於什麼位置,情況大概又回到今年春天談的歐洲志願聯盟。」美國總統川普(如圖)18日在白宮會晤烏克蘭與歐洲領袖。法新社...
國際

印尼進口冷凍蝦恐遭放射性污染 美當局緊急召回

美國衛生當局今天下令召回一批自印尼進口、在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銷售,且可能遭放射性物質污染的冷凍蝦產品。 法新社報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在官方網站上公布,這批冷凍蝦是由印尼PT. BahariMakmur Sejati公司進口,並透過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在美國13個州銷售。 FDA的公告指出,由於進口蝦產品檢測到放射性同位素銫-137(Cesium 137),因此下令召回。 FDA強調,這些蝦子檢測到的銫-137濃度極低,不會對消費者構成「急性危害」。 根據FDA的說法,這間印尼公司進口並在美國銷售的蝦產品並未檢測出放射性物質;但該公司的產品「似乎在不衛生的條件下製備、包裝或儲存,因此可能遭到銫-137污染,並構成安全隱憂」。 FDA指出,長期來看,即使是低劑量的銫暴露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FDA已要求沃爾瑪全面召回這款蝦產品,並呼籲已購買該產品的消費者將其丟棄。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美露營車產業助長森林砍伐 印尼婆羅洲雨林受威脅

根據環境保護非營利組織的新調查,來自部分美國頂級露營車品牌的熱帶木材需求,正在助長印尼婆羅洲(Borneo)島的森林砍伐現象。 法新社報導,總部設於英國的非營利組織Earthsight及印尼非營利組織Auriga Nusantara在昨天晚間發表的報告中指出,露營車產業是美國最大的熱帶木材消費產業。 他們表示,有證據顯示,在印尼發現的熱帶「柳桉木」(lauan)膠合板,可能被用於Jayco、Winnebago與Forest River等主要品牌露營車的地板、牆壁與天花板。 Earthsight負責人勞森(Sam Lawson)在新聞稿中表示:「愛好大自然的露營車車主要是知道他們的嗜好可能會摧毀雨林,必定會大感震驚。」 「美國露營車巨擘必須擺脫1980年代的做法,並像其他美國企業一樣,實施數十年來一直沿用至今的最低可永續發展標準。」 印尼是世界上與採礦、農業和伐木相關的森林砍伐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並被控放任企業在婆羅洲經營,卻幾乎不加以監管。 婆羅洲島擁有世界最大的雨林之一,是紅毛猩猩、長鼻猴、雲豹、豬尾獼猴、狐蝠,以及全世界體型最小的犀牛的棲地。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印度慶祝清潔能源里程碑 但燃煤發電仍佔主導地位

印度的減碳進度加快,非化石燃料已佔其能源裝置容量的一半,比原定時程提前數年。儘管如此,這個世界第3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仍高度依賴燃煤發電。 法新社報導,印度7月公布,全國484.8 GW(百萬瓩)能源裝置容量有一半來自非化石燃料,其中太陽能達119 GW占最多,高居全球第3;其次依序是水力、風力與核能,但核電佔比不到2%。 消息公布後,印度再生能源部長約希(PralhadJoshi)宣告:「這是印度能源轉型之旅的1個裡程碑。」 印度也正在1塊荒地上建造世界最大太陽能與風電場之一,總面積相當於整個新加坡。然而,印度的科學暨環境中心(Centre for Science and Environment,CSE)氣候專家格絲瓦米(Avantika Goswami)表示:「整體而言,再生能源的實際發電量仍然相當低。」 印度潔凈能源發電能力雖然大增,但儲能容量卻仍未追趕上。太陽能與風電只在對的天候下才能帶來穩定電力,但印度儲能容量僅50萬5000度(MWh),遠低於其再生能源發電能力。 因此,印度這個世界人口最多國家依舊得靠燃煤來滿足電力需求,這也是為何印度近3/4電力仍來自重污染的燃煤電廠。 印度目前是全球第2大煤炭消費國,且用量非但沒有減少,據印度煤炭部(Ministry of Coal)的資料,印度去年還將煤炭產量提高5%,開採量達10億噸。 印度煤炭部直言:「煤炭仍然十分重要。...它是印度能源結構的重要支柱,供應全國逾74%的電力,支撐鋼鐵與水泥等關鍵產業。」 印度碳排量僅次於中國與美國,卻仍然高度依賴燃煤,使其減碳難度在全球而言不低。印度目標最晚2030年達成碳排減少45%,但這是項艱巨挑戰。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瑞典基魯納教堂遷移 吸引上千名民眾觀賞

