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國際

國際

紐時:美國高關稅將上路 台、日、歐、印等仍可達成協議

「紐約時報」報導,印度、歐盟、台灣與日本仍可能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避免部分稅項;但各國即使有協議,美國關稅仍可能顯著提高,半導體與醫藥等重要產業,可能在月底面臨個別關稅。 美國財政部公布資料顯示,2025年美國財政年度關稅收入已達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9400億元),6月單月關稅收入首次達到272億美元。各界預期多國關稅若依照白宮公布的稅率徵收,年度收入可達3000億美元。 美國歲入因開徵高關稅增加,過去兩周,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已向逾20國寄出8月1日將依新稅率課徵進口關稅信函,主要貿易對象如日本、韓國、歐盟、加拿大與墨西哥面臨新稅率,仍希望完成貿易協商。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印度、歐盟、台灣與日本仍可能達成協議,以避免部分稅項。 報導指出,由美國與英國、越南的貿易框架可看出,即使有協議,美國對貿易夥伴的關稅仍可能顯著升高。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Budget Lab)統計,川普1月20日上任後,美國有效關稅稅率由2.5%劇烈升至16.6%;第一任期因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平均僅由1.5%升至2.5%。 如果8月1日起課徵對等關稅,有效稅率將提高至20.6%,將是1910年後的最高紀錄,也高於造成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史慕特-霍利關稅法案」(TheSmoot-Hawley Tariff Act)。 各國政府與企業仍期待協商後出現較低稅率,但紐時指出,川普政府看來沒有時間、空間與多個面臨高關稅威脅的貿易夥伴繼續洽談;華府瀰漫一種氣氛:川普打算透過高關稅封殺外國商品銷美,而非達成協議促進經濟及開放市場。 此外,除了對等關稅,川普政府似乎將在7月底對重要產業,如半導體、醫藥、飛機、原木與其他項目徵收特別進口關稅。 貿易代表署(USTR)前官員、保守派智庫美國羅盤(American Compass)學者迪普拉希多(MarkDip...
國際

澳洲總理訪北京會習近平 尋求對話和合作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今天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表示,坎培拉與北京關係必須以「對話」為核心。習近平也表示,中國準備好與澳洲合作深化雙邊關係。 法新社報導,儘管地緣政治緊張情勢依舊高張,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就任後第2次中國行尋求提升近日趨於穩定的兩國貿易關係。 過去十年北京和坎培拉關係摩擦不斷,兩國就廣闊太平洋地區的議題方面,在國家安全、國家利益上屢屢出現分歧。 去年12月中國取消澳洲岩龍蝦進口禁令,標誌兩國自2017年起爆發破壞性貿易戰以來,最後一道障礙獲得移除。 艾班尼斯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晤習近平時表示,他樂見「澳洲有機會闡明其觀點和利益」。 執政的中間偏左工黨(Labor Party)領導人艾班尼斯說:「澳洲珍惜我們與中國的關係,將在我們國家利益指引之下,以冷靜、一致方式繼續與其靠近。」 他指出:「能夠就對我們、對我們區域穩定和繁榮而言都至關緊要的議題,進行這些直接商討相當重要。猶如您和我之前同意的,對話必須是我們關係的核心。」 習近平稱許兩國改善關係帶來「福祉」,強調雙方關係已經「走出低谷、實現轉圜」。他說:「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化,都應該堅持這個大方向不動搖。」 路透社報導,艾班尼斯到訪前夕,中國就一再暗示在深化合作方面立場開放。國營「中國日報」(ChinaDaily)今天在評論文章中指出,艾班尼斯此行凸顯出政治體制不同的國家同樣可以合作。 然而,中國軍事擴張以及澳洲華裔作家楊恆均遭到中國關押等問題,長期令澳洲引以為憂。 與此同時,坎培拉就外國對關鍵礦產的投資審查趨嚴,並且矢言收回一座澳洲港口的中企經營權,也都令北京不滿。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川普關稅動作頻出招 亞股走勢不一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揚言對歐洲聯盟(EU)和墨西哥課徵30%關稅,歐股今天大多收黑,亞洲股市則走勢分歧。 法新社報導,川普上周才宣布對銅課徵50%關稅,並宣布巴西關稅稅率50%、加拿大稅率35%,以及可能對藥品課徵200%關稅。 儘管專家警告,川普關稅措施恐對全球經濟帶來打擊,市場投資人仍大多樂觀預期各國將可在8月1日關稅大限前達成協議。 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Leyen)強調,歐盟仍希望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歐盟昨天宣布繼續延後實施反擊美國的鋼鋁關稅,以釋放善意。 歐盟官員5月曾揚言,倘若貿易談判破裂,將對價值約1000億歐元的汽車、飛機等美國商品開徵關稅。 分析師也指出,雖然川普早在首個任期內就已與墨西哥和加拿大達成貿易協議,他仍揚言祭出關稅。 最新出爐數據顯示,華府和北京達成互降關稅的暫時性協議後,中國6月出口增幅超乎預期。其中包括對美國出口成長32.4%。中國對美國出口5月呈現衰退。 與此同時,投資人也密切關注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動態。川普再度批評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Powell)降息速度不夠快,還說「我希望他(鮑爾)請辭…他應該辭職。」 亞股今天走勢不一,香港、上海、首爾、新加坡、馬尼拉、雅加達都收漲。東京、雪梨、台北和威靈頓股市皆收跌。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歐盟考慮就加薩戰爭對以色列採取行動 但仍存在分歧
國際

