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國際

巴基斯坦再傳「榮譽殺人」 17歲少女拒刪TikTok遭父槍殺
國際

巴基斯坦再傳「榮譽殺人」 17歲少女拒刪TikTok遭父槍殺

圖為巴基斯坦一名男子正在打開短影音平台「TikTok」。(美聯社) 黃其豪/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拉瓦平第(Rawalpindi)近日驚傳「榮譽殺人」慘劇,一名17歲少女沙扎迪(Mehak Shahzadi)疑似因拒絕父親刪除其TikTok帳號的要求,遭親生父親開槍殺害。綜合外媒報導,兇嫌艾哈邁德(Akhlaq Ahmed)不滿女兒持續使用TikTok平台,數度要求其刪除TikTok帳號但遭拒絕,一氣之下開槍射殺她後逃逸。警方獲報後立即成立專案小組展開追緝,並在9日將艾哈邁德逮捕歸案。請繼續往下閱讀... 警方初步認定本案為典型的「榮譽殺人」(honour killing),即因受害者的行為被視為損害家庭名聲而遭殺害。在巴基斯坦,這類案件時有耳聞,多與女性個人選擇、婚姻自由或社群媒體行為等保守觀念衝突相關。今年1月,巴基斯坦亦發生類似命案,一名從美國返鄉的男子不滿15歲女兒沉迷TikTok,憤而將其槍殺;去年10月,另一名男子因妻女在TikTok上分享影片,聲稱其行為「不知羞恥」、有損家族名聲,一氣之下殺害包括妻子在內的4名女性親屬。巴基斯坦人口約2.41億,其中有超過5400萬人是TikTok的使用者。該平台近年頻遭巴國政府以「不當內容」為由封鎖,社會對其內容審查標準亦充滿爭議。巴基斯坦人權委員會(HRCP)指出,當地每年約有上千名女性遭「榮譽」之名殺害,原因可能包括私奔、與男性交往、使用社群媒體,甚至僅因違背傳統規範。☆民眾如遇同居關係暴力情形,可撥打113保護專線,或向各地方政府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求助。☆ 來源:自由時報...
加強管控!華府智庫:北韓2度修正電波法 封鎖外部資訊
國際

加強管控!華府智庫:北韓2度修正電波法 封鎖外部資訊

華府智庫網站「北緯38度」證實,北韓當局近6年來已2度修正《電波管理法》,加強對外部資訊的封鎖力道。(路透資料照) 黃其豪/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北韓當局近6年來已2度修正《電波管理法》,進一步加強對南韓等外部資訊的封鎖力道,強化國內管控。據《韓聯社》報導,美國華府智庫網站「北緯38度」(38 North)當地時間8日公開了北韓《電波管理法》等33部法律原文。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悉,北韓曾分別於2019年12月、2023年10月舉行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會議,對《電波管理法》進行修正,新增大量電波與無線通訊設備管理相關條款。具體來看,北韓在《電波管理法》第3章新增第30條,禁止電視、收音機等廣播設備接收他國、傀儡或敵對廣播頻道或頻率,也不得擅自解除設備上的頻道限制。北韓官媒自2023年下半年起頻繁採用「傀儡南韓」一詞,強烈表達敵對情緒。北韓還在該法第22條新增了「禁止未經許可在共和國境內透過他國通訊網路進行通訊」的內容。《韓聯社》分析,該條款旨在禁止北韓居民透過南韓、中國的電信網路通訊的行為。 來源:自由時報...
南韓爆激烈反中示威 中國使館示警:恐有過激行為
國際