瑞典北部城市基魯納一座113年歷史的教堂19日啟動遷移至新市區,由於工程浩大以及教堂具重要精神象徵,遷移過程在網路完整直播,吸引上千名觀眾收看,當地也舉行數天慶祝活動,紀念歷史性的一刻。 基魯納(Kiruna)位在瑞典北部,是瑞典北極圈中最大的城市,也是瑞典重要的礦區,市區在2004年因受採礦出現安全問題,市民如何與礦區共存議題受到關注。 2022年基魯納在原來市區3公里以外的地方,規划了新市區,並計劃將舊市區遷移到新地點。在市中心遷移中,有許多具有歷史價值與精神象徵的建築物被完整保留並整棟遷移到新市區,基魯納教堂就是其中一個。 基魯納教堂建於1912年,在1950年被瑞典人票選為最喜歡的建築。 基魯納教堂寬約40公尺,高35公尺,重量達672公噸。此次遷移的距離是5公里。教堂內部做了加固措施,管風琴與祭壇畫都跟沒有拆卸下來,跟著教堂一起移動。加固支架與樑柱加上教堂本身的重量高達1250公噸。 教堂被放置在大型液壓平板拖車上,根據瑞典電視台(SVT)報導,教堂下方一共有224個輪子同時在滾動。整個移動的過程由作業員用遙控器操控,整個教堂就像一輛超大型遙控車以時速0.5公里的速度緩慢前進。 從19日上午當地時間8點開始,下午5點工班下班後,教堂停駐在路上過夜,20日上午繼續工程,至當地時間下午2點40分左右到達新的地點。 負責遷移工程的瑞典礦業集團(LKAB)除了工程之外,也在基魯納舉辦各種相關活動,從17日開始就有包括路跑、演唱會、教堂禮拜、美食廣場等活動,許多觀光客湧入當地,見證教堂遷移。 遷移現場也開放民眾觀賞,瑞典電視台更是派出32架攝影機,全程直播遷移工程。 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f)也在20日到達基魯納教堂遷移現場,他表示,這座教堂有特殊意義,可以遷移保留很不簡單。他樂見未來城市與礦業可以持續共同發展。 遷移工程歷經8年準備,...
國際

高盛點名台幣和韓元 美元疲軟下最具吸引力

高盛集團表示,高息差新興市場貨幣仍然容易受到經濟成長憂慮的影響,但在美元走弱的基本預期下,套息策略將能有好表現。 策略師Teresa Alves撰寫報告指出,隨著美國前端殖利率走低,以及基準貨幣走強,表現落後的亞洲貨幣,與在拉丁美洲(LatAm)以及中東歐與中東非洲(CEEMEA)表現強勁高息差新興貨幣之間的差距,會逐步縮小。 她認為,亞洲貨幣對該投行預測的人民幣升值和美國前端殖利率下滑情境最為敏感。其中,高盛對韓元和台幣的觀點最為積極,預計泰銖將表現落後。 如果關稅結果能較預期溫和,她看好印度盧比的升值趨勢能持續。美元走弱的情境下,高盛預期台幣和韓元會勝出,泰銖表現落後。路透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美原油庫存下降 國際油價走高

美國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600萬桶。與此同時,交易員持續關注旨在結束俄烏戰爭的談判進展,國際油價今天走高。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10月結算價上漲1.5%,收報每桶62.71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10月交割價上揚1.6%,收在每桶66.8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