歐盟考慮就加薩戰爭對以色列採取行動 但仍存在分歧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拉斯提出10項可能對以色列採取的措施。(法新社) 〔編譯謝宜哲/綜合報導〕歐盟各國外交部長將於15日討論針對以色列在加薩戰爭中採取的行動的應對措施,但很可能因分歧問題不會就任何方案達成協議。根據《法新社》報導,在以色列被發現以人權為由違反雙方合作協議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提出10項可能採取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暫停協議或限制貿易聯繫、制裁以色列部長、實施武器禁運等。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人們對加薩走廊災難日益憤怒,但歐盟各國在如何應對以色列問題上仍存在分歧,目前似乎還沒有達到採取行動臨界點。以色列如何履行對歐盟的承諾,改善向加薩的人道主義援助,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討論基調。以色列在與哈瑪斯戰爭中嚴重限制援助,加薩200萬居民面臨人道主義危機。卡拉斯10日表示,她已與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Gideon Saar)達成協議,將開放更多入境點並允許更多糧食進入加薩。卡拉斯14日說,看到一些好跡象,有更多卡車進入加薩。約旦外交大臣薩法迪(Ayman Safadi)14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與鄰國會議上指出,加薩局勢仍然是災難性。薩爾在同個會議上聲稱,相信以色列將避免歐盟採取進一步行動。雖然歐盟目前似乎無法對以色列採取任何進一步行動,但光是走到這一步就已是邁出重要一步。直到3月以色列與哈瑪斯停火協議破裂後,歐盟才同意重新審查與以色列合作協議。在此之前,支持以色列國家和傾向巴勒斯坦國家之間的深刻分歧,阻礙歐盟行動。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全球貿易戰及俄羅斯供應風險減弱 國際油價挫跌

美國總統川普重新點燃全球貿易戰之際,他今天稍早施壓俄羅斯與烏克蘭停火的計劃中,並未包括直接針對俄國能源出口的新措施,國際油價今天呈現下挫。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8月交割價下跌1.47美元,來到每桶66.98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9月交割價下挫1.15美元,來到每桶69.21美元。
國際