南韓爆激烈反中示威 中國使館示警:恐有過激行為

中國駐南韓大使館9日警告,近期在首爾舉行的反中遊行集會可能出現過激行為,提醒中國公民加強防範。圖為中國駐南韓大使館。(圖擷自維基百科用戶-Wpcpey) 首次上稿 11:51更新時間 13:30黃其豪/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社會正爆發激烈反中示威。中國駐南韓大使館9日警告,近期在首爾明洞等地舉行的反中遊行集會可能出現過激行為,使館已提出交涉,並提醒中國公民加強防範。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媒體報導,南韓民調公司韓國研究(Hankook Research)2022年進行的調查顯示,南韓民眾對中國的不信任程度已超越日本,且趨勢近年愈發顯著。中國駐南韓大使館9日晚間發布通報指控,「南韓個別政治勢力捏造所謂『中國干涉南韓大選』,對中國進行指責抹黑,中方堅決反對。」通報稱,「一些人近期在中國遊客集中的首爾明洞等地區舉行反中集會遊行,不排除個別人員採取過激行為。中國駐南韓大使館已向韓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韓方採取措施確保中國公民人身安全。」通報也提醒,在韓中國公民、赴韓中國遊客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留意南韓警方發布的政治性集會遊行資訊,主動與其保持距離。盡量避免發生言語或肢體衝突,必要時透過法律手段應對。《韓聯社》10日引述南韓外交消息人士報導,中國駐南韓大使館9日向南韓外交部發送公函,反映近日南韓民眾在使館附近舉行的反中示威愈演愈烈,並促請韓方對此給予關注。據悉,南韓外交部接獲中方公函後,已向首爾警方致函,要求進一步關注並確實管理相關情況。聯合國今年5月發布調查報告,指南韓境內針對中國人的仇恨言論增加,反中情緒已達令人擔憂的程度。今年2月,1名身穿漫威電影「美國隊長」制服的安姓男子企圖闖入位於明洞的中國大使館,宣稱將進行恐怖攻擊,當場遭南韓警方逮捕,5...
丟臉!30歲台男偷拍超商櫻花妹裙底 日本警察當場抓包
國際

丟臉!30歲台男偷拍超商櫻花妹裙底 日本警察當場抓包

日本福岡縣博多車站,示意圖。(彭博) 黃其豪/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福岡縣福岡市JR博多車站日前發生偷拍事件,一名台灣籍男子涉嫌在便利商店內偷拍一名女子裙底,當場被值勤警察發現並逮捕。據《RKB毎日放送》報導 ,當地時間7日晚間10時(台灣時間9時)左右,一名年約30歲的台灣籍男子在博多車站附近的便利商店,將裝有智慧型手機的手提袋伸入一名25歲女子的裙內進行偷拍。請繼續往下閱讀... 恰巧一名警察正在附近執勤,發現男子行徑可疑,遂上前盤查,當場在其手提袋中查獲手機,手機內存有拍攝該名女子裙底畫面的影片。警方依「偷拍他人性私密部位」罪嫌將其逮捕,該男子在訊問時坦承犯行,供稱是「一時衝動」所致,目前案件已依法處理中。 來源:自由時報...
習近平怕了?川普威脅炸北京 中共啟動審查壓言論
國際

習近平怕了?川普威脅炸北京 中共啟動審查壓言論

美國總統川普競選時的錄音檔流出,包括曾警告習近平、普廷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歐新社) 黃邦平/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媒報導,中共正在審查美國總統川普最近一項說法,他聲稱曾警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如果中國入侵台灣,他將轟炸北京。中國審查機構一貫會刪除對北京不利的敏感話題,現在似乎正在壓制有關川普此番威脅的消息。川普上述言論出現在CNN取得的一段錄音檔中,據稱錄製於去年的總統選戰期間。根據錄音,川普在一次私人活動中告訴捐款者,他曾警告習近平,如果侵略台灣,美國就會以轟炸北京加以回應。他也曾以轟炸莫斯科,警告俄羅斯總統普廷停止攻擊烏克蘭。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聞周刊》(Newsweek)報導,對於川普上述言論,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不知情」。儘管川普對普廷的警告迅速在微博瘋傳,僅昨天(9日)12小時內點擊量就突破2400萬次。但中共官方媒體直接砍掉川普對習近平發出的警告。官媒《新京報》及網路媒體「觀察者網」雖然播放CNN的相關片段,但在川普談及普廷之後便中斷,隻字未提涉及中國的言論。另外,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否認川普與普廷之間曾有過這種對話,至少在川普第一任與第二任總統任期之間的時期沒有。相關新聞請見:川普嗆侵台就把「北京炸個稀巴爛」!錄音檔外流 習近平回他6字......川普嗆習近平攻台就炸爛北京 中媒集體噤聲 來源:自由時報...
驚﹗5歲男童半夜攜槍逛大街
國際

