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習近平醞釀多年發動對美冷戰 目標超越美國
華爾街日報今天發表分析文章指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有一套醞釀多年的抗美大戰略,正與美國打一場持久的冷戰,藉由相持使美國的壓力趨於可控,為中國追趕美國贏得時間。而習近平這套冷戰思路,來自美蘇冷戰中蘇聯失敗的教訓。
這篇以「習近平已為與美國打冷戰準備了數十年」為題的文章形容,在美中對抗中,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正在發動經濟攻勢,至於習近平則在打一場冷戰。與川普經濟攻勢不同的是,習近平堅持的是更持久的「冷戰式」較量,核心目標是實現「戰略相持」。
北京的政策顧問們透露,習近平深知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上持續佔據優勢,因此他力求避免直接對抗美國,而是在「持久的全方位競爭」中維護中國的利益,目標則是實現毛澤東所說的「戰略相持」,也就是一種「持久的平衡狀態」,使來自美國的壓力變得可控,進而為中國追趕美國贏得時間。
文章說,習近平從蘇聯解體中總結出的教訓有幾個關鍵。一是經濟,蘇聯將經濟賭注都押在重工業上,重點是能源和武器。相較之下,中國試圖生產「方方面面的產品」,以增強國內經濟抵禦美國貿易和技術限制的能力,同時繼續利用全球市場對中國商品的需求。
二是地緣政治,目標是避免像蘇聯那樣被孤立。具體做法包括削弱美國的聯盟,同時促進中國主張「多邊聯盟」,也就是各國與多個全球大國接觸合作,而不是選邊站隊。
三是繼續推進中國的軍事建設,但避免與美國陷入代價高昂的軍備競賽。過去3年,中國國防預算年成長率穩定在7.2%左右。這一增幅超過了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但國防預算總額仍低於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5%。
四是進一步加強中共對中國社會各方面的全面控制,而這是最關鍵的一點。
文章提到,習近平經常將蘇聯解體作為中國的前車之鑒。2013年1月他就任總書記不久,就在一次對黨內高官的內部講話中說,「蘇聯為什麼解體?蘇共為什麼垮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十分激烈」。這個自問自答背後...