英媒:北韓獲俄協助顯著提升核軍力 威脅區域安全

英國「泰晤士報」引述烏克蘭軍情局分享的情資報導,派赴俄羅斯一同攻擊烏克蘭的北韓軍隊在數個月實戰經驗後,已「大幅」提升自身的核武和常規作戰能力。 此外,北韓與俄羅斯持續深化軍事和軍工業合作,這除了加速北韓的先進武器生產,也讓北韓的彈道飛彈打擊精準度及無人機作戰能力得以顯著提升,對南韓、駐韓美軍及整個區域安全造成更大威脅。北韓在強化海軍和情報能力方面,同樣獲得進展。 泰晤士報(The Times)取得的情資指出,北韓與俄羅斯的合作明顯提高了「美國及美國的區域盟友南韓和日本」面臨的威脅;未來北韓很有可能在對外政策會更願意動用軍事力量。 根據烏方情資評估,美國及美國在歐洲、亞州的盟友對北韓派兵涉入烏克蘭戰爭缺乏強力回應,這相當於鼓舞了北韓。此外,俄羅斯與中國的戰略大方向是企圖使美國在全球分身乏術,而北韓正往這個方向靠攏。 情資顯示,至少已有9500名北韓官兵(皆屬特種部隊)參與在俄羅斯庫斯克州(Kursk)的對烏軍事行動,其中約有4000人傷亡。不過,北韓部隊有能力快速學習,如今已能在大規模無人機攻勢下,較以往更有技巧地掩蓋自身行動,並使用無人機提高對戰場的實況掌握。 「泰晤士報」報導,烏方預計未來幾個月,北韓將增加對俄部署約3萬名官兵,其中許多人將參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規劃在9月舉行、名為「西部」(Zapad)的聯合軍演。 2021年秋,俄羅斯曾利用「西部」軍演掩護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準備。北韓加入今年軍演的可能性讓外界擔憂局勢恐進一步升高。此外,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6月訪問北韓時曾宣布,北韓將派遣總計約6000名營建工人、工程師、掃雷人員等,赴俄協助「重建」。 另一方面,根據烏克蘭情資,未來3個月預計將有新一輪北韓供應的砲彈運抵俄羅斯,總計約150萬枚。 俄羅斯協助北韓提升軍事科技能力,包括可攜載核彈頭的北韓KN-23彈道飛彈性能。「泰晤士...
國際

越股上周連漲五天 漲幅5.1%居冠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接連對多國發出關稅信函,其中,台灣仍未明朗,加上半導體晶片關稅進度未果,市場投資情緒持續受到干擾。中國信託投信表示,市場不確定性居高盤旋,但在美股持續走升帶動下,上周新興亞洲維持凈流入,台股獲外資挹注10.7億美元居冠,其次為南韓、印度,外資分別買超7.1億、5.3億美元,印尼、菲律賓呈現小幅賣超,越南持平。 指數漲跌部分,中國信託投信指出,越南與美國優先達成關稅協議,並取得較優惠條件之基準稅率20%,加上官方政策利多支持經濟發展,胡志明指數上周五個交易日全數上漲,單周漲幅5.1%,在亞股中一枝獨秀,其次為南韓上漲4%、印尼上漲2.7%,而菲律賓、台灣分別小漲1%、0.9%,僅有印度小跌1.1%,亞股整體漲多於跌。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市場受關稅變數干擾、匯率波動加劇,整體觀望氛圍濃厚,唯越股值得留意,上周交易日全數上漲,同時外資連續保持大額凈買超,成交量維持相對高檔,漲幅板塊方面,以房地產、特定權值金融、原材料股為主軸,盤面多頭維持格局。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觀察當前關稅政策,截至7月10號,川普額外宣布22國關稅稅率,多數國家變動幅度不大,特定國家甚至進一步被加征關稅;相對地,越南之所以適用大幅低於解放日之關稅,反映出近月積極與美溝通頗富成效。 美方最為在意的洗產地議題,美越已進行協調如何定義「原產地規則」,最新消息指出,越南已聯合東協成員國及數個亞太國家共同建立電子原產地證書系統(eC/O),以增進原產地透明化,緩解美國關於洗產地的擔憂。 張晨瑋指出,越股強勢連漲,胡志明指數今年來漲幅逾15%,創近三年波段新高,隨著市場對關稅議題關注度逐漸下降,投資人能將目光逐步轉向關稅下以外事件。整體來說,越股下半年具三大利多題材:一、越南央行有意持續維持寬鬆環境,提供充沛市場流動性,利於資金行情;二、作為經濟火車頭的房地產持續復甦;三、...
國際