驚﹗5歲男童半夜攜槍逛大街

5歲男童半夜攜玩具槍逛大街被帶回警所安置。(記者許國楨翻攝) 〔記者許國楨/台中報導〕台中市一名5歲男童深夜拿著一把玩具手槍逛大街,嚇壞巡邏行經的守望相助隊員急報警,員警帶著男童找到住處卻因大門深鎖不得其門而入將他帶警所時,一下子肚子餓要吃東西一下子又「漏塞」,忙的員警人仰馬翻,直到清晨家人看到大門上張貼的男童照片才趕來領回,虛驚一場。台中市北屯區大德里守望相助隊當天深夜12點多巡行經大德公園時,赫見年僅5歲的王姓小男童獨自一人帶把手槍在公園亂逛,隊員看見嚇了一跳上前察看確認是玩具手槍,隨即詢問男童姓名、住處未果,趕緊帶回巡守隊部照顧並通報警方前來處理。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五分局水湳派出所警員劉逸明、鄭錦坤獲報趕往,只是男童對於員警所詢問年籍資料及住處均講不出來,員警研判男童可能住在公園附近,靈機一動請他帶路希望藉此護送回家,果然行經平德路某公寓時男童突然跑到門口拉門桿,卻因大門深鎖無法開啟。員警嘗試按公寓每個住戶電鈴竟全部故障不得其門而入,雖在現場等候仍無住戶出入只得帶回所內安置,並製作協尋公報張貼公寓門口,接下來男童一下子肚子餓要吃東西一下子又「漏塞」,此時現場員警頓時靦靦相觀,在旁育有一名年紀相仿兒子的警員何百爵自告奮勇表示:「讓我來,我已經習慣了」,帶著男童到盥洗室清潔,其他員警不約而同為其鼓掌致敬。一直到了早上6點多,負責照顧男童的22歲胞兄起床後才驚見弟弟不在床上尋遍不著,緊張的準備到派出所報案,才一出門見鐵門貼著有弟弟照片的協尋公告,讓原本嚇到慘白的臉色才有些許血絲,表示會加裝門鎖,防止以後再發生。 來源:自由時報...
大阪世博中國館拖欠1200萬工程款 日企痛訴「被利用」
國際

大阪世博中國館拖欠1200萬工程款 日企痛訴「被利用」

日本某電氣工程公司社長9日控訴,參與世博中國館施工,卻遭拖欠工程款6000萬日元。(法新社資料照) 黃其豪/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奈良市某電氣工程公司社長9日在大阪府政府大樓舉行記者會,強調參與了2025年世界博覽會(大阪關西世博)中國館建造工程,但「6000萬日元(約新台幣1200萬元)工程款尚未被支付」。據《共同社》報導,該社長稱,去年11月至今年3月,電氣工程公司以二級包商身分,進行了中國館監控攝影機的管線設置工作等,至今未收到追加施工款項。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稱,由於總包商未支付款項給一級包商,因此連帶受影響。該社長指,日本世界博覽會協會應儘快確認上述問題,並強調「施工沒有問題且如期完工,(不支付款項)令人氣憤。只是在利用我們」。本屆世博各國場館的建設糾紛不斷。除中國外,美國、安哥拉(Angola)、馬爾他(Malta)等場館也有包商遭遇工程款拖欠問題。受侵害廠商甚至成立了「受害者協會」,協會6月要求大阪府對面臨倒閉危機的企業緊急支付費用,並支援仍未獲得工程款的企業。 來源:自由時報...
恐滅證!南韓前總統尹錫悅又被捕 法院凌晨急簽逮捕令
國際

