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峰会在即:气氛异常低迷
中欧峰会7月24日即将在北京举行,但随着召开日期的日益临近,双方却在贸易摩擦、乌俄战争及相互信任等多个议题方面颇显分歧、紧张关系不断升级,使得这一在今年中欧建交50周年的高级别会晤充满不确定性。随着峰会议程被缩短、各方的表述言辞越来越尖锐,原本被认为川普关税威胁下有助于促进中欧走近的交流却正陷入“聋子对话”局面,分析担心峰会甚至可能沦为徒有形式、而缺乏实质成果的外交仪式。
在美国总统川普重返白宫发起关税战之后,北京在今年四月曾表示,希望中欧关系能够为这个动荡世界带来一份“宝贵的稳定”,双方谨慎靠拢的背景下,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举行的峰会,旨在庆祝彼此友谊并希望在峰会上制定一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议程。但好景不长,随着724日峰会召开日期的日益临近,双方的“蜜月期”却很快变味。多位观察人士指出,当前中欧之间几乎在所有关键议题上缺乏共识,不仅在传统敏感领域如贸易、人权毫无进展,甚至连原本合作基础良好的气候议题都难以幸免于紧张氛围的影响。
一位刚从布鲁塞尔返回的中国问题专家称,中欧关系的气氛异常低迷。他向法国《回声报》说,“负责中国事务的欧盟官员士气低落,我从未见过这种情况”。这位专家指出,“我们正在进行的是聋子的对话,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交集。连气候议题这样的传统合作领域也未能幸免于外。”
对于欧洲与中国的对话,法国雅克-德洛尔研究所贸易地缘政治研究员、中欧关系工作组报告员埃尔维尔-法布里在对本台的采访中这样表示:
“欧洲必须同时推进与华盛顿和北京的对话,布鲁塞尔与北京之间双方都有非常强烈的期待,但关注点并不完全相同。中方也存在诸多紧张局势,尤其是在美国贸易政策发生变化、对欧盟的新措施即将出台的背景下,这些都会对欧中关系产生影响。人们或许会想,这样的局势是否应该促使欧盟与中国更加接近,但实际上,这一切正发生在欧中关系极度紧张的时刻。欧盟目前首先希望中国能够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