西班牙熱浪2個月奪1180命 遠高於去年同期

西班牙環境部今天表示,高溫影響下,過去兩個月造成1180人喪生,遠高於去年同期的114死亡案例。 路透社報導,環境部引述的數據顯示,大多數死者年齡超過65歲,且過半是女性。 影響最大的區域皆位在西班牙北半部,分別為加利西亞(Galicia)、拉里奧哈(La Rioja)以及坎達布里亞(Cantabria)。這些區域過去夏季向來涼爽,近年來明顯升溫。 如同其他西歐國家,西班牙近幾周出現極端高溫,氣溫動輒高達攝氏40度。 環境部發布聲明指出,根據卡羅斯三世衛生研究所(Carlos III Health Institute)數據,5月16日到7月13日期間,因高溫相關原因喪生的案例有1180人,遠高於2024年同期的114人。7月第一周的死亡案例顯著增加。 環境部表示,數據顯示出的事件「異常激烈」,且有兩大特徵,一為均溫史無前例的增加,二為熱浪導致的死亡率顯著上升。 這項數據所涵蓋的期間,共發布76個極端高溫紅色警報;相較之下,1年之前1個警報也沒有。 根據卡羅斯三世衛生研究所數據,去年夏天,有2191起死亡案例歸咎於高溫。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市場冷靜看待川普關稅威脅 歐股收盤互有漲跌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2日宣布要對歐盟和墨西哥的輸美商品開徵30%關稅,預計8月1日生效,但投資人冷靜看待此事,歐洲股市主要指數今天收盤漲跌互見。 倫敦FTSE 100指數上漲56.94點或0.64%,收8998.06點。 法蘭克福DAX指數下挫94.67點或0.39%,收24160.64點。 巴黎CAC 40指數小跌21.12點或0.27%,收7808.17點。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歐盟揪伴對抗美關稅 擴大接觸加拿大、日本等同受影響國家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13日宣布,將繼續延後反制美國鋼鋁關稅的相關措施,以爭取更多協商空間。但在此同時,歐盟傳出已備妥反制清單,且計劃接觸加拿大、日本等其他同樣受川普關稅影響的國家,可能探討聯合因應措施;此外,深化與印太地區國家的貿易協定也是努力方向。 范德賴恩宣布,將延長對美關稅措施的暫停期限至8月1日,以爭取更多協商空間。這些措施原是針對川普對歐洲鋼鋁徵收關稅的報復手段,原訂15日午夜恢復實施。 范德賴恩重申,歐盟仍偏好以協商方式解決爭端。但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已備妥總值210億歐元(約245億美元)的反制清單,另有總額720億歐元的預備名單與出口管制措施,最快14日提交歐盟成員國審議。 此外,彭博資訊報導,歐盟正擴大接觸加拿大、日本等其他同樣受關稅影響的國家,可能探討聯合因應措施;深化與印太地區國家的貿易協定也是正在努力的方向。 范德賴恩說,歐盟尚未啟用為非常情況所設、其最具殺傷力的貿易武器「反脅迫工具」(ACI)。但法國總統馬克宏主張,若8月1日還沒能與美國達成協議,就應加快納入ACI在內的反制手段。 德國總理梅爾茨13日晚間表示,若川普落實30%關稅,將重創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出口核心,他呼籲歐盟內部團結一致,與美國保持良好溝通。 高盛集團估計,若美方將對歐盟的平均有效關稅提高到26%,將使歐元區GDP到2026年底時累計下滑1.2%。 高盛分析,歐盟可能自美方新關稅生效當日起,逐步展開報復,但也認為川普此舉可能只是談判策略,雙方仍有望就維持現有稅率達成協議,也就是對一般商品普征關稅10%、對鋼鋁和汽車課25%。 歐盟若不能及時與美國談成協議,8月起將被課30%關稅。 歐盟原本期望能與美達成初步協議,避免關稅上調,但川普來信打亂布魯塞爾對「最後一刻」談成協議的樂觀預期。 延伸閱讀 南韓:貿易談判有進展 $(document).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