恐滅證!南韓前總統尹錫悅又被捕 法院凌晨急簽逮捕令

南韓法院認為前總統尹錫悅有湮滅證據之虞,10日凌晨發布逮捕令,尹相隔4個月再次被捕。(美聯社資料照) 黃其豪/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獨立檢察組(獨檢組)日前向法院聲請批准逮捕前總統尹錫悅,法院認為尹錫悅有湮滅證據之虞,當地時間10日凌晨2時7分(台灣時間10日凌晨1時7分)左右發布逮捕令,尹錫悅相隔4個月再次被捕。據《韓聯社》報導,首爾中央地方法院10日以有湮滅證據的可能性為由,針對尹錫悅簽發了逮捕令。法院從9日下午2時22分左右開始對尹錫悅進行了逮捕必要性審查,耗時約6小時40分鐘。請繼續往下閱讀... 尹錫悅曾於今年1月19日因涉嫌帶頭髮動內亂被逮捕,後因法院決定撤銷對其採取的羈押措施,於3月8日獲釋。此次是他獲釋4個月後再次被逮捕。獨檢組本月6日提請法院批捕尹錫悅,指控他涉嫌5項罪名,包括依濫用職權妨礙權利行使、妨害執行特殊公務、偽造公文、違反總統警衛法等罪嫌。尹錫悅方雖否認全部罪嫌,但法院這次裁定看起來似乎根據獨檢組提出的相關人員陳述及物證,接受了獨檢組對尹錫悅的指控,包括尹錫悅涉嫌指使共犯刪除通話紀錄等主張。尹錫悅的辯護律師遭控介入前總統警護處長金成勛(音譯)等人的調查過程,嘗試誘導當事人往對尹錫悅有利的方向陳述,這項主張也可能對法院這次裁定造成影響。尹錫悅去年12月3日無預警宣布緊急戒嚴,結束後遭國會彈劾,並以內亂罪遭調查至今。 來源:自由時報...
東京公車與拖車相撞 擋風玻璃全碎12人受傷
國際

東京公車與拖車相撞 擋風玻璃全碎12人受傷

日本東京江戶川區10日發生公車事故,造成12人受傷。(擷取自@musatwt/X) 李欣潔/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東京都江戶川區今(10)日上午發生1起交通事故,1輛公車與1輛拖車在十字路口發生碰撞,造成約12人受傷。據《NHK》報導,當地時間11時(台灣時間10時)左右,位於江戶川區東葛西的「葛西站」附近路口。1輛行駛中的公車與1輛拖車在路口發生碰撞,衝擊力道導致公車擋風玻璃破裂。請繼續往下閱讀... 警方與消防單位趕抵現場處理,確認約12人受傷,其中多數為公車乘客,所幸傷勢並不嚴重,現場已有救護人員進行初步治療。目前,東京警視廳正在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與責任歸屬。 來源:自由時報...
澳洲型男律師泰國按摩猝死 倒床無聲嚇壞技師
國際

澳洲型男律師泰國按摩猝死 倒床無聲嚇壞技師

澳洲一名律師在泰國的按摩店猝死,現場發現疑似毒品白粉。示意圖。(資料照) 劉晉仁/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一場原為慶生的悠閑旅程,竟意外成為死亡悲劇。澳洲一名知名律師日前獨自前往泰國蘇美島按摩放鬆,卻在結束後要求小憩時突然猝死,警方在他身上發現疑似毒品的白色粉末,目前死因仍在調查。根據《每日郵報》報導,43歲的克里斯多福・賽恩斯(Christopher Saines),是布里斯本GLG法律事務所執行長,近日為慶祝7月18日生日,與妻子與2名子女赴泰旅遊,入住每晚高達4000澳幣(約新台幣8.4萬元)的豪華Villa Mia別墅。不料7日凌晨,他卻獨自離開飯店,赤腳提著啤酒步行前往附近的「Siam Touch Massage」按摩店,選擇了400泰銖(約新台幣360元)的精油按摩。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他服務的47歲按摩師Premyupa表示,按摩結束後,賽恩斯表示想休息片刻,便被留在隔間房內。當日凌晨4時她曾聽到克里斯多福仍在打鼾,未料兩小時後返回房間時,他已無呼吸、四肢冰冷,嚇得立刻報警。警方與醫護人員到場後,發現他橫躺在狹窄床鋪上,雙腿懸空、身體已無生命跡象,現場無打鬥痕迹,初步排除他殺。然而,警方在其褲袋內發現一個夾鏈袋,內裝白色粉末,初步快篩疑似為非法藥物,可能是古柯鹼,仍待進一步實驗室鑒定與驗屍報告。警方指出,按摩過程無異常,技師身上亦無任何傷勢,也無監視器拍下內部過程。不過外部監視器畫面顯示,賽恩斯確實獨自前往並神情自然。賽恩斯遺體目前已送往素叻他尼醫院進行解剖與毒物檢驗,家屬已於9日下午接獲通知。警方表示將加速處理鑒定程序,並強調目前不認為案情可疑。☆少一份毒品就多一份健康,自由時報提醒您遠